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2020-12-07李娟
李 娟
中小学教育人员需要考虑国家社会家长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教育部下发的文件要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还需要发现音乐教学工作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起到的突出作用,为了提升音乐教学水平,不仅需要整合音乐教材内容,还需要引入民族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地域文化内涵,完成教育文化传递工作。在现代教育改革高速运行的背景下,需要以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推手,并在音乐文化宣讲期间,完成文化传承工作,以下将分析山西民歌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完成教育文化传递任务
中小学音乐教学运行期间,需要明确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的作用,还需要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教育工作内容,并考虑学生在当前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方法,确保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可以按照学流程顺利开展,让学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基地。
(一)教育工作要点
我国教育工作过于关注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程度不够,导致学生能力培养,严重丝毫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提出解决建议,并考虑学生在当前阶段生长规律需要,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并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域在发展期间均遗留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资源,山西民歌走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是中小学的音乐教职人员按照新课标要求,顺利推展教学工作的良好方式。山西民歌发展历史悠久,可以从山西民歌观看到山西发展历程,了解文化变迁形势,山西民歌是当地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取材于日常生活,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山西民歌表现内容。目前,掌握的版本中山西民歌可以反映历史人物、社会生活、革命斗争,不仅如此山西民歌又可以分为套曲、小调、号子等多种形式,山西民歌反映的内容居多,题材选取宽广,又可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细致划分。
(二)音乐教育引入山西民歌的必要性
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明确艺术表现形式,还应该了解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需要在教学期间大力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满足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还可以完成传统文化传承任务。山西民歌作为地方劳动群众智慧结晶,在表现方面具备生动的特征,并且企业题材内容宽广,兼具地方特色,将其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比如,教师应用河曲、山曲开展教学工作,河曲、山曲在表现方面极具地域特色,且曲调舒缓,拥有何取特色,采用小调的形式,可以提升民歌表现效果,教师将其引入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学习音乐课程内容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我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民收入日渐提升,大众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此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下降,为了响应国家对文化传承提出的要求,中小学教育人员需要借助教学优势,考虑地方文化遗留内容,将地方传统文化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做教学内容,还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发现我国文化的闪光点,完成新时期文化自信工作。但是将山西民歌引入音乐课程体系中,必须加强地方音乐教育资源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程度,并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及时处理音乐教学出现的问题,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利用音乐课程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意义非凡。
二、丰富音乐课程资源内容
音乐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保证总体成本在预算水平下,还可以借助地方文化积极开展教育工作,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应用于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可以丰富音乐课程内容,还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熏陶下形成民族文化自信,这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而言意义重大。以下将根据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结合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积极开展现代教学工作。
(一)创新教学方式
山西民歌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后,需要由音乐教师大力挖掘山西民歌音乐元素,将其引入现代音乐教学中,山西民歌内容众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均具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结合教材内容,学生所处年龄段等因素引入保德、河曲、偏关等多种类型的民歌。不仅如此,山西民歌不同题材其表现形式不同,有的雄浑悲壮、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明快泼辣、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柔媚、缠绵。山西民歌表现形式多样,在其发展期间根据农民实际生活,融入生活元素,使民歌在情感抒发方面具备浓烈的感情色彩。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整合,学校内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明确教学程序,动态追踪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发现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以及地方资源应用力度,开发地区文化特色。
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了解山西民歌在音乐旋律形态方面的表现,还可以使用调性色彩,对音乐内容进行统编,运用山西民歌丰富音乐课程内容,使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山西民歌,将其与教材音乐元素相结合,创设新型教育模式,提升音乐课程资源利用率,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中小学音乐教师将山西民歌,作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展教育工作,灵活地选择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形成艺术鉴赏能力,并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借助山西民歌内在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应用山西民歌开展教育工作,还需要结合时代特征,灵活的引用山西民歌,并根据现代元素以及教育要求,对民革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旋律方面引入现代元素,提升山西民歌在表现方面的时代性以及教育性,在不破坏山西民歌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改变歌曲节奏,对曲调进行简化处理,使民歌具备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特征,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声部进行合理编制,运用地域元素,更改伴奏模式,选择多声部合唱曲,对企业进行合理编制,在学生合唱期间,使用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的方式,演唱山西民歌,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还可以实施文化传承工作。另外,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提升师生间的互动程度,音乐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课程师生活动比重,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上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发挥教师职能作用,在山西民歌引入音乐课程内容后,需要提升音乐教学工作的教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采用具备极强传染力的民俗歌曲,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山西民歌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才能,使学生乐于结合自身掌握的音乐知识,对歌曲进行再创造,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于学生潜能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均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开发地方资源
在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与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以往由于大众观念落后,对教育事业的理解过于片面,所以将关注点放在大学以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应该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始终,前期培养对孩子能力的形成以及后期品德的形成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中小学教育人员应该发现其所在年段,音乐学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是关注学生考试学科,并没有给予音乐、美术等学科足够的关注,由于教师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对音乐等学科的看法,大部分学生将音乐等学科,作为日常学习的调剂品,所以在课上并没有认真听教师讲课。中小学教师以及学校相关领导,必须在尽快发现音乐等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音乐教学工作,还需要深入研究掌握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文件,其中对音乐的教育价值有具象化的说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音乐可以唤醒学生体内的创造意识,音乐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指示,创新教学方案,挖掘音乐教育潜在的价值,并通过教学工作,突出音乐个性化特征,以音乐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勾起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表现欲望,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所处年龄的生长规律,按照教学流程,适当的引入山西民歌,借助地方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将学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地区民族音乐资源通过长期发展,拥有较深的艺术底蕴,音乐教师可以从山西民歌中,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歌曲,将其作为载体开展音乐教学工作,为学生打造相应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区文化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民族音乐学习期间,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形成较强的艺术感知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将地区民族音乐资源,活用于教学过程中,我国教育标准文件对地方课程开发做出明确的指示,在教学期间应用地区文化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占文先生主编的左权民歌,便引入校本教材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民歌进行统编整改时,需要与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下达的要求,考虑学生当前阶段对新知识的承受能力,合理引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音乐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及传承民间音乐的时代任务,统筹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左权民歌进入课堂只是地方民族音乐资源融入音乐教学中的起点,相信随着教育工作的推进,还会有更多民族音乐资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丰富教学资源。
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当前阶段,需要按照教育部对音乐教学给出的要求,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借助民族音乐文化,推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工作。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借助山西民歌,加强学出情感体验,抓住塑造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黄金时间,借助山西民歌利用多种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情感疏导,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认知,还需要通过情感投入,使学生可以产生共鸣。
借助山西民歌内的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形成审美意趣,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思想,采用学科综合的方式,整合音乐与不同领域的文化,加强文化融合程度,并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抓手,借助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将音乐与戏剧、影视等艺术进行融合,或是将音乐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但是学科间的融合需要分清主次,将音乐作为主体,发挥音乐在情感体验方面的突出优势,从而借助学科融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可以了解事物间的联系,以音乐作为情感迁移的载体,提升音乐教育效果。
除此之外,应用山西民歌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文化价值导向,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美国音乐教育学家曾经对教育工作进行深度研究,发现采用音乐传递文化,可以通过情感指引,快速完成文化传递工作。美国文学家黑格尔也曾说过,音乐是陶冶人精神的艺术,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大力挖掘音乐文化中的价值,并通过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全方面发展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另外,还需要提炼山西民歌的音乐价值,山西民歌中拥有非常多的文化元素,这与山西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有一定关联,从山西民歌中可以间接的反应出山西地方大众的生活方式、风土地貌文化,教师应该利用山西民歌中物质民族,将其作为教学元素,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山西民歌传递的情感,加深其对地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并在形成良好感知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将山西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到极限。
结 语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需要考虑教育要求,整合地方资源,将山西民歌引入音乐课堂体系,挖掘山西民歌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元素,积极开展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将山西民歌引入音乐课程体系后,借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展个性化教学工作,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提升音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