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卫·霍克尼照片拼帖中的观看方式

2020-12-07谢宇飞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霍克尼立体主义卷轴

◎谢宇飞

视觉艺术是一门观看的艺术,但是正确的观看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怎么看”这句话一样,我们在观看一件艺术品时,需要正确的观看方式,包括方法、技巧和思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观看。

大卫·霍克尼1937年出生在英国,他是一位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画画的当代艺术家,他也是打破传统绘画固有的观看方式的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他早期的绘画是学院派的,因此他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后来他从艺校毕业之后,到了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这个时期他在学习基本功的同时也接受搭配不同的艺术潮流,当时霍克尼的绘画也受到了美国抽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但是在寻找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的过程中,他开始对抽象主义失去兴趣,转而集中于波普艺术。但是霍克尼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波普艺术中浓烈的广告气息,而是往波普艺术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创作。霍克尼对观看的深入理解的真正转折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拼贴开始的。他不是完全地重复毕加索时代,他也吸收东方卷轴画中的观看方式,在二维空间中挖掘一种“多视点、多空间、移动式”的空间视觉形式。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他将艺术冲破固有的焦点透视模式,向更加广阔的视角发展。

霍克尼的照片拼贴起初,用宝丽来相机和胶卷相机分别把照片拍下,洗出进行拼贴,他这样的拼贴方式受到了立体主义和东方卷轴画的影响,在经过不断地拼贴之后他回归绘画,他将摄影拼贴与绘画相结合,在他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品里面既透出立体主义的观看方式具有东方卷轴画中游走的特点。

一、立体主义观看方式的影响

立体主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观察方法的革命,年轻的艺术家们想要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他们把一切物体破坏和肢解,把自然物体分解成各种几何面,然后主观地将他们组合,甚至将同一物体的不同方面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以此来表达对二维平面的冲破。

立体主义的这种观察方式对霍克尼产生强烈的影响。早在1960年霍克尼就受到了毕加索个展的强烈震撼。立体主义的思想渗透在霍克尼的每一张画作中,也为1982年后的照片组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霍克尼对毕加索的崇拜体现在他的作品中,1982年在他的宝丽来组合照片中就有毕加索的影子,所以我们说毕加索创造了立体主义,而霍克尼则在摄影中继承并发展了立体主义。

霍克尼在摄影的过程中发现摄影术的问题在于传统的摄影术不能在同一画面中同时出现多个角度的画面,这也是引发霍克尼尝试照片拼贴的根本原因。因此才有了1983年的他与保罗的关于摄影的访谈录。

立体主义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霍克尼,无论是在绘画还是摄影上,我们都能看出立体主义的影子。

二、东方卷轴画观看方式的影响

另一个对霍克尼产生强烈影响的观看方式就是东方卷轴画,卷轴画是边展边看,因此卷轴画无论在形式还是在观看方法上都对霍克尼有着强烈的影响。

东方卷轴画是一种看重神韵的绘画,其中中国画最为典型,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取向。根据中国文化形成的整体宏观思维模式,中国画在观察方式上,采用的是“游观”的传统思想,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灵活地打破时空的限制,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依照画家感受和默记于心的创作方法取景、构图从而表达画家心中的时空境界。这也是中国画中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创作方式。

1981年霍克尼来到中国之后便对中国卷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学着中国人根据记忆作画的方式进行创作,在研究中国画与创作中,他发现中国画的透视法不同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它是多点透视或散点透视,并且能感受到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横向运动的过程。

在1983年,霍克尼在受到东方卷轴画的创作思维的影响下,他的画幅也开始慢慢加宽,其中《在东京·禅道禅院里散步》就是采用了中国画中游观的方式创作的,在摄影中他通过拍摄自己的脚移动的过程来表达画面是运动的,在通过记忆中的形象将照片组合起来。所以,中国画的这种创作方式也为霍克尼的照片拼贴及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霍克尼也将这一理论观念与后来的绘画创作相结合。

三、结语

霍克尼的继承并发展的立体主义,并利用立体主义的观察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摄影,东方卷轴画进一步为霍克尼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进而为霍克尼之后的绘画反作用于摄影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霍克尼立体主义卷轴
大卫·霍克尼在东京
艺术卷轴
霍克尼灵感
立体主义绘画的先驱
霍克尼和梵高:自然的画作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掌控板动态卷轴
古老厚重的甘肃非遗卷轴
立体主义迷宫
刘西洁作品
卷轴: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