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模式文献综述
2020-12-07刘洋
刘 洋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国内关于泰勒模式的综述
(一)对泰勒模式内容的研究
国内关于泰勒模式的内容的研究较少,在知网的检索中,专门研究这一内容的期刊共5 篇。本文对国内的关于泰勒模式的专门研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郑为川在《泰勒模式评介》中提出对待泰勒模式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泰勒模式的产生背景、理论与剖析与评价进行了论述。在背景论述方面提到了泰勒本身的实践活动——十年研究。在评价方面提出了泰勒模式的优点主要有模式的简约型和目标的可测性,缺点主要包括非预期效应难以考察、目标的僵化性和模式的收敛性。
叶显发在《泰勒模式初探──兼议当前教育评价的弊端》一文中提出了科学管理运动和操作主义对泰勒模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泰勒模式的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挑选学生,而是为了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案,这也使得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提出了其缺点之一是仍然相信学生行为与统计知识有关,定量的一定是客观的科学的。看到了泰勒模式的优点之一是用目标评价模式代替相对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评价的教育性。
张伟在《“泰勒模式”述评》中看到了泰勒模式所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提出泰勒模式与之前研究者不同的其他局限性:没有对目标的合理性加以评价;所定的目标大多是由教育管理者提出的,而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不能用统一的目标来评价具有独立性的人。
一帆在《教育评价的泰勒模式》中提出了泰勒模式的三个特点:评价的目的是比较教学方案的优劣、明确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关键、采用多种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在将泰勒模式用于教学评价时出现的3 个误区,主要包括在评价内容方面忽视情感领域和心智运动领域的目标、在评价方法上过多依赖纸笔测验、在评价实施方面很少用行为术语来描述教育目标。
唐德海,郭新伟,覃健荣在《“泰勒模式”孕生历路的价值审读》中从流脉溯析、内涵阐发、价值审读3 个方面对泰勒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二)对泰勒模式应用的研究
知网中关于泰勒模式应用的文章中主要包括:教育评估、课程设计、教师定位、学生评教四个方面。
1.教育评估
张化一在《泰勒模式及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中重点阐述了泰勒模式在教育评估中的指标体系,旨在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科学地应用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2.课程设计
关于泰勒模式在课程实际中的研究设计各个方面,包括高职项目课程设计、语音课课程设计、体育教学设计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冯艳妮《基于泰勒模式的高职项目课程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泰勒模式中的课程设计理念与项目课程的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和内容设计紧紧相扣。
3.教师定位
王德慧,孙桥在《“泰勒模式”下的教师定位——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中提出了将泰勒模式应用到体育教学的新课标中,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权利。
4.学生评教
邢政权,赵忠在《泰勒模式对学生评教的影响研究》中论述了泰勒模式对学生评教的一些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应积极探寻新的学生评教模式。
二、国外泰勒模式的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泰勒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有助于帮助我国走向国际化道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Lunenburg F C.Key 在《components of a curriculum plan:Objectives,content,and learning experiences》使用泰勒经典课程模型来检验目标、内容或主题和学习经验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结合美国实际经验特别提出内容和经验部分由委员会成员、学校和校区的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决定。委员会成员不仅要决定包括什么内容和学习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决定目标和内容的关系以及目标和学习经验的关系。
Bellack A A 在《Kliebard H M.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中提出了泰勒意识到目标的三大来源中存在缺陷,试图用哲学作为掩盖任何缺陷的手段,并提出哲学才是泰勒目标的来源,而规定的其他三个来源只是表面文章,使得教育目标没有在任何重要意义上解决我们留下哪些目标和我们一旦做出承诺就抛弃哪些目标的问题。
三、结语
通过综述分析,笔者认为国内关于泰勒模式的研究对优缺点的分析和应用的研究较为深入,而缺乏对于较深层次的理论的探究及分析,同时缺乏具体而深入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而国外对于理论的分析研究较为深入并揭示在研究中缺乏历史主义的现象,仍缺乏对于泰勒模式实际的应用研究。因此,国内学者应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实践调查,使泰勒模式在我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