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曲《谷粒飞舞》的感情控制

2020-12-07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谷粒乐段飞舞

许多钢琴演奏者在现实的演奏中,尽管技术很娴熟,但往往有些时候,他们的演奏技巧与作品要表达作曲家的内涵相差比较远,演奏缺乏动人的感染力。而且钢琴演奏作为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演奏者只有充分研究和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感情,才能准确领悟到作品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最好最充分地表达作品内涵的目的。

一、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孙以强先生,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出身于上海,他所创作的作品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他两首脍炙人心的钢琴曲《春舞》和《谷粒飞舞》。5岁开始学习钢琴,16岁那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创作组的成员。

(二)创作情感

《谷粒飞舞》创作于1962年,那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那年春天,学校组织去上海奉贤务农,当他在与农民一起进行脚踏打谷机,双手快速打谷时,漫天飞舞的谷子以及热烈的劳动场面使他灵感突发,在一小时之内创作了这部作品。音乐语言非常的淳朴,优美的旋律刻画出农民欢庆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二、曲式特点

《谷粒飞舞》为单三部曲式结构A-B-A',总的来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二个部分相对有些难,A部分先通过一段引子进入主题,B部分是主题的展开,A' 是再现段尾声,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再现。

三、《谷粒飞舞》演奏中感情控制

(一)第一部分A 段感情分析(1-46)小节

要想使我们的演奏能打动人,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就要投入大量的感情因素,那么第一步我们就要严格按照乐谱上的各种表情记号来进行。(1)引子:1-4小节,作曲家用托卡塔的手法,以双手快速交替的十六分音符引出热烈的劳动场景,要特别注意谱子上的力度标记,先是中强进入,然后在渐强,最后再弱下来,(2)主题部分 5-46小节 这部分以每6小节为单位,通过模仿,将主题呈现出来,只不过是来回的转调,我们在演奏的时候要想使别人感受到你所表达的内涵,就要对乐曲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注意音乐要有起伏,处理好P-F的力度变化,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主题部分。

(二)第二部分B段感情分析(47-90)小节

这一部分是全曲的展开,主要描写对于未来美好的憧憬,以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为主,仿佛进入了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之中,与A 及A’两部分的欢乐情绪形成对比,但我们一定要注意速度前后保持一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47-60)小节为第一乐段,这部分旋律转到了左手,优美抒情,像一个男中音在歌唱,我们一定要注意乐句的呼吸音乐的歌唱性。(61—82)小节为第二乐段,这部分是整曲的重点,旋律与第一乐段相同,仿佛是女高音在歌唱,更加抒情和优美,情绪更加高涨,由第一乐段的左手在中音区弹奏变为由右手在高音区弹奏,在演奏过程中由于节奏较快。(83—90)小节是对前两个乐段的总结和发展,也是B 部与A’部之间的过度乐段。以热情、奔放、高涨的情绪展现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后两小节有渐慢的因素,又把人们引进热火朝天的现实之中,这个乐段是全曲中段的高潮乐段,双手交替要做到均匀、清晰、流畅、自然,还要特别注意力度强弱的起伏变化,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充分地表现出来。

(三)第三部分A’段感情分析(91—130)小节

这一部分是全曲的再现部,是A部分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的再现和升华。91—114小节是A部分中主题乐句的完全再现。只是力度上有些变化。115—130小节,是乐曲的结束乐段。双手快速交替弹奏八度、和弦等音型,将整个乐曲推向了激烈的高潮,在一幅欢庆丰收的喜庆场面中结束了全曲。

四、结语

总之《谷粒飞舞》是一首艺术表现力丰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我们要想尽可能完美将作品的感情和内涵表达出来不是很容易,钢琴演奏作为对作品的二次创造,我们既要理智分析,忠于原作,又要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的高超而忽视音乐的表现力,演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炫技,而是通过你的表演,使听众能够了解到作者的情感和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猜你喜欢

谷粒乐段飞舞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食言者
飞舞的蝴蝶
Snow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他们会忘记?多么稀奇!
亦如初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