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导入方式研究

2020-12-07谢杏珍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笔者课文

谢杏珍

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作为课堂教学第一步,导入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环节,一上课就直接开启“满堂灌”的模式,这样的课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中,导入必不可少。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一定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原则

“导入”从字面意思上看指的是先“导”后“入”:“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入”指的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可见,没有教师的悉心引导,就没有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状态。成功的课堂导入就像“点睛之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拉开精彩一节课的序幕;反之,学生会注意力分散,教学效果不佳。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成功的导入呢?笔者参阅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认真思索,认为成功的课堂导入要符合以下几点原则:

(一)有吸引力

孙丽提出,导入要有趣味性、新颖性、互动性。如果导入失败,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提不起兴趣,他们会玩手机、发呆、充耳不闻、神游四海,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推出后面的教学内容非常困难,甚至会陷入“独角戏”的窘况。由此可见,课堂如战场,教师如将军,如果导入失败,学生就像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军队,他们不可能打胜仗的,课堂教学将以失败告终;反之,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将精神饱满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更深教学内容的学习、探索。正因为导入如此重要,教师必须用心备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二)相关性

导入要有相关性。这个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后面所讲内容相关;二是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相关。导入如果与后面所讲内容脱节,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流畅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导入也就失去了意义;导入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导入内容很偏,太难理解,学生将面露难色,很焦虑,很害怕被老师提问答不上来出丑,课堂气氛也变得很沉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三)简洁

导入再重要也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导入必须简洁。有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导入内容松散而冗长,导入时间拖得太长,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后果。教师在导入时应简洁明了,紧扣主题。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导入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式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笔者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精读2》(以下简称《精读2》)的导入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一)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试图直接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灌输是行不通的。教师在导入时针对课文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起到引起学生注意、促使学生思考并找出答案的作用。

闫洁提出,导入的提问一定要注意难度适当,最好紧贴学生日常生活或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这样学生才能摆脱焦虑和畏难情绪,踊跃回答。比如在讲授《精读2》第一单元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 时,笔者针对课文讲述高等教育的作用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问题:Why do you come here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笔者提问了几个学生,他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两个目的:学习英语,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做出简单评价,顺势进入课文讲解。

(二)图片展示导入

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立体、生动、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学习情境。其中,视频资料以其立体、综合、生动的特点备受师生的欢迎。但视频资料如果选取完整的电影,则篇幅太长;如果截取片段,则因不完整而难理解。同时视频资料是动态的,具有像语音一样转瞬即逝的特点,较难把握。导入过程中,学生也许很难弄懂视频资料所要表达的内涵或只顾着欣赏视频片段,没有抓住重点。对比视频,图片是静态的,是可供细细品味的,在导入过程中比较好把握。同时,图片可以使抽象乏味的语言描述直观化、形象化,较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精读2》第3单元The Rite of Spring是关于园艺方面的散文,笔者导入时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幅画,画面上,一位老农戴着斗笠、顶着烈日锄草,旁边还附着一碗米饭。图片简单、形象却又内涵丰富,笔者甚至不需问任何问题,学生一看到图片立刻就想到《锄禾》这首诗,笔者让学生用英语表述一下这幅画的内涵及翻译一下《锄禾》这首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很自然就进入课文的讲解。

(三)经典片段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典的东西,如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谚语、名言等。经典的东西有着永恒的魅力,唯有经典才得以传世;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经典片段的导入也因此大放异彩。《精读2》第9单元Confessions of a Miseducated Man 是一篇散文,讲述了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各国往来密切的形势下,人们接受的教育要应势而变,由最初的“关注差异”转变为“关注共同点”。

在设计导入环节时,笔者针对文章的主题选取了来自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 的片段。里面有几句与主题相契合: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live up to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i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展示完经典片段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Does Martin Luther King focus differences or similarities in this speech? 由此转入课文主题介绍。

(四)题目关键词导入

作为文章的“文眼”,文章的题目本身就很吸引人。在导入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题目的关键词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整篇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阅读2》第6单元 Wisdom of Bear Wood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作者)与一位老奶奶在熊树林里相识并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文中wisdom指的是小男孩在老奶奶死后从他们的友谊当中获得的一些感悟,笔者从关键词wisdom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文章主旨。

(五)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法不仅引人入胜,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还启发学生思考,对文章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如《阅读2》第4单元 The Man in the Water 讲的是一架飞机不慎撞入大河,导致大部分乘客当场死亡,仅剩6位乘客在冰冻的河里挣扎;其中一位乘客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针对此文,笔者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上课时,先随机请一位学生讲述关于英雄的故事,然后抛出一个问题:Do you think that you may be a hero or heroine? 笔者没有让学生回答此问题,而是很自然地转入课文的讲解:Unit

4 is also about a hero’s story.After the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we will come back to this question,by that time I will see what your answer is.Now,let’s go to the story!

三、结语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导入的方法很多,有问题导入、图片导入、经典片段导入、题目关键词导入、故事导入等。教师无论采取何种导入方法,都要符合三个原则:有吸引力、相关性、简洁;同时要符合建构主义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建构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笔者课文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