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效果分析

2020-12-07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调文学作品景物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既反映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又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具有欣赏性、艺术性,与其他文化作品形成鲜明对比。文学作品通过场景与人物心理变化描写,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精神世界的共鸣。其中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景物描写起到表现场景与衬写人物心情及为后文作铺垫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法。因此本文旨在对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一、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向着日益完备的方向发展。但是公众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要,呈现出公众在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方面与较高水平的社会发展存在矛盾的现象。因此国家要注重对公民文化素养的教育。其中文学作品在提高公众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景物描写作为艺术表现手法中的一种,对其的合理使用有效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艺术性。因此作者要在作品中利用景物描写手法推动情节进展。

例如针对发挥景物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作者要在作品中融入环境细节的描写。以鲁迅作品《少年闰土》中对闰土与作者在夜晚一同抓猹的环境描写为例,自上而下,从整体到细节,天空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从浅蓝色逐渐加深至深蓝色,月亮与星星因天空的暗淡显得更加明亮,表明了夜晚时间的推进。接下来,为暗示年份的变换,将着重点落在门前一颗树叶子新生嫩绿到枯黄掉落,表现季节的一次次交替,同时也表现出人的生老病死。景物描写在传达作者情感,主人公内心变化,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质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景物描写暗示人物心理变化

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现状,包括问题、发展方向等。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传递出作者独特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为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深刻思考与作者和主人公达成精神世界上的互联互通,应使用多种艺术表达手法。其中景物描写在暗示主人公命运与心里变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景物描写在暗示人物心理与命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借助景物变化的对比折射出情节变动。以李贺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为例。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国家动荡,面临战争的侵袭。“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一语双关,既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人数众多的危急情形,又反映出作者紧张和压抑的心情。李贺作为雁门太守因内忧外患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看见天空都是黯淡无光的,前途一片渺茫。

三、景物描写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人的感情可以通过对外界环境的看法和感受表现出来,当人处于高昂、愉悦情感中时,看待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人处于低迷的情绪中时,看待周围的一切都是失望的。因此作者常使用景物描写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使读者感同身受。

例如景物描写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作者应在文章中适时地融入恰当的环境描写,传递作者感受。以鲁迅代表作《药》为例,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写了革命党行刑现场的环境,如乌鸦、血色落日、周围荒凉的坡地等。在文章的开端就奠定了凄凉、悲怆的基调,表现出人心的冷漠和时代特征。在文章的结尾对比革命党和主人公墓地周围的情景,折射出作者对新中国仍然抱有希望的心理。文章开头结尾的两个环境描写相呼应,欲扬先抑逐步递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融合了景物描写、人物性格刻画、对话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具有可读性和艺术性。其中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奠定文章主体基调、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心理和命运等作用。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叙述,在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彼此精神世界的共鸣。

猜你喜欢

基调文学作品景物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四时景物皆成趣
摩登基调
定好生活基调
电影《三个白痴》中的情绪基调种类
文学作品与数学
百威啤酒超级碗系列温情广告创意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