APP下载

心灵的秘史——孟国平诗歌读札

2020-12-07周卫彬

青春·中国作家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验诗人诗歌

周卫彬

不得不说,最初与孟国平的诗歌对话,让我产生了某种意外之感,这不仅仅是因其诗艺的艰深,而是其诗歌创作大部分由长诗和组诗构成,那些繁复的声部、赋格,暴风雨般的重奏,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哲思之余的谜之角落,特别是个体生活的深度嵌入,对自身存在的质疑和拷问,都构成了孟国平诗歌文本的独立性和唯一性,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语言旋涡。套用本雅明的观点,这种旋涡的特殊状态在于,它本质上虽由水流构成,又与水流分开,形成了自我封闭的自治区域,遵循其自身的法则。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诗人是在对谁讲话?如果不是听任自己如耳语般言说的话。在孟国平的诗中,出现最多的词是人称代词“我”,然而我们如果仅从“我”出发,所感知的可能是一缕伤感的“噪音”、身体的焦虑及其网罗的疼痛和时间崩塌的瓦砾。这也意味着,我们因此而忽略了其秩序严谨、形式和谐的诗歌建筑,并在诗人极度个体化的思绪迷雾中感到迷惘。尽管这种秘密的交流,也许包含着无尽的吁请、叹息、致敬、寄托,甚至是沉默。“我们生存于巨大的沉默中心/宛若最深的旋渦/语言听不见它自己的声音。”(《流水》)从诗学的角度看,诗人是索绪尔语言结构的破坏者,他们宁可沉默,也不会成为语言的奴隶,而是试图依赖诗的形式而超越语言的大厦,换句话说,在诗人那里,秩序井然的叙述成为可能,不是仅仅因为客观的存在,因为那些我们熟知的事物乃至学问知识,而是依赖诗歌的精神,因此,不管意象如何涌动,象征如何繁复,“我”依然站在那里。

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化”并非任性的情绪宣泄,导致的词语过剩与泛滥,而是对语言的唤醒、拆解与突破,以此实现对诗歌精神的建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孟国平诗歌的语言节奏把握十分到位,叙述的宽度和格局极为宏阔丰厚,因为他始终在思考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所以语言迸发出独有的张力,正如他在《存在的诗性表达》中所言,“当诗歌的灵感之翼触及灵魂的辉光,当骚动的情绪沉入体悟的渊薮时,诗人的个性只能从生存的悟道中去力图呈现永恒和无限,是这一个而非这一类”。譬如《遥望:远方的母亲》一诗,结构严谨,十一个章节具有数列般紧致而丰富的隐喻和句法,显示出繁复而精密的诗艺。“我能看见我远方的母亲/快来接我回家吧/我的日子/已跌在你手上,淋着水/你把它晾到麦秸上去/快来吧,接我回家”,从呼唤“回家”到在城市“鸟笼”里流浪,最后只能“回到纸上的故乡”,几乎所有的语词都在指向一种极度个体化的经验。同时,我们看到这首诗的语言,一种被赋予了时间流动感的语言,让情感变得像水晶一样透明。“纸上的故乡”这一短语,鲜明而洪亮,具有对生活反抗的质地,譬如生活对自由意志的抑制,然而怡是对澄明的有力拥抱。我们看到,语言与经验的关系一方面需要精确的对应,同时也是在塑造一种新的形式,由此使得诗中之“我”可以找到安放的理由,因为,在这样的诗歌之中,我们才能找到彼此存在的影子一某种由恰到好处的“审美距离”而产生的美感,否则,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有虚伪的嫌疑,因为语言不能等同于梦呓。

孟国平在诗歌中创造了某种新的自我,或者说某种反抗的“我”诗之“我”,以此穿透诗与人之间的经验壁垒。那些由真实的人生经历而构成的主观经验,不会随着“我”的降临或离开而瓦解为粗糙的平面。也就是说,在孟国平的诗中,他没有简单地将个人的经验抛向虚构的历史(哪怕是虚构的真实),也很少对古典的文本进行重构,进行一种玄虚的、缺乏真实经验支撑的想象,而是借助语言之翼,一种精细而丰沛的结体、克制而动人的表述、凝练而结实的节奏,一方面将经验分解为隐喻意义上的最小空间单位,另一方面也使得语言本身成为及物的词汇,“我”存在于历史之中,也存在于社会的角落,“我”是对“我”的发明。

同时,“我”与诗之间,本身也构成了某种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具有某种“元诗”的特质,一如孟国平在《绝唱:守望玫瑰》中所言,“诗歌实际上是诗人心灵的自我调整,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呼喊和应答”,孟国平以这首长诗的题目作为其代表作诗集的题目,可见其对这首诗的看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其诗学思想的一次实验,仅就其语言形态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意义。在这首长诗的第一节,没有出现“我”,却又让人分明感受到全是“我”,“注定要有这样的一种颜色/占据长长的夏天。一种预言/中间是雷雨和绿叶/闪电将长长的诗篇/削断。我们的一生充满等待/俨然天堂的最后一支歌,火焰背负的光明/时针总指向最后一刻/钟敲响,短暂的欢乐不能留住”。从诗的第一行“注定”一词开始,“我”就与诗歌一起,处于一种行进状态,就整首诗而言,,它仿佛不是一个已完成的作品,而是始终处于还在进行之中的咏叹本身,也是你我共同织就的经验主体。到第二节,我们看到了“我”的直接出现,与第一节所描述的对象物——“颜色”“预言”“玫瑰的芬芳”,特别是“天堂的最后一支歌”,构成了诗的运动轨迹。“我”与诗形成某种对位,也形成了理解主题所需要的某种连贯性。从第二节“用花粉去吸引蝴蝶”,到第三节“玫瑰暗示着美好的反面”等等,由于这些核心经验开始在笔端出现,爱情的氛围开始出现了。此时,诗中的经验主体,从“我”开始走向“你”。我们体验到了失落、孤独、悔恨等情感因素,这些是真实存在于诗人主观经验当中的情感,而不是为了自我言说,以博取眼球的情感;从第四节直到最后,诗人一直在“守望”,所谓“爱人”,那朵被生活、被岁月、被自己刺伤的玫瑰,包裹于那行将消失的爱情之中,回忆、期待、挣扎交织在一起。

长诗《遗忘或铭记》结构恢宏,具有史诗气质,从上篇“民族记忆:沉沦中觉醒”,到下篇“苦难记忆:死亡叙事诗”,从历史的伤痕到普通人的情感,“我”仿佛在书写历史的长卷,在对历史的拷问中,不断寻找定位、找寻自身,引发回应,以此在历史的情境当中抓住我们、驱动我们,“我”的经验迅速转向“你”,去分享那些共同的、历史性的记忆,一种隐秘而公开的记忆。“旧的伤口被雪覆盖了,脆弱的雪/新的伤口很干净,只留下血痕、白骨/和关于污浊、暴虐之下的无助/历史是苍茫远眺的眼睛,布满了刀刃和弹片”,在“血痕”“救赎”等关键词之后,诗人写道,“如果人们将一切毁灭,一切都已失去/但太阳还在升起,空气依旧清新……这叫作曙光”。面对死亡的降临,诗人在叹息也在祈祷,仿佛每个语词都被巨大的悲悯之情所笼罩,都深藏着超越个人、民族利害得失的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某种应许的朴素而共通的情感。

由“我”开始,孟国平的许多诗歌皆是在捕捉“日常性”的微光,这固然是其创作的某种取向,也是诗人个人经验的重要方面,但是在诗的层面,如此做依然具有某种危险性。一方面“日常性”本身是流动的、变动不居的,捕捉其差异性何其之难;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这么做又存在机械复制的风险,同时,读者更倾向于接受日常经验范围之内的作品,面对诗人的呓语,他们无法确认自己,也无法进入诗歌,只能产生难以理解的迷惑。如此而言,对“日常性的介入有些费力又不讨好,因为在诗人的层面,诗是某种超越自我的产物。也许,我们可以用希尼一句话来解释,一首好诗应该给读者小小的意外和小小的惊喜。显然,作为一个诗人,孟国平没有被某种平庸的假想所误导,也没有对他人的情感进行不自觉地复制,而是真实地打开自我与日常(现场)。

《叙述:骚动或安之若素》一诗,是诗人自觉地回到生活的深度尝试,也是谢默斯·希尼所谓“诗人的使命在于从我們的本性和我们居住的现实之间,打开出乎意料的不加处理的交流关系”。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大量日常的经验化的语言,以反经验的姿态集中呈现,仿佛人的生活直接压缩于纸面,却滋生出了某种独特的反讽与象征意味,“重温乡土的诗人被撞断一根肋骨/斑马线上的血迹有纸浆的气息/丛林、香蒲、苦艾和银镯/外商惠特曼先生像草叶一样挣扎一下,也躺了下去”,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现代生活的“无聊”,在生存的负担之下,被诗人“真切地转达一个时代内心的境况”,以此寻找人的时间性暨历史性存在的本质关联。

我们看到孟国平诗中的“日常性”建立在一个普通人的日常之上,许多诗歌即情即景,由此引发共情与思考。“雪从午后开始,比冬天更真实的寒冷/这尖啸的林上,风中疾驰的是雨的伤痕/我伸出手触到秋的隐痛,荻花次第凋落……”(《我只有将隔夜的箫声深藏炉底》)从这首诗来看,诗人所表现的真实感由雪的降落开始,进人那微妙的感知世界,由此我们进人了一个真实的“午后”,诗人敏锐地嗅察到“秋的隐痛”,这种对于节令的嗅察,立刻穿透生活的表面,唤醒每一根触须,去贴近词语的肌理。借助雪的降落,诗歌的去蔽功能得以开启,面对下雪的午后,诗人其实面对的是寻找一“寻一束柴禾”,以此抵挡“九月的伤情”,作者告诉我们的疼痛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对雪的描写和对柴火的寻找中,在“烛具于风中扶幡侧立”这一“高贵而寒微”的举止中,我们捕捉到了“满纸黑色的雪花/痛楚而夺目”,所以“美丽的流年成为事实”。在这首诗中,“雪”作为媒介,营造出忧郁或感伤的氛围,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和敏感的神经,同时,我们体会到诗人某种纯粹的疼痛和“已是黄昏独自愁”的郁结。这一时刻属于日常的同时,又摆脱了日常,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疼痛唤起人更重要的自我感受。我们即便不能抵达现场,也已然明了语词背面的那层意思。

应该说《1991年冬:外乡回忆》系列组诗大部分是由直接经验而来,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诗学”的特征,个体经验极为具体生动,但这也要回避张枣所谓“鸡零狗碎”,因为一个成熟的诗人还在于从日常性中发现某种“新感觉”,这是诗人发现生活的特殊时刻,它从日常中产生,又绝非生活常态,它赋于诗之感染力,并在激情退却后,发现日常之中极为真实(诚实)的一面,正是如此,文本与诗之精神同时打开,形成诗人独有的表达方式。《蚊子》虽在写“一些和我一样简陋的生命”,却清晰而具体,蚊子犹如潜入生活中每个人内心的“浪子”,“黄昏将继续点燃它们的翅膀/我客栈般的家乡。一些和我一样虚荣的生命/它们和我一样在被怀旧留过痕迹的白纸上写作/搜刮最虚浮的功名利禄/又被更虚浮的尘埃割开翅翼”。这首诗看似在写“这些讨厌的小东西”,实则写个人的生活片段,但那种潜藏在生活之下的种种压抑与躁动,作为一种常态,令人心惊,然而唯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才能回复到日常之中的真实自己,期待那种挣脱束缚自由时刻的及早到来,“我不动。藏起烛光和火种。等那个最单纯的/家伙笨拙地重新拿起笔来/飞到我的脸上/我将举起手。轻轻拍落”。

既然如此清晰透彻,那么“新感觉”在哪里呢?我以为它存在于对“经验主义诗学”的反叛之中,一方面悠游于日常的河流之中,一方面又试图摆脱纯粹的经验主义的依赖,这看似某种悖论,却让诗歌进入相对繁复与混沌的幽冥状态,即便这样的状态很少为人感知,但唯独这样的时刻,才是对日常性的吸纳和有效去弊。此时,最真实的自我处于去弊的中心,也诞生出令我们感到意外和惊讶的会心一刻。“前年的秋天已经走远/今年的秋天一还未来临/在风中/坚守一生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呵/我甚至不敢将头抬向天空/轮湖上的明月,让倾听过月光的人/注定一生只能在黑暗中/徒劳地奔走,或徒劳地怀念。”(《最暗的窗正被月光点亮》)月光降临并不重要,因为徒劳的一生。在这种悲壮之下,是关于爱情与时间的双重隐喻。如果说在第一节中,诗人还是作为一次离别的主角与文本发生关系那么到这首诗的结尾,“我”已经成为离别的旁观者,如果说“徒劳”模糊了梦呓与现实,那么爱情则为这种模糊提供了戏剧化的日常。“徒劳”是爱情消失的象征,而其中蕴藏类似于西绪弗斯神话般的人的生存状态,将成为爱情与人生的遥远的背景。

这是一场与自我搏斗的精神之旅,从理性的怀疑到情感的洞彻,从深刻到灵动,是一种自我的升华,是一种“桃花流水窄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精神历练。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以全力以赴的勇气,直面内在的真实,摆脱浅薄与自私,从而得以提升语言的饱和度,“我自卑之中最深的黑洞,就要被勇气填满/一切回归那把劈开混沌的斧子:我抡起的空气/我就要砸下了,它的沉重只叩醒一行诗句”(《充实的虚空》)。诗歌的语言应当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就像站在现实与梦境的交汇口,以此将即兴之思永恒化。模糊的梦境与日常的瞬息并行不悖,并在诗人的“整体修辞”之下,为流逝的日常找到了结晶的可能,就像以色列诗人阿米亥说过:“诗应该像科学一样精确。”“日常性”即兴而来,倏然而去,唯有诗人,才能找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片段之间的神秘联系,并对未来发出诱人的召唤。

对“新感觉”的捕捉,一方面与“日常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某种独特的诗歌精神相联结,尽管孟国平在某些诗论中一再坦陈诗人的处境,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诗之高贵。孟国平的诗歌总体上予人冷静、克制之感,有时甚至是“冷漠”的,一种看透世事沧桑的“冷”,而那些潜藏在情绪最深处的“热”,犹如慢慢冷却的烛烬,依然留有余温。就像是一种预兆,一种刺穿黑暗的光芒,让那些别具一格的词句安排,融入了思想的光谱。西蒙娜·薇依在《哲学讲稿》中说:“语言给我们提供一切:过去的与未来的、遥远的与眼前的、缺席的与在场的……”虽然孟国平并未把“诗人”作为志业,但是经过多年的诗歌写作,已然建立起一个神完气足的诗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拥有更为真切的感受和更多的焦虑,从中也可以看出其从现实回到诗歌的渴望,以此实现某种薇依所言的“极限、尺度和均衡的理念”。

对于孟国平而言,诗歌写作是对日常虚无感的克服和对沉闷现实的超越。“空间扭曲,我的诗句是我献祭的前生的骨殖/为生存。扭曲。被握成北风的刀子/万物的变化在松动的牙齿下,在瓦檐下/长出舌头。雨水在冰凌里悸动/它尝到了热,又拒绝着尘埃的灰色”(《存在》),短短几行,即写出了扭曲一反抗一接受一拒绝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普通人在对命运深思梳理之后选择的方向,然而方向在哪里?“我很落寞。大醉后感伤穿过手指的森林/无限度的思想,如风,无限度的错误和理性/复制真情的面具。当破碎时/总被我非难的雨季,插翅去了异乡/惊雷已迁居世界的边缘,内心的守望谁来唤醒”这里面包含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时间与空间的虚无与强大,漫无止境的静候、寻觅或抉择背后,依然还有更深的虚空,诗人犹如一种孤绝的存在,充满了悲情,被生存、抵抗与牺牲纠缠的宿命包裹,而最好的归宿唯有回到诗本身,某种程度上,诗与人形成了互文状态。

虽然孟国平的某些诗歌保留了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激越特质,但摈弃了那个年代诗歌所特有的口号句式,更多的是趋于内省的沉思与倾诉,一如他在《诗性的心灵经验》中所言,“诗歌就是一个人在和自己对话”。这种沉思气质成为孟国平诗歌的重要特质。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20世纪90年代的相当长时间里,孟国平将诗歌看作克服生存、情感、境遇等诸多矛盾的一种手段,或一种自我疔救的行为。“诗歌承载着我们无法感知的一个人对生命本身所负有的责任”,这种近乎反抗绝望的写作渐渐衍生出孟国平诗歌的一个母题,那就是从自身的疼痛出发,书写一种广义的人类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一已之情的无所适从,而是对时间、对社会、对人生的重构与凝视,这种自省也不是退回内心,而是真正进人这个世界,并从尘世中走出来,从而构成一个与时空对话、与自我相逢的象限。“我是时间的灰尘,也是时间本身”,人相对于宇宙和时间是如此渺小,而在永恒的时空之中,那些生存的压力依然存在,只是孤独成为由日常的琐碎和心灵的遭遇而带来的震颤。

这种“震颤”使得孟国平的诗歌漫溢着一种浓郁的遗世独立般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摆脱了某种自恋的可能,转化为一种“自省”:向存在溯源、向内心深处挖掘的策动力,他试图展现的是“人”与“世界”,“人”与“物”背后关系中蕴藏着的秘密。不仅如此,孟国平还触及了这种孤独更为深远的含义:不仅是作为大地上的异乡者的诗人,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存在与虚无的考验,面对无法避免的困境和无法挽留的消逝。孤独也成为写作意义上的某种不可回避的存在方式,在“我在”与“我思”之间徘徊,试图借助诗歌的想象而干预生存的矛盾,力图澄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在那些沉思与冥想之下,诗歌的触角探向四面八方,每一种被触及的事物都变成了诗人借以抒情的载体,构成了承载精神世界的不同面相。“只有当使人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深刻的自省成为可能,并进一步渗透进传统,诗歌才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影响人类的世界观。”(《诗性的心灵经验》)

我个人比较偏爱长诗《呼唤或耳语》,它就像一个容器,承接了诗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明暗交织的孤独与痛楚,与生活的不和解,使它对意义的追问更加迫切,诗不仅在于言志,还是观察生活和倾诉情感的独特方式,就像诗人宋琳在一篇访谈中所言的,“写作自身成了穿越无数‘未知之地的内心的旅行,它是内敛的、自我指涉的且无归宿的”。这绝非是诗人视野的狭隘,而是赋予诗歌所能承受的重量,“生活是只有一扇/窗户的屋子/从一开始我就要/安居乐业其中/从一开始/我只能不停地变换语气/自己对自己/讲述完自己/每一块地砖每一处/墙壁上洇开的水渍/都豐富了一种痛苦”,即便面对疼痛,诗人的视线依然清晰,指向远方的时空,“人群汇成河流汇成海/汇成不绝的历史/它不过验证了另一种传说/无论时光如注,生命如流/总有一些人静止在岸上/像一些或渺小或庞大的石块/与另外一些/叫着精神的东西/……持久地对峙”,我们发现“孤独”从一个精神的空间问题转换为时间性问题,被记忆定格,并且被放大拉长为时空中的漂浮物。

经由这种具有穿透力的“孤独”,孟国平为诗歌写作注人某种新的抒情品质,这种品质也是我阅读其诗歌最直观的感受:对生活本身的深度抵达、挽歌般的回忆、进退两难的忧思、始终纠缠的隐痛以及外冷内热的倾诉,这一切都呈现出美感与智性的深度融合。当我们沿着诗人的心灵经验及其重构路径,探寻其蕴含的奥秘时,发现这些诗句不仅是日常某种陌生化的经验,也彰显出事物的本质、个体与诗歌存在的意义。从这点来看,孟国平的诗歌也预示了当代诗歌写作的某种可能,在自觉回到生活的同时,重新回归诗歌的尊严与信念,并在无限逼近诗歌本质的过程中,突破文本而抵达更为深阔的境地。

猜你喜欢

经验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乐淘淘“先进”经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乐淘淘“先进”经验
愤怒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