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路径探讨

2020-12-06冯绍君苏敬杰梁戈里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院校培养路径

冯绍君 苏敬杰 梁戈里

【摘 要】本文对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創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路径:以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以平台促实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和创新创业精神;以比赛促学习,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师资促发展,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以激励促创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关键词】艺术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184-0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求学、个人发展、创新创业方面比一般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体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的理念,又能够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调查分析为基础,探索发展型视阈下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路径。

一、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以微信平台为载体,面向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需求程度、面临困难以及对创新创业指导的期望等。调查共回收问卷1637份,其中男生438人,女生1199人;大一学生419人,大二学生352人,大三学生410人,大四学生384人,研究生72人;户籍所在地为乡镇级及以下的学生人数1057人。

(一)创新创业需求调研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创新创业必要性的认识。调查发现,64.81%的学生认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非常有必要;51.62%的学生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认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的影响;29.02%的学生最希望毕业后的去向是自主创业或者和他人共同创业;24.07%的学生表示打算创业。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持认同的态度,四分之一的学生有创业意愿。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创新创业阻碍因素的认识。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阻碍排在前几位的是:经验和社会关系缺乏(90.47%)、资金缺乏(89.68%)、知识技术不足(78.68%)、面对风险心理承受力不足(52.9%)。因此,心理素质是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主观因素。

3.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乃至行动影响最大的学校行为。调查发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乃至行动影响最大的学校行为包括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8.95%)、校友创业经验分享(50.82%)、创业培训与讲座(44.41%)。调查数据表明,理论结合实际的项目、经验分享及讲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乃至行动影响最大。

4.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需求。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提升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需求为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86.13%)、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67.93%)、学校开设更多创新创业的课程(62.13%)。由此不难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能力提升最大的需求在于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广西艺术学院毕业生自主创业总体情况

2013—2015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的麦可思认证数据显示,广西艺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期自主创业比例为16.7%,与学校2014届毕业中期、2013届毕业中期(分别为16.8%、16.2%)均基本持平,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2014届中期(4.5%)高12.2个百分点。因此,广西艺术学院毕业生中自主创业比例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其中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约占四分之一。

二、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符合艺术类学生一般个性特征。艺术类大学生大多个性特征鲜明、自我表现欲较强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一参与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创业意愿。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县级以下的地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大中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选择。对于个性张扬、不爱受约束的艺术类学生而言,开设个人工作室、“走穴”、举办考前培训班、出售个人书画作品等灵活就业方式成为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选择,这既符合个人意愿,又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2.创新创业项目普遍与专业相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拥有一技之长。在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依托专业优势开办如舞蹈培训班、声乐培训班、美术辅导班等。学生因自身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有更多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以专业优势作为软实力创新创业,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

3.创新创业项目周期相对较短。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创新创业的领域多为第三产业,即文化创意类或者艺术教育类项目,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如动漫、艺术设计、表演、雕塑等方面。相比传统的创业项目,这类项目的前期投入成本相对比较小,创新创业的产出周期相对比较短。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面临资金链相对短缺的现实问题,成本小、周期短的创新创业项目是其最佳的选择。

(二)劣势分析

1.学校课程设置因素。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以艺术类专业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会计课程、市场营销课程、法律课程等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比较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财务知识、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略显不足。

2.家庭因素。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县级以下的乡镇,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学费相对较高,每个家庭供孩子读书负担很重,无力筹措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所需的资金,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网络相对缺乏,难以有更多的帮助支持。

3.自身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但往往由于经济困难,自身承受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自卑,加之中学时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大学期间专业成绩一般,承受着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三、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以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

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业指导课程、专业指导服务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相结合。根据2013—2015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的麦可思认证数据,有55%的广西艺术学院2013—2015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因此,广西艺术学院应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更好地结合艺术院校专业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广西艺术学院的办学重点是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构建一个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以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教学、创作、实践良性互动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此外,针对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短板,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业运作等课程,形成学科的互补优势,融入实操过程式教学模式,增强艺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技能。

(二)以平台促实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和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要增加投入和改善学校软硬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交流实践平台。根据2013—2015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的麦可思认证数据,60%的广西艺术学院2013—2015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因此,学校应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2019年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暨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挂牌成立,依托校内外资源优势,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和创新创业的精神。勤工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广西艺术学院教职工子弟“少年之家”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每年暑假均聘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担任小教师,为教职工子弟开设国画、书法、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国学等辅导,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平台,而且提升了贫困学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以比赛促学习,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艺术类专业属于实践应用比较强的专业,而创新是文化创意类产业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赛和项目既能促进学习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又能深化专业素养。从2009年至今,广西艺术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实践营、创意集市等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学校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吸引众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艺市集”和“创意市集”活动开展多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和销售手工艺品,并开通“网上微店”,学以致用,深受师生好评。学校每年也从助困资助经费划拨专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研究生创新项目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选送的《福桂工程·融媒体·新发展》贫困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广西2019年“筑梦助飞  创新广西”贫困大学生创业支持大赛银奖。

(四)以师资促发展,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求是“双师型”: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高校教师一般缺乏企业的实战经验,因而应积极扩充校外导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优秀企业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创业成功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验做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以加大学校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本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广西艺术学院聘请南宁市女企业家协会的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回校举办“创客学堂”分享经验;依托学校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师资优势,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带领学生团队进行专业指导;与广西人才市场密切合作选送辅导员参加创业指导课程培训。

(五)以激励促创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在物质需求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能够在精神上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广西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获得立项审批通过之后,根据项目的立项等级均有不同的经费支持。同时,学校对自主创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双重奖励,凡是毕业当年取得营业执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7000元/人的奖励金额,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

当代大学生是创新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创新就有潜力,创业就有动力。在当前创新创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之时,高等艺术院校要把握机遇,积极拓展学生资助工作内涵,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助力国家脱贫攻坚。

【参考文献】

[1]张雁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J].教育与職业,2020(1).

[2]王佳卉.浅析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传播力研究,2019(8).

[3]王康.发展性资助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双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

[4]陆燕.基于精准扶持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7).

[5]付娟.以资助体系健全为导向的贫困生创业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艺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发展型资助视域下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2018JGY47)

【作者简介】冯绍君(1980—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法学硕士,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院校培养路径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