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笙在昆曲乐队中的使用

2020-12-07杨卓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收音单音昆曲

◎杨卓

作者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笙的演奏在昆曲乐队中的使用分为两种形制笙,一种以无扩音传统笙为主,一种以36簧键笙为辅。

昆曲号称“百戏之祖。”发源于江苏昆山,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它抒情性强、动作细腻,音乐优美。

现阶段笙在昆曲中的伴奏都是演奏旋律谱为主。笙的重要性是在鼓和竹笛之后较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在昆曲中关于笙的资料却鲜有涉及。研究笙在昆曲乐队伴奏中的使用情况,既能拓展笙演奏的丰富多样性,也能更好地发挥笙在昆曲乐队伴奏中,起到的衔接竹笛和乐队的重要性。

无扩音传统笙特点就是音色细腻,声音质感松软。非常适用于昆曲这样柔美缠绵的音乐特性。36簧键笙多用于新编戏中配器分谱的演奏。它的和弦演奏比传统笙更为方便,从音色上也比无扩音传统笙更加趋向于现今人们对民族乐队的音乐审美观。但是昆曲伴奏中,笙需要演奏旋律谱,所以36簧键笙的使用大多只能用在音乐的配器部分。多数情况下还是以无扩音传统笙为主。

昆曲使用的笙在制作上讲究的是全无扩音管,竹苗不能特意加粗,要不然会增加音量,喧宾夺主。竹苗在加粗后,也会需要更加多的气息来运气,会导致缓慢的昆曲音乐在演奏时候换气频繁,破坏了音乐性。

笙在昆曲伴奏中有个音高的特殊前提,就是高八度演奏。也就是说看到的谱子是低音,就要翻高为中音演奏,而高音就要变为倍高音,以此类推。

多年从事昆曲伴奏的经验得知,昆曲音乐使用的调基本不超出C/D/E/F/G/A/降B这七个调。而流行最多的传统笙是24簧,无法胜任常规的昆曲伴奏,这就有了不少昆曲单位的笙演奏员在工作中使用两个或多个不同调的传统笙。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使用27簧无扩音传统笙可以完全胜任这七个调的伴奏。27簧无扩音传统笙是在河北笙音位基础上增加了中音升4和中音升5,以及高音升1三个音,让所有调都尽可能地减少翻高翻低。

昆曲中的所有乐句在开始的第一个音,竹笛的领奏都加有相对固定的上行叠音地装饰音。笙不是序列性排列乐器,在演奏叠音时候是很困难的,无法起到领奏的作用。在以往的工作中总结出遇到散板时候,笙的音头演奏需要单音或者是增加上行纯五度和音。这是因为纯五度和音主音较为清晰。纯四度和音相对比纯五度和音太过浑厚,不如纯五度和音的空旷纯净感。而单音演奏就更加清晰明了。

现今昆曲演出的大部分唱腔音乐基本都是大齐奏,从C/D/F/G/A五个调和音使用中可以得出,在音乐舒缓时,在音乐进行到中高音区时,以上加纯五度为主。而音乐到了中低音区靠下时,可以使用下加纯四度以增加音色的醇厚。昆曲中E调的使用多是唱腔纤细委婉,应多以高音区为主,减少中低音区的和音演奏。降B调是昆曲中使用较少的调,唱腔音乐都是较为浑厚和有力的,就需要大量使用上加纯五度和下加纯四度和音。

关于唱腔以外的纯音乐部分。笙在此时的作用非常重要,单纯的音乐在没有唱腔时候,笙就是作为领奏的角色出现。在乐段或者是乐句开头位置,技巧单吐的使用就要结实有力,突出且肯定。为了旋律的清晰明确,和音在此时就要尽力摒弃掉,让旋律在单音的演奏下变得干净,清晰。

昆曲唱腔音乐缓慢,气息就需要尽量绵长以润色乐句的完整性。出音和收音也都要有讲究,出音时气息要尽量做到散,缓,且不可疾。收音时的减弱更加讲究,不可急收。舌头的阻气应为重要收音手段,无论是音乐的急收和缓收,出音和收音的规则依然不变。

关于技巧的使用。每个从事昆曲笙演奏者的都有自己的演奏习惯和个性。从笙常用的花舌、呼舌来说,用于清雅的昆曲音乐中,就太过于笙的个性化了。使用起来,形成的音块不集中。尤其是花舌,太过火爆,即使在最强的音乐部分,使用起来也会掩盖了其他所有乐器。使用这些技巧非但不能让笙在昆曲伴奏中更加雅致,反而使得笙在伴奏中变得粗俗,拙劣,音乐情感表现不够准确。三吐、双吐这些常规吹管技巧更加不需要使用,缓慢的昆曲唱腔音乐没有三吐和双吐使用的位置。

昆曲音乐的美,是它的音乐缓慢柔美,韵味淡雅清雅,没有烟火气。笙的伴奏要尽力遵循旋律性,减少技巧性。

猜你喜欢

收音单音昆曲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实车收音效果测试与优化方法
韩国语初学阶段双收音教学方案考察
单音及部分频带干扰下DSSS系统性能分析
Serendipity: Seizing the Toned Picture of Poetry in the Light of Prosody*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海螺
视唱练耳听力训练的方法
静音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