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评介

2020-12-07贾学义

时代人物 2020年25期
关键词:通史王权思想史

贾学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谢无量和梁启超有开创之功,三四十年代又陆续出版了十余部相关著作。五十年代以后,台湾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继续推进,而大陆到了八十年代后才迎来政治思想史的又一个春天,其中,刘泽华及其合作者是主力军之一。《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于2014年9月问世,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通论性著作,由刘泽华先生亲自操刀,众多知名学者共同完成。《中国政治思想史》有九卷之多,是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的丰富和扩充。和三卷本一样,《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必将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下简称《综论卷》)是《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第一卷,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很多著作仅把综论作为第一卷的一小章,而《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却把综论用整本书来写,且足足有80万字之多,足见其重视程度。通读完后,感触颇多,悉列如下:

第一,各取所长,合作完成。《综论卷》由刘泽华先生承担主稿、设计、编排、统稿等任务,张分田、葛荃、张荣明、何平、李冬君、邓丽兰也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这些学者都各有专长,比如刘泽华擅长对政治思想宏观建构,张分田专于帝王观念和民本思想研究,葛荃善于政治价值和政治伦理分析,张荣明精于政治宗教和生命宗教,何平尤善政治神话模型分析,李冬君擅长近代政治思想分析,邓丽兰擅长现代政治思想分析。这些学者在刘泽华构建的宏观模型之下发挥专长,强强联手,保证了综论卷的优秀品质。

第二,注重理论,善讲方法。《综论卷》第一编主讲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除了从不从角度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外,还论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开放性,理念、价值与政治思想史研究,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与研究进路等问题。其中,阴阳组合结构是刘泽华先生的理论创新,影响很大。第二编围绕政治思想是思想文化的主干这个主题展开,分别论述了先秦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理论的成型、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與王权主义、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帝王观念的普遍性与覆盖性、尊经与王权主义、君尊臣卑观念的普遍性、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意义、宗教与政治、从中西之争到主义之争等问题展开。王权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对阴阳组合结构理论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也是刘泽华政治思想的核心要素,他认为王权主义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总枢纽,也有人因此称刘泽华及其合作者为“王权主义学派”。这两编主讲政治思想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这两编可以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方法、发展脉络、核心要素、理论模型以及政治思想与各种政治概念的关系等等了然于胸,这也是刘泽华多年来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心得体会和理论总结。

第三,学术回顾,承上启下。《综论篇》专辟第四编作为附录来介绍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流派、分期问题以及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关系等问题,表明《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务实态度和严谨精神。一门学问,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推进、有所创新,闭门造车必定不会对学术发展有所裨益。在学术回顾这一点,《综论篇》做得很好。与其他版本的相关著作进行对比,也更加突出了刘氏《政治思想通史》的创新性。就像书中所提到的那样:“研究中国政治文化宜从多角度着眼,从宏大处立意,从细密处着手,努力摆脱诸如天人、君子小人、民本、人治、伦常等传统概念的约束,通览古今中外,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贯通式的研究。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奢望,其关键在于对政治文化的方法论的领悟,以及操作中的创新意识。”这为整套《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点。

第四,兼容并蓄,统领全篇。《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包含九卷,其中,《综论卷》和《先秦卷》由刘泽华主编,《秦汉卷》由林存光主编,《魏晋南北朝卷》由张荣明和董志广主编,《隋唐卷》由张分田、张鸿、商爱玲主编,《宋元卷》由孙晓春主编,《明清卷》由葛荃主编,《近代卷》由刘刚、李冬君主编,《现代卷》由邓丽兰主编。与上文可以看出,各卷的主编大部分也都参与了《综论卷》的编写工作,这就保证了《综论卷》的统领作用。通读整套《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就会发现,各卷基本上贯彻了《综论卷》的要旨和精神。《综论卷》中提到:“政治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各个阶级、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政治和利益关系以及公共秩序和利益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国家结构表现出来。各种政治现象大都围绕国家这个中心展开。国家问题必然成为历史上各种政治学说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重点也应随之确定。”对政治关系以及政治结构等概念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整套书的写作灵魂。

早在1987年刘泽华就在《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与政治意识》一文中对“王权主义”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阐释:“王权主义,这是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其特点是宣扬君权至上;君主是全社会的最高主宰,神圣不可侵犯。王权主义的形成是中国古代社会君主政治的需要;反过来,王权主义巩固和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在政治运行过程中,王权主义直接促进君主专制政治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指导政治输入和输出体系,即政令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的理论依据。王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以理论形态为主,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价值体系。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实践中,王权主义多种社会化渠道,直接控制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意识。”到2014年,时间已经过去了27年,王权主义理论已经成为成熟的理论,也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推进。“王权主义”学派的学术理论再一次在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中焕发了生命力。

猜你喜欢

通史王权思想史
有机构成、人的发展与党的策略问题
蔡美彪心语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高三历史后期通史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真实或想象
新“法家三期说”的理论阐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论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中国特色民生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