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语言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2020-12-07吴忠豪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文学习

摘要: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生學习语文的基础,它和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紧密相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规范的语言运用实例,是学习语言经验的最好范例。多读多背,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发现课文语言的精彩,主动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帮助学生将词汇句型和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输入自己的语言仓库。

关键词:语言经验 语文学习 语言运用

积累语言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我经过40多年的研究,最近才获得的关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认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一直在分析语文知识、写作方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凡是自认为重要的,考试要考的,一个都不能少,教师不讲不放心。针对这样的状况,统编语文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就是每篇课文抓一个重点。“一课一得”的观点当然有正确的一面,但也容易产生误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积累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后面三者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个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是语言建构的基础,语言材料越丰富,语言建构能力越强。就像造房子,建筑材料越多,房子就能造得越大。另一个就是语言经验积累。通俗地讲,就是词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子和句子怎么连贯。这些都很难从学理上讲清楚,大多是凭经验、凭感觉。语言运用的经验决定语言建构是否规范。因此,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抓好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运用语言的实践形成语感。相关学者、专家一直强调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语感非常重要。语感强了,语文能力就强。语感来自哪里?是由语言经验积累而成的,就好比运动员的球感,是打球练出来的。所以,语感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积累。

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对语言经验积累的认识一直是不到位的,一直以为语文知识(包括方法、策略)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新鲜的词语和句子,如“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相映成趣”等,这些词语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其中蕴含着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相映成趣”这个词语文中是怎么运用的呢?“萌动”这个词用得好,可以形容什么?“晶莹剔透”形容物体透明,月亮虽不是透明的,但月亮是澄澈、干净,没有一点杂质的。“平沙无垠”的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山峦,“美妙绝伦”的月色……这些词,都用得很妙,它们对丰富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积累词语经验相比较,哪一个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有价值呢?毫无疑问,是积累语言经验。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积累课文中的这些词语、范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感,才是第一位的。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第一,接受文化熏陶。比如了解历史和各种社会常识、认识名人等。第二,学习语文知识。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基本都是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第三,积累语言经验。每篇课文都提供了一定量的新字词、短语、句型,都是规范的语言运用实例,是积累语言经验的最好范例。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语言经验的积累常常被忽视,这是一大误区。

哪个年龄段积累语言经验最有效?心理学研究认为是12岁之前。语言经验积累需要练“童子功”。怎样才能将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以及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最大限度地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

第一,多读多背,培养规范的语言习惯。我们的语文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还是太少。教学每篇课文应该以读为主,学生读懂、读熟课文最重要。我们常常将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手段。事实上,朗读的主要功能是培养语感。如果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读一两遍就够了,甚至不用朗读,默读效果更好;如果是要输入课文语言,形成语感,就要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所以,多读多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小学生写文章为什么语病较多?按照朱自清的说法,就是“他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按照个别的语言来写文章”,他自己觉得是通的,但是他的内部语言结构是有问题的。怎么矫正呢?语文老师通常采用的是改病句的方法。其实改病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矫正学生不规范的内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和背诵。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学生,凡是读起来结结巴巴,往往就是作文语病最多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语言习惯和课文规范的语言习惯不一致,差异越大,读起来越不顺口,于是出现添字、漏字、颠倒现象。所以,要矫正不规范的内部语言,最好的办法是把课文读顺畅、读流利,把课文读成自己的语言。朱熹说:“朗读要字字响亮,不能添一字,不能漏一字,不能倒一字。”因为“添了、漏了、倒了”,就产生病句了。

第二,要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统编小语教材三年级有三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语言中运用生动的词句。现在,语文教师都很重视词语教学,每篇课文都规定学生掌握哪些词语。课文中呈现的新词都要积累,这当然不错。但是除了教材规定的词语,每篇课文中值得积累的还有很多,加上每个学生的词汇量有差异,对学生个体而言,一篇课文中可以积累的词语不一样,有的学生需要积累的不多,有的学生需要积累的很多。所以,词语教学的最好办法不是教师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去发现文章里有积累价值的词句。这是因材施教,是最人性化的教学词语的方法。它的价值不仅在多积累几个词,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主动积累的习惯。小学中高年级如果引导学生这样去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积累新鲜词句的习惯。

第三,要发现课文语言的精彩。课堂上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往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其实,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课文语言来表达。

比如,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有这样两个课后练习:一是“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多读几遍,体会生动的语言”。有的教师把它理解为画出刺猬偷枣的动词。这显然不对,画出动词和体会语言的生动不是一回事。课文中有些形容词用得也很好,有些句子也值得品味推敲,仅仅画出动词是浪费了资源,相当于文本中大部分有学习价值的词语句子都被废弃了。二是“‘以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课文中就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应该说,这样复述有益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可是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质量的作用不大。怎样把刺猬偷枣的本领表达得更加清楚,词语运用得更加生动准确,句子组织得更加高雅、更加有水平?最好的方法是仿照课文语言来表达。

我们来看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学生用自己的话是这样说的——“它慢慢地爬向树杈”。学生说刺猬“爬来爬去,把红枣堆到一起”,而文中是这样写的——“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课文中的这些词句写出了刺猬的聪明,写得有声有色,比学生自己说,更清楚、更生动、更细腻,也更有质量。

用课文高质量的语言来表达,不仅可以增强语言建构能力,而且对语言质量的提高、语言经验的丰富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第四,要主动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语言经验的积累,最终目标是运用,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运用。

下面来看一个教学案例《野荷塘》。教师根据课文中的两个“也许”——也许,是候鸟从江南衔来的一粒莲子,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里;也许,是我们的祖先曾将南方带来的莲子,小心地播种在这里——要求学生学着写两句话。

学生是这样写的:

也许,是龙卷风刮到这里来的。

也许,是小鸟带过来的。

也许,是顽皮的小朋友把莲子埋在这里的。

也许,是南方河里的小鱼带来的。

也许,是小松鼠不小心带来的。

也许,是一阵风从南方吹来的。

虽然这些句子表意清楚,但学生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有很大差异。课文的语言明显比学生的语言精彩。教师现场的点评是:“大家想象很丰富,写得不错。”这样的点评,浪费了课文文本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进行比较:

“也许,是小鸟带过来的。”这句话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是候鸟从江南衔来的一粒莲子,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里。”你写的是“小鸟”,课文写的是“候鸟”,哪个词用得更有文味?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很有水平?一个“衔”字,你看多么形象,多么生动。“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里”,读读看,体会这个句子妙在何处。将“是顽皮的小朋友把莲子埋在这里的”与课文中的句子“也许,是我们的祖先曾将南方带来的莲子,小心地播种在这里”比较,读读看,哪个句子更有味道?……

语文课上的品词品句,往往止步于“明白了吧?明白了。”其实,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教学重点不能放在理解了、明白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

我们都知道,看房子和造房子是两回事。明白了这个房子是什么式样的,了解各种式样的房子结构特点,是不是就会造房子了呢?当然不是。要学会造房子就必须自己去学着造。我们的语文课不能仅仅带着学生“看房子”,品味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精彩,更应该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建构运用,去学习“造房子”。看房子和造房子哪个更难?当然是造房子难。所以,“造房子”的时间应该超过“看房子”。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着“造房子”?还以《野荷塘》为例,将学生语言与课文语言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后,引导学生自主修改,看谁能把这些句子写得更美、更有味道。这就是学生自己“造房子”,即建构话语。而且,这不仅是语言建构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语文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写出别人写不出的句子,写的句子比别人的更美,其中就有创新精神,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教师应该怎么教?它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认识是,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多一次动笔的机会”上。比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这篇课文后的“小练笔”:

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境吗?仿照着写一写。

教材要求仿照的是课文形式,没有关注课文的语言。我认为应换一种思路,改成这样:

还记得与爸爸或妈妈在月下散步的情景吗?写出你的所见所想。可以用上课文中那些精彩的语句,先把它们画出来。

修改后的小练笔将“月下做什么”直接提供给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语言表达上,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精彩的句子,然后迁移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在表达过程中,学生会用上以前不会用的词语、课文中一些好的句子,这除了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质量,更能培养主动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的意识和习惯。

如果写“月下散步”,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用呢?“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从小河那边升起来”“月光是那样柔和”……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會感觉到“这些词语用得漂亮”“这样的句子有文采”,就会获得一种成功感。学了这篇课文后,自己的句子更丰富了,用词更精彩了——经常有这种感觉,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储存、积累更多的词语句子,养成一种习惯。

当然,重视语言经验积累的价值和意义绝不仅仅是多积累几个词语、多一些语言表达经验,它和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紧密相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语文课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领着学生去实践、模仿、建构、运用,通过语言建构的实践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渗透文化教育,发展思维,提升审美品位。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初等教育系原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主讲教师。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语文学习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