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分钟》对城市形象的微视频传播
2020-12-07刘毅菲
刘毅菲
摘要:新媒体给当今传媒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地方媒体单位联合制作的《广东一分钟》微视频为研究样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其在传播内容及传播策略方面的创新之处,探究微视频对于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城市形象 微视频 《广东一分钟》
纵观媒体发展史,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每每促进了媒介形态的更替变化。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重塑了整个传媒产业的形态、结构。在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在塑造城市形象与面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一分钟》是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合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联动各地主流媒体单位推出的系列微视频。本文以其地方篇《广东一分钟》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传播内容、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创新点,能够为当前微视频塑造城市形象提供借鉴。
一、城市形象与《广东一分钟》的表达
城市需要自己的名片,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因此,城市形象可以作为一个产品来进行品牌化塑造。微视频因为适应“微时代”“碎片化时代”的传播潮流,备受公众喜爱,逐渐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
广东作为得南粤大地风气之先的壮阔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科技基因,尤其是广州、深圳位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球一流城市的新坐標上,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放眼天下的胸怀,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又创新进取的城市形象。《广东一分钟》作为《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的子篇章,通过短短的2分34秒,以气势磅礴的震撼画面、极富感染力的创新表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消解了公众与过往历史的时空距离,从科技、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商业等多角度向全世界展示南粤大地壮阔40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广东一分钟》的传播内容分析
新媒体时代受众逐渐倾向于选择交互性强、多媒体化的传播内容。《广东一分钟》微视频的内容架构和影像语言呈现以小见大、短小精悍等特点,有效融合了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城市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1.内容架构: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呈现碎片化、娱乐化的特征,受众偏爱选择微时长和快节奏的内容。《广东一分钟》整个时长控制在2分34秒,让受众在短短不到3分钟内就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成就。不同于以往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宏大叙事,《广东一分钟》微视频跳出了以往“大成就、大历史”的宏大叙事框架,从“一分钟”的微小切口进行叙事,首设“一分钟,广东会发生什么”的提问,然后采用了一系列“一分钟,XXXX”的排比回答句,文本十分精炼,通过鲜明的数字来展现一分钟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见表)。
全片以一分钟作为时间界定,通过多个场景转化,从宏观层面以数字+对应的景物图片展现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生态等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文本中的“一分钟,植树造林绿化大地1.8万平方米;一分钟,803万元货物出口海外”,一分钟“小”的时间概念,对应“1.8万平方米、803万元”的宏观大数据,当抽象的宏观发展拆解为具体的数字后,使人感同身受,彰显了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说理透辟、语言精练,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镜头语言:航拍+延时,感受壮美山河。《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视觉风格统一,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全貌。借助无人机等航拍设备,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片拍摄的重要方式。全片利用独特的空中视角、宏大细腻的镜头为受众展现了一个真实、壮美的地域空间,让人大饱眼福。例如,《广东一分钟》一开篇就空中俯瞰“广州塔”“珠江”的城市景观,将茂密的森林、珠江新城CBD、港珠澳大桥、港口航运等航拍镜头组成序列,使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河流、花开、树茂、人美”,好似一双暂时脱离了地面的眼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让受众看到了另一个“广东”。同时,全片还采用了延时摄影技术。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延时摄影对时间的压缩处理解构了线性的时间观,流动的画面因此具有时间省略功能。《广东一分钟》微视频讲述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发生的变化,时间跨度大,历时之长,镜头多次对准广东的城市建筑、云彩变幻、人流涌动,采用延时摄影,在风云变化间体现了城市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历史,颇具动感,映射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
3.声音运用:声画同步,诠释城市文化精髓。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声音作为其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一步强化城市形象的效果表达。首先是贯穿其中的背景音乐,《广东一分钟》微视频综合了笛声、钢琴、交响乐及广东传统传统民乐《彩云追月》等,体现了广州文化多元交融的特点。同时,不同背景音乐的使用配合着整体宣传片的叙事节奏,跌宕起伏,使人观看时心情澎湃。微视频伊始,用悠扬的笛声引入,配合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的快闪开篇画面,展现广东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征,随后镜头变缓,提出“一分钟,广东会发生什么”的设问。进入第二篇章后,重点展示了广东的经济发展成就,音乐转为舒缓的钢琴声,随着天河二号超速计算机、无人机编队表演、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前沿科技平台画面的相继出现,背景音乐转化为激昂澎湃的交响乐,综合展示了广东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后则是人文生活篇,这里以广东传统民乐《彩云追月》为主旋律,配合粤剧、广绣等体现广府文化的画面,声画同步的无缝联结,彰显了广东作为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的结合体,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城市活力。除了背景音乐外,《广东一分钟》还夹杂了部分自然声,如第三段声声入耳的粤剧名伶“婉转悠扬的唱腔”,这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跟乡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三、《广东一分钟》的传播策略分析
《广东一分钟》得益于新媒体时代传播资源泛社会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等特点,传播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选材注重对等性,引发公众情感共鸣。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导致了传统传播者的主导权被削弱,推动了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与交流,信息贴近生活、草根化的色彩更加凸显。因此,要想提高受众对信息的认可度,就必须在传播内容上更加注重对等性,用最生活化和最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画面打动人心。
《广东一分钟》微视频在人物素材的选择上力求多元丰满。从职业上来看,科研人员、工人、粤剧文化工作者、普通市民等人物形象交叉出现,从年龄层来看,有小孩、青年和老人,涵盖多个年龄群体,其中,年轻人群为主力军。而除了知名体育人士易建联一闪而过的镜头,其他人物均为素人,极大地拉近了短视频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无论是外国人还是本土人物,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是以笑脸、竖大拇指、拥抱等动作神情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满意、积极向上,更多地传递了一种快乐、幸福和希望,从而形成“在这里生活很快乐、幸福”的心理映射,引发受众强烈的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此外,在城市景观的选择上,《广东一分钟》既有十分熟悉的地标式建筑,如五羊石像、陈家祠、广州塔、花城广场、港珠澳大桥等,还有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场景,如广州早茶、北京路、鼎湖山等,这些平民化的建筑符号,营造了一个极为熟悉的城市生活场景,拉近了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2.中央地方上下联动,多媒体互动融合。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城市形象宣传片的传播也逐渐摆脱了以往传统广电的单一路径,诸如“两微一端”、抖音、快手、户外大屏等都成为传播的途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在传播上就很好地借助了中央及地方新旧媒体平台上下两级联动的力量,提升了主流媒体、主流声音的引导力和竞争力。其中,《广东一分钟》微视频是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及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主管的南方新闻网联合制作,在传播上选择在《人民日报》、南方新闻网官方微信、客户端同步推送,同时配合当天《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的稿件《广东一分钟》,在网络上随即引发刷屏效应。随后,这一短视频在腾讯视频、快手抖音等各类视频客户端也能同步观看;当天,据南方网统计,广东各地共有16块户外大屏播放该视频,实现了手机、网络、户外大屏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的特色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满足了受众便捷化、多样化、娱乐化信息的多重需求,增强了传播内容的亲和力和信服力。
3.精准传播把控节奏,引发刷屏效应。大量的研究实验证实,大多数人更容易记住清晰、形象的个别事例。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中成功吸引到受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在传播上把控节奏,注意选择传播简单、精确的信息,不断强化受众的记忆点。《广东一分钟》微视频的传播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三大传播高潮。微视频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九点左右在微信、客户端、视频平台等各类平台正式上线《微视频丨广东一分钟》,引发刷屏“第一弹”;随后,在当天下午,推出精美图文《这就是广东》,用韵味十足的文字和精挑细选的配图介绍所有广东人共同的家乡——美丽广东,其推出后,全省各地网友纷纷在后台留言打卡,为自己身为一个广东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再度引发刷屏效应;当日晚上九点左右,上线《广东一分钟》九宫格海报(如图1),把九张图按顺序分享到朋友圈后,就会形成一个大大的“粤”字,公众只需要拿起手机,扫码每张图中附的二维码就能直接看到视频,一个个整齐划一的“粤”在朋友圈引发第三波刷屏,形成一种新奇的创意效果,共同祝福广东“粤来粤好”。一天下来,三波刷屏效应带动了《广东一分钟》成为当日朋友圈最大的传播话题,“广东”“粤”字眼的不断出现强化了身为广东人内在的归属感,每个人都可以用移动端接收到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样化的信息和内容,从而对广东的城市形象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四、结语
城市形象是一个品牌。笔者通过对《广东一分钟》微视频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了微视频在塑造广东区域形象的过程中,主动适应了新媒体传播语境的新特点,成为全面展现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一个地区缩影。微视频讲究短文本、快节奏、多渠道传播,并试图从平民化的视角让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日后我们讲述城市故事、拍出具有时代共性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带来一定的创新启示。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
本文系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短视频对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Jk07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新宇.顶层设计下城市品牌的深度传播——以盘锦广播电视台城市形象推广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6).
[2]唐绪君,黄楚新,刘瑞生.微传播:正在兴起的主流传播——微传播的现状、特征及意义[J].新闻与写作,2014(09).
[3]楊学明,赵华健.微传播时代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制播策略——以《青岛一分钟》为例[J].出版广角,2019(11).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丁梦琪.传播学5W理论视角下新媒体传播特点研究[J].今传媒,2015(03).
[6][美]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九版)[M].邢占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