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OR理论的柑橘果农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研究

2020-12-07杨洁侯林春李会琴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杨洁 侯林春 李会琴

摘要:基于SOR理论,利用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柑橘果农的调查数据,结合结构方程分析柑橘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是经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评估后采取的适应措施;果农对气候变化感知明显,其中果农对气温的感知风险达0.45;感知价值对果农采取适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果农采取适应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从果农个体的微观视角,探究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对于政府制定适当的政策、提高果农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OR理论;适应行为;结构方程模型(SEM);柑橘果农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9-0183-07

Abstract: Based on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SOR) theory, the survey data of fruit growers in the citrus planting area of Wangjiaqiao in Zigui county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daptive behavior mechanism of citrus fruit growers to climate change combined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aptation of fruit growers to climate change was an adaptive measure after the assessment of perceived value and perceived risk. Fruit growers were acutely awar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erceived risk of fruit growers to temperature was 0.45. Perceived valu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daptive behavior of fruit growers, while perceived risk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adaptive behavior of fruit growers.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 fruit grower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fruit growers to explore their adaptation behaviors to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SOR theory; adaptive behavi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citrus fruit growers

IPCC第五次報告指出,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将会增强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普遍和不可逆转影响的可能性。中国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面对气候变化,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户,只有主动适应才是正确之道。

针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无论是理论中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决策关系的模型构建[1,2],还是实践中农户采取的具体适应措施研究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气候变化适应性是群体或个人为减少气候变化对自身健康和财富不利影响而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的过程。关于适应性研究,有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差异研究,包括性别[3]、区域[4-6]、农户类别,如牧民[7]、粮农[8]等;有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学历、种植经验等农户自身属性[9-11],还有社会资本、信贷等农户社会经济属性[12,13]。从研究区域来看,目前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户研究较少,因此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研究是必要的,符合“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的政策要求;同时,从研究角度及内容来看,目前对于农户适应行为效益的研究较少[14],很难直观地说明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效益,关于三峡地区柑橘果农的研究更是少见。

从农户微观视角,利用社会学和环境行为学研究个体对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是目前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新视角[15]。本研究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考察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以三峡地区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柑橘果农为调查对象,根据著名的“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以下简称SOR)理论,研究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进而为果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

“秭归脐橙”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双冠商标,成为全国最靓丽的特色农业名片之一。作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县已有2 000多年柑橘种植历史,是全国无公害脐橙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柑橘)生产基地示范县。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属长江流域二级支流,位于东经 110°41′5.1″,北纬 31°4′43.7″,流域面积16.7 km2,平均海拔高度633 m,平均坡度24.14°,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温度17.3 ℃,平均降水量在1 000~1 300 mm。柑橘生长的平均温度要高于15 ℃,冬季极端低温高于-7 ℃。凡是翌年成熟的晚熟品种,要求极端低温不低于-3 ℃。缓坡山地光照条件和排水性好,种植的柑橘较平地和水田更加丰产、优质。

近年来,秭归县灾害性天气和气候逐渐增多,2017年春季就出现了人们形容的“春、夏、秋、冬四季同春”现象,而持续干旱、异常突发高温和极端低温等都会破坏柑橘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和生长发育,使其代谢紊乱,对柑橘的生长、开花、坐果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根据气候变化和花期特点以及果园立地条件,柑橘园管理重点要在花期修剪、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抗灾救灾等方面强化措施。开展果农的适应行为研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确保果农增产增收,对提高果农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能力、贫困区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参考相关领域学者所采用的行为量表,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正式调研前,对王家桥村领导及村里柑橘种植能手进行预调查,初步制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潜在变量及观察变量,并通过小样本预测试对测量结果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以此为基础对问卷进行修正,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标准,可以保证大规模调研时问卷的有效性。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变量,即果农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柑橘种植年限等。第二部分为潜在变量,该部分问卷测量题项为3个部分:①外在刺激,即果农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的感知,分为气温、降水、灾害3个潜在变量,共9个测量题项;②有机体,即果农的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2个潜在变量,共6个测量题项;③行为反应,即果农针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适应行为,包括参加合作社、更换品种等9个测量题项。问卷所有测量题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级量表,遵循赞同程度依次递增的形式,选项为“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非常赞同”,分别赋值为1、2、3、4、5,分值越高表明果农认可度越高。问卷总计24个观察变量,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课题组2019年1月和7月在秭归县调研所得,主要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在研究区共发放500份问卷,剔除漏答、乱答和拒答的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92份,问卷有效率为98.4%。在SPSS 19.0软件中建立样本数据库,通过软件分析得到样本描述性统计(表2)。由表2可知,样本中男女性别比约为  1∶1,调研对象以50岁以上的农户为主,占比55.5%;受教育程度大多数为小学及以下,占比达52.0%;调研农户家庭大部分有2人的勞动力,抚养比主要集中在20%~50%;果林种植和外出务工是本地区主要的生计方式;本地区贷款情况少,少部分贷款也都是用来扩大种植规模;大部分家庭柑橘种植面积在2 000~3 333 m2,种植年限在40年以上较多。将这些调研数据与王家桥小流域的统计资料对比发现,调研样本很好地反映了秭归县柑橘种植户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3 研究方法

SOR理论是1974年Mehrabian等[16]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S(刺激)是个体受到影响的环境,O(有机体)是个体自身属性,R(反应)是个体受到刺激后的行为。该理论起初用来分析解释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核心思想是个体的情绪状态受到环境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情绪状态又使得个体做出趋近或趋避的行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17]。基于网络环境对消费者的相关研究,从SOR理论模型的各变量进行分析探索,将网络环境与气候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现有研究中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模式,构建基于SOR模型的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研究中,气候变化作为外在刺激,果农自身是有机体,果农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是经过果农内在心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心理活动引入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感知价值[18]是果农将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农产品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适应行为的总体评价。感知风险指果农在采取适应气候变化决策时所产生的结果不确定,适应气候变化后可能带来愉快的感受,也可能带来不悦的感觉,这种无法预知的结果决定了果农在采取适应决策时所产生的对风险的感知[19]。

2.4 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在SPSS 19.0 软件中建立了包含492个样本的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导入软件Amos 22.0 进行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以同时模拟多因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能分析多因、多果之间的联系和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是一种多元数据分析工具[20],包括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方程式表达如下:

方程(1)、(2)表示测量方程,方程(3)表示结构方程。x为外生观察变量,ε为外生潜在变量,y为内生观察变量,η为内生潜在变量,Λx表示外生观察变量和外生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是x在ε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表示内生观察变量和内生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是y在η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Α为内生潜在变量的关系阵,Β表示外生潜在变量对内生潜在变量的影响,α和β为测量方程的误差项,表示潜在变量不能解释的部分,ξ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

2.5 模型与研究假设

基于SOR理论提出果农适应气候变化的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中气温、降水和灾害属于外在刺激;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属于有机体部分,表现为果农受到外在刺激后的认知和情感;适应行为即果农受到外在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高温或低温都会破坏柑橘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果农对异常气温的变化感知明显。当气温变化对当年的果实收入产生影响时,果农就会主动采取适应行为;当然,果农也会感知风险,当其采取的措施不一定能降低气温异常变化带来的损失时,果农则不采取适应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H1和H2。H1:气温对果农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H2:气温对果农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

柑橘从开花到结果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柑橘生长产生影响,因此,果农会修建灌排措施,做到及时合理灌溉,并采取适应行为。同时,果农也会担心其采取的措施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不采取适应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H3和H4。H3:降水对果农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H4:降水对果农感知风險具有负向影响。

王家桥地区山高坡陡,一旦出现连续降雨或降雪天气,高海拔地区的柑橘就容易遭受低温冻害,果农为了生计发展也会主动采取适应行为。同时,果农还会权衡投入与产出,也有可能索性不采取适应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H5和H6。H5:灾害对果农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H6:灾害对果农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

感知价值是指果农在种植柑橘直至售卖过程中所感知的利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后,而对这个过程中所产生效益的总评价。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果农的适应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是在果农种植柑橘直至售卖过程中,果农因无法预料柑橘的种植及售卖效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果农因此可能不采取适应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H7和H8。H7:感知价值对果农适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H8:感知风险对果农适应行为具有负向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运用SPSS 19.0软件对各研究变量进行信度分析,了解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若Cronbach alpha大于0.700,则认为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各维度的Cronbach alpha均大于0.700,问卷总体Cronbach alpha为0.863,大于0.700,说明变量都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此问卷测量题项具有可靠性,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是一种主观性评价指标。本研究是借鉴相关参考文献,并结合小规模访问确定相关测量题项的,所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指各测量题项能够反映所研究理论概念的程度,利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6个潜在变量中,KMO 与Bartlett 球度检验的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KMO 达0.908,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中的最大方差旋转法对研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SPSS分析结果显示累计解释总方差比为93.431%,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经Varimax 旋转后,6个维度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由表4可见,同属一个变量的测量条目,其最大载荷具有聚积性,即同一变量的测量条目在对应的变量因子上最大载荷大于0.500,在其他因子上的交叉载荷较低,不存在横跨因子现象。总体来说,该测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结构效度较好,本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整体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测量题项分值可用于数据分析。

3.2 模型拟合

运用AMOS 24.0软件进行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CMIN/df为2.121,小于3.000,GFI为0.921、AGFI为0.902,均达0.900以上;NFI为0.974、CFI和IFI均0.986、RFI为0.970,均达0.950以上;RMSEA为0.048,小于0.050,大多数拟合指标均在适配参考值范围内,表明模型整体拥有较好的适配度,是可以接受的模型。

3.3 结构方程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采用AMOS 24.0软件提供的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对概念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构方程模型测算结果见表6。由表6可见,降水对感知价值的路径达0.20,气温对感知风险的路径达0.45,除了气温对感知价值的路径在0.001水平上未达到显著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水平。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测算结果,从刺激到有机体的过程来看,气温、降水和灾害对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2、H4、H6不成立,其余假设均成立。从有机体到反应的过程来看,感知价值对行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行为反应具有负向影响,即假设H7和H8成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从果农个体角度关注气候变化,基于SOR理论,利用王家桥小流域柑橘果农的调查数据,结合结构方程分析柑橘果农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果农经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评估后,才采取适应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该研究区大部分果农都采取了适应行为,并赞同调研中所列出的适应措施;气温、降水和灾害的变化均对果农产生影响,感知价值对果农采取适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果农采取适应行为具有负向影响;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较高,丰富了果农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研究模型。

4.2 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①提高果农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科学种植,引进优质树种,建立主栽品种,减少种植的盲目性,确保果树的优良和稳产增收。②发挥种植大户在种植和销售各环节的示范性作用,带领群体走向共同富裕。③果农要主动与相关专家取得联系,及时解决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增强自身的种植能力与果园管理能力。④参加本地区的合作社,增强种植经验交流,确保果实销售有出路。

此外,在农闲时期,相关部门应开展田间地头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果农的种植技术,同时,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柑橘种植,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继承了优秀的种植经验,还可以避免出现果农老龄化的现象。针对干旱问题,政府要引进相关设备,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果农修建灌溉设施,为果农提供相关的便利条件,选派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最新天气变化,提醒果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气候变化与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7(5):73-81.

[2] BRODY S D, ZAHRAN S, VEDLITZ A, et al.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vulnerability a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7,40(1):72-95.

[3] 艾婉秀, 王长科, 吕明辉, 等.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14(3):318-324.

[4] 朱红根, 周曙东. 南方稻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36县(市)346份农户调查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7):1119-1128.

[5] BRUGERE C,LINGARD J. Irrigation deficits and farmers' vulnerability in Southern India[J].Agricultural systems,2003,77(1):65-88.

[6] 胡 婷, 巢清尘, 黄 磊, 等. 发展中国家气候灾害及应对能力调查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9(6):421-426.

[7] 朱国锋, 秦大河, 任贾文, 等. 山区牧民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基于祁连山区少数民族乡的调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11(5):371-378.

[8] 彭俊杰. 粮食主产区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世界农业, 2018(1):117-125.

[9] 王 露, 史兴民, 孙立凡.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13(1):61-68.

[10] ARUNRAT N. 水稻种植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2017.

[11] 龚亚珍, 陈 湛, 关宝珠, 等. 贫困地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澜沧江流域的实证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5(3):42-49.

[12] MUGI-NGENGA E W, MUCHERU-MUNA M W, MUGWE J N, et al. Household's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dry zones of Eastern Kenya[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6,43:49-60.

[13] BELOW T B, MUTABAZI K D, KIRSCHKE D, et al. Can farmers'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be explained by socio-economic household-level variable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2,22(1):223-235.

[14] 孫立凡, 史兴民, 王 露. 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J]. 中国沙漠, 2018,38(2):428-436.

[15] 伍 麟, 郭金山. 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2,10(4):466-471.

[16] MEHRABIAN A, RUSSELL J A. 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M].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74.

[17] 邓卫华, 易 明. 基于SOR模型的在线用户追加评论信息采纳机制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8):33-39.

[18] 王思荔. 在线旅游预订过程中顾客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关系质量关系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1.

[19] 董大海, 李广辉, 杨 毅. 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构面研究[J]. 管理学报, 2005,2(1):55-60.

[20]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等.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SEM的我国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