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承中的鹿寨平山山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与传播
2020-12-07臧佳莉李肖一
臧佳莉 / 李肖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民族文化的不断流传象征着一个国家在向前发展的道路上永不停止的步伐,鹿寨平山山歌到今天已经有1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富含丰厚的民族文化韵味,对于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优越性。文章从鹿寨平山山歌在传承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出发,解读鹿寨平山山歌在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具有的融合性,并提出鹿寨平山山歌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
一、鹿寨平山山歌在传承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鹿寨位于广西省柳州市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有“桂中宝地”之称。那里文艺气息浓厚,在艺术创作方面可谓“百家争鸣”,其中山歌在鹿寨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鹿寨也有着“广西山歌之乡”的称号。鹿寨平山山歌最早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第一代歌手张老溜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市开始流传,经由鹿寨县的平山、中渡等地域传播开来,因其饱含浓厚并悠久的民族文化底蕴,在2007 年和2016 年分别被评为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然而,如今拥有一千多年历史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山山歌,目前却面临着生存难、发展难的种种压力,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对其保护及传承,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销声匿迹的危险,也将意味着如此原始、传统的壮族平山山歌将永远销声匿迹。因此,在这种面临重重困境的现状下,将鹿寨平山山歌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相结合而发展,既能延续平山山歌的生命线,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传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山歌能够紧随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得到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发展。
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民族向前更好发展的导向与准则,是在前进的路上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的明灯与警钟,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党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于中华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仍需依靠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涵养与传播。平山山歌是在中华民族的创造与积累下产生的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奋斗、努力拼搏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将平山山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将平山山歌所体现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使鹿寨平山山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创造出源于民族文化又高于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观。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本地的山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鹿寨平山山歌既要不断传承与发展,还要尽可能的担负起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在平山山歌的涵养与传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更积极地影响到壮族人民的生活与思想,起到潜移默化地精神渗透作用,并且平山山歌也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润下愈发顽强的成长并壮大。
二、鹿寨平山山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融合性
鹿寨平山山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着很好的融合性,因而在平山山歌的内容中也能发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契合的地方。1987 年,鹿寨县为了抢救和保留这笔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这优异的民族文化传统,编辑出版了《鹿寨县歌谣集》,据其所记载的鹿寨平山山歌题材广泛,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曲目,如劳动歌、时政歌以及生活歌等。从中发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鹿寨平山山歌中就已经能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契合的地方,例如采录于1985 年的《富民政策是源头》中唱到“富民政策是源头,幸福河里水长流;千家万户争致富,好比端阳赛龙舟。”这一山歌中的内容正是体现了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国家层面的“富强”这一内涵,山歌倡导人们紧跟政府的富民政策,呼吁家家户户争致富。“自人类产生以来,摆脱物质匮乏,不断创造、积累物质财富就成为社会主体的生存所需和基本追求。社会个体如此,民族、国家亦如此。”[2]
再如《恶霸地主你莫嚣》中:“不是我们命里穷,只因地主剥削凶,敲诈勒索高利贷,吃人算盘挂在胸。恶霸地主你莫嚣,五大财产你要交,斗你不倒继续斗,砍柴不断不丢刀。恶霸地主莫嚣张,斗你不垮不收场,睁开双眼看一看,如今世界我们当”,歌词体现出人们在早期就已经运用了山歌的形式来呼吁“人人平等”,内容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社会层面的“平等”这一内涵相契合。在社会上生活的每一个人对于社会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社会也需要去确保每个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同等的尊重与照顾,将“平等”这一内涵融于山歌中,也使人们更好的吸收这一内涵的意义。
平山山歌中还有体现出个人层面中“爱国”这一内涵的山歌,例如采录于1951 年的《抗美援朝保家乡》:“扛枪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乡;抗美援朝上前线,打败美国野心狼。”从山歌内容上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以及想要守护国家的强烈感情。中华民族在这艰苦的道路上一路走来汲取到了非常多的实践性经验,爱国主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国家的强大需要我们的贡献与支持,国家的美好未来应由我们所有人来共同建立,在山歌中倡导爱国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将其烙印在人们心中。
由此可见,壮族人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山歌就已经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涵孕育其中,因此平山山歌的题材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具有高度的融合性。
三、鹿寨平山山歌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
平山山歌是鹿寨人民在一千多年来不断地努力传承并发展而来的,是每一代壮族人民共同凝结的智慧结晶,其朴实的音乐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真挚的演唱,这些品质都在积极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众多学者受困于民族语言、文字、风俗等障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鹿寨文化结合起来存在诸多困难,而平山山歌具有传播途径广泛、群众基础庞大、传播载体稳定的优越性,也有着聚集性、组织性、自觉性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在语言上的独特优势
语言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平山山歌中所特有的方言是其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要使用贴近传播客体的话语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要注重语言的亲和力、对话的平等性、受众的接受能力,要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实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要素。”[3]目前来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使用的是汉语言文字以及普通话,这在汉族聚居地区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时却遭遇着重重困境。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是本地文化的一种标志,当地人民在用方言进行交流的同时,在心理上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中国地大物博,各个省份都在发展中形成了属于自己地区的方言文化,并且省内的市、县也都有着不同且特色的沟通方言,以鹿寨县的一首山歌《郑小谷官壮半词歌》为例,“走到长街里每解,鱼崽炒酸大里来,但得须些哽底篓,何必拘拘哽诺外。”[4]山歌中的每一句歌词都包含有一种鹿寨方言:“里每解”是没有荤菜卖之意;“大里来”中的“大”字读音为“代”,“来”字读上声,意为很好吃;“哽底篓”即吃点酒;“哽诺外”中的“外”字读上声,意为吃牛肉。仅从这首短短的山歌中就强烈感受到了方言的独特性,那么在当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以在当地流传久远的平山山歌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与其契合在一起,运用方言进行山歌传唱,这样更能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使当地人们在创作、演唱以及欣赏平山山歌时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增强鹿寨人民用山歌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发性,潜移默化地使鹿寨人民从心里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今后更加自觉地实践并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在传承上的独特优势
鹿寨平山山歌由于历史悠久,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相对传统而经典的传承方式,因此在新时代也成为了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先天”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家族传承,平山镇在鹿寨可以说是“山歌窝”,是个非常有名的山歌之乡。在平山镇众多人口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能够随口唱出山歌,而这种文化氛围,其实是受到平山当地家族传承方式的影响。平山山歌没有像如今的专业院校,没有专门的声乐教师教授演唱,更没有一系列的相关书籍供给学习,大多数平山人民都是深受浓郁的山歌文化影响,即家家户户唱山歌,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父姑姑等都会唱山歌,一出生就长在“山歌窝”,活在“山歌窝”,从小耳濡目染。歌王李语松老师的叔父就是当地有名的歌师,李老师深受其叔父的影响,跟随叔父讨教山歌理论,学习山歌演唱,并经常参与对歌现场进行观摩“实习”,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代“平山山歌王”。[5]
其次是师徒传授,在旧时,由于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等方面并不发达,并没有像如今一样有着多种多样获取自身所需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当时的歌手们没有好的条件且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通过拜师学艺,师傅一句一句的教唱,徒弟一点一滴的积累。徒弟学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师参加“打擂台”,长期积累得到丰富经验后,这些歌手往往也会成为新一代的歌王或歌师,进而也会有徒弟向这些新的歌王投师求学,平山山歌就这样历经师传徒,徒成师,师再传徒的方式不断传承下来。
最后是竞赛刺激,鹿寨县造就了数批的山歌王,人们想亲临“打擂台”现场并听到平山山歌,不用等到每年的“三月三”或节庆日,而是到每次的“圩”日子走走看看就会发现,那里聚集着爱唱山歌的人们。山歌对唱,你问我答,比比谁的嗓音好,谁的出自快,谁的积累多,谁是名副其实的“山歌王”。平山山歌最年轻的“山歌王”,19 岁的韦德运就是在这种竞赛中崭露头角,据悉,老歌王在与其进行比拼时经常多次为难他,而韦德运在面对刁钻野蛮的老歌王时也丝毫不惧怕,并且对答如流,一点都不像刚初出茅庐的孩子,老歌王在被震惊之后也因此甘拜下风,就这样,韦德运最终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山歌王”。平山山歌这些传统而经典的传承方式为其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途径,因此要利用好平山山歌传承与发展的独特优势,使壮族地区的人民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更深的认同和支持,让平山山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共同的成长下一起得到更久的延续与流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流传中产生的重要成果,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涵养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下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期望。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鹿寨平山山歌,要与时代同步,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鹿寨平山山歌的结合成为时代进步的新鲜活力,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鹿寨平山山歌共同带来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