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镇国寺三佛楼壁画构图考略

2020-12-07申晓旭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构图壁画

【摘要】山西平遥镇国寺建有三佛楼,三佛楼内绘有精美壁画,其内容主要为佛本行故事,此外还穿插着一些佛本生故事。三佛楼壁画构图的整体形制类似于连环画形式。镇国寺三佛楼壁画中每个单元画幅构图形式有“中心式构图”“C字形构图”“边角式构图”“对角线式构图”“三角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形式体现出每幅作品的不同审美意趣。同时,这些构图的多样性又寓于整体统一之中。

【关键词】镇国寺;三佛楼;壁画;构图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山西省晋中学院“1331工程”创客团队“‘释氏源流与平遥镇国寺三佛楼壁画比较研究团队”(项目编号:jzxycktd2019022)项目阶段性成果。

山西平遥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名为镇国寺。其位于平遥县东北部的郝洞村,初建于五代,清嘉庆二十年得以重修。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镇国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称为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楼。由于内供三佛因此名为三佛楼。三佛楼内绘有精美壁画,由于年代已久,加上客观环境影响,壁画有些部分已经剥落受损,但这并不影响观者了解其内容,欣赏其美感。整体看来,壁画分别分布于东西墙面,其内容主要为佛本行故事,此外还穿插着一些佛本生故事。

一、三佛楼壁画构图整体形制

三佛楼东西墙壁壁画(图1)每面有四层,受建筑形式影响,下面三层每层7幅,第四层5幅,共26幅,两壁壁画数量对称,共计52幅。其中,单幅画长约0.8m,宽约0.75m,形状近似正方形。整个画面画幅与画幅之间用墨线分割,总体上画面简练整齐,内容前后呼应,连贯有序,其构图形制类似于连环画形式,且每幅单元画面上都以简要几字标明画面的主要情节,整体上看,画面被分成了若干的方格,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内容,将佛陀思想的精粹概括表现出来。每一方格内的画面情节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和连环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一般看来,语言文字更长于讲故事,而绘画在讲故事方面体现则并不典型。绘画是空间艺术,讲故事是时间过程,绘画并不长于讲述故事,然而,从古至今,出于宗教、道德、政治等目的,繪画一直被用来讲故事,而连环画则成为了讲故事最合适的形式。连环画的绘画形式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构图灵活,表现广阔,叙事自由,连续性强。镇国寺三佛楼壁画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其中三佛楼壁画每幅画的名称或为四字,或为“XXXX之处”字样,如“四王献钵”“金刀削发”“魔军拒战”“调伏二仙之处”“仙人占相之处”“白马报信之处”等,绘画再配以简要的文字概括,更能使观者对于释迦牟尼佛的事迹有清晰完整而又突出的认识。

二、三佛楼壁画单幅构图

除了整体上的连环画式构图外,三佛楼壁画的每幅单元画作在构图方面都具有一定特点。众所周知,中国绘画在空间处理方面常常不受固定模式限制,其构图既与画面内容相关联,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镇国寺三佛楼壁画中每个单元画幅在构图上既照顾到了故事情节内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其构图形式有“中心式构图”“C字形构图”“边角式构图”“对角线式构图”“三角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形式体现出每幅作品的不同审美意趣,同时,这些构图的多样性又寓于整体统一当中。

(一)中心式构图

中心式构图是将物象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而进行构图,其最大的特点是主体突出、明确,且画面容易取得平衡,富有凝聚力。镇国寺三佛楼壁画“魔军拒战”(图2)运用的就是中心式构图。

“魔军拒战”本行经云:菩萨谛观。确然不从。既不动身。亦不移坐。语魔王言。我今已坐。金刚牢固。结跏趺坐。甚难破坏。魔王闻已。发嗔恚言。率领四种兵众。象马步车。诸杂军等。幡旗麾毒。羽盖旌旗。多诸夜叉。悉食人肉。善解神射。各把靭弓。执持利箭。槊矛剑戟。刀棒金刚。斗轮铁钺。种种诸仗。驾千万亿。象驼马车。放大吼声。……时魔波旬。手执利剑。向菩萨言。截汝身体。菩萨答言。汝魔波旬。及诸军众百千万亿。悉如汝身。尽力来此。彼等皆不能动我一毛。三佛楼壁画“魔军拒战”画面中,佛陀于中央结跏趺坐,众魔军将佛陀团团围住,手持利剑,相向佛陀,佛陀岿然不动,庄严放大光明。这一中心式构图体现出鲜明的主次关系,使画面既集中又均衡,同时,使佛陀和魔军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观者的印象。

(二)“C”字形构图

“C”字形构图在中国绘画的构图中也非常常见。此类构图形式流畅自如,造型优美,使画面富有趣味,同时也能使观者体会到生动而轻松的感受。镇国寺三佛楼壁画中“帝释献衣”一图运用的就是“C”字形构图。

据《庄严经》载:尓时太子至尼连河。洗浣故衣入水浴已。河边有一大树。于彼树下自纳故衣。时净居天子名无垢光。将沙门应量袈裟供养菩萨。于是菩萨即受着之。时聚落神告善生女。汝宜营办美食供养菩萨。时善生女即以金钵盛满乳糜持以奉献。三佛楼壁画中“帝释献衣”(图3)一图所运用的即为“C”字形构图。佛陀静坐于树下,其所处位置为“C”字的中部,而“C”字形构图的右上绘有善生女奉献乳糜,“C”字形构图的右下则绘有净居天子奉献袈裟 。整个“C”字形构图富有变化和韵律感,结构紧凑有序,使得画面氛围轻松自然,饱含生趣。

(三)边角式构图

边角式构图具有独特而集中的特点,很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其构图设计新巧通常为主要物象聚集于画面一角,强调物象局部的特点,以此能够对主体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镇国寺三佛楼壁画“夜半逾城”(图4)一图体现的就是边角式构图。

据《庄严经》载:净居诸天令彼军士婇女悉皆昏睡都无觉知。车匿即鞍马毕。太子乘已初举步时。大地六种震动升空而去。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王帝释翊从引路。在这一画面当中,太子乘白马于祥云上翩然而去的景象集中绘于画面的左上部。太子坐于白马上,底下绘有四大天王恭敬地捧起马足。此外,画面四分之三的空间都表现为风景,空中祥云环绕,地面河流树木,景色宜人。这种把主要人物集中绘在一角的构图方法使得主体物象的刻画更为突出和细致入微,使观者一目了然洞察故事情节并对主要物象产生浓郁的兴趣。

(四)对角线式构图

对角线构图也是由其形状而定的,这种构图是把主体物安排在对角线上,以此使画面产生延伸感和运动感。对角线构图巧妙地避开了左右构图的程式化,使画面表现更加均衡、富有动感。镇国寺三佛楼壁画中“魔众拽瓶”一图运用的就是对角线式构图。

据《杂宝藏经》云:尔时如来在菩提树下。巍然端坐。恶魔波旬将八十忆众欲来坏佛。……佛语波旬。汝今先能动此净瓶。然后可能掷我。著于海外。时魔波旬及八十亿众。尽其神力。不能令动净瓶。魔王军众。悉皆退散。镇国寺三佛楼的“魔众拽瓶”(图5)一图采用对角线构图。画面左上方,佛陀巍然坐于菩提树下,画面右下方恶魔波旬率领众魔军来到菩提树前,用尽神力欲拽净瓶,但净瓶却丝毫未动。对角线构图的运用,使得画面充满了一种对抗的张力,一边是佛陀的庄严安坐,一边是魔众欲拽净瓶,颠倒自堕。对角线的两边形成巨大反差和对比,魔众向右下使出巨大力气,佛陀虽然安于坐上,但却自有内在强大的佛力,两方力量对比,使画面富含动感。

(五)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运用较广泛。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图形,鎮国寺三佛楼壁画单幅画中运用三角形构图使得画面富有稳定性,更显大气庄重。如壁画中“均分舍利”(图6)一图。

据《处胎经》上说:佛入涅槃荼毗后,其时 有四大国王优填王、顶生王、恶生王、阿阇世王,四大兵马主最豪兵马主、容颜兵马主、炽盛兵马主、金刚兵马主,共争舍利,各领 本国兵将,列住一面,互相对立。各自说道:佛舍利我应独得。这时有大臣优波吉出面调解,劝谏说:“诸王莫诤。如来舍利应分与各国,普皆供养。”三佛楼壁画中“均分舍利”一图人物呈现三角形的构图,其中佛陀位于三角形顶端,其形庄严,代表佛入涅槃荼毗。两边分列着八位比丘,代表八王,分成两组,相视而立, 三角形底部另坐着一位比丘,代表大臣优波吉。这幅“均分舍利”图的三角形构图使得画面充满严肃庄重的气氛,人物以佛陀为中心左右对称,彰显出均衡大气之感,佛陀的庄严高大与八王的恭敬谦卑形成对比,使观者油然而生赞叹之意。

综上所述,镇国寺三佛楼壁画在整体上表现为连环画的构图形制,在单幅画方面则具有“中心式构图”“C字形构图”“边角式构图”“对角线式构图”“三角形构图”等构图形式。这些构图方式既多样又统一,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姚雅欣.山西平遥镇国寺三佛楼佛传故事壁画考略:兼谈山西佛传故事壁画发展脉络[J].古建园林技术,2004(12).

[2]张晓晶.浅谈平遥镇国寺三佛楼壁画的艺术特色[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申晓旭(1987-)女,河北磁县人,硕士研究生,晋中学院美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佛教美术。

猜你喜欢

构图壁画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反美”壁画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飞蛾”修复壁画忙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