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020-12-06董常亮陈丽金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董常亮 陈丽金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从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义出发,提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路径: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场景化创设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共同实施人才战略;举办各种职业技能竞赛。

【关键词】高职管理类 综合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177-03

1999年,教育部正式下发文件,首次提到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需要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本着对个人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整合的能力,它涵盖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革命不断出现,社会需要大量技能型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因此,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为经营服务类企业,包括连锁百货、服装零售企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房地产销售企业、商贸服务类公司、旅游服务业等。主要就业部门为门店运营、餐饮服务、客户服务、行政部,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和产品管理部门,营销策划、客户服务、市场推广部门,以及渠道开发、产品销售、行政管理、网络推广等部门。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其需要的能力如表1所示。根据管理类专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了解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编制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相应的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场景化创设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以浏览各种新闻,接受各种信息,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网络社交时代的信息载体,包括从文字到声音、图像视频、抖音短视频等,具有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传统的环境下,人们的交流方式、信息接收等行为比较单一和简单化,但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信息收集和鉴别取舍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比如在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市场调查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文献调查服装、房地产、酒店、快消品、餐饮等不同行业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以及该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学生采用小组座谈会法对收集的资料讨论、总结,最后派一名代表汇报结果,同时利用云课堂提交小组的报告。也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五一劳动节开展活动时,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来推广某一产品,通过活动的策划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或产品的形象,结合当地城市特色文化,利用好KOL(關键人物)在传播中的推广作用,制造话题并影响其粉丝群体,发挥口碑优势,在朋友圈广泛铺开。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参与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管理类学生的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实践性,可利用情境创设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的能力,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经济与管理系的市场营销专业以及商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实践教学有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其中,课外实践教学采取“三步走”战略:大一开展专业认识实习和素质拓展训练;大二进行专项实训,其中包括创新创业实训和调研实训;大三开展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带着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任务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有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训和实习的任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工作场景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的主题,由指导教师指导他们完成相应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任务。课内的实践教学是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分组完成,通过反复的项目化拓展训练,培养管理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案撰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领导力和执行力。

四、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企业文化、人才需求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每年都要赴合作的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每个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根据教学标准制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培养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真正实现“零距离”培养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项目中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

五、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共同实施人才战略

我国已经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即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这一定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决定了高职教育与普通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符合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知识和综合技能。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形式,其中推行现代学徒制就是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训练的岗位缺乏真实性等问题。事实证明,现代学徒制的成立是一种有效利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承担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于2006年起与国家5A级国有物流企业风神物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办学,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10年订单班的基础上,2017年校企联合成立创新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风神物流学院”,2018年实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试点班。2016年起与国内最大体育品牌安踏集团广西分公司开设商务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专业的管培班,2018年校企联合创新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安踏商学院”,2018年实施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试点班等。目前风神物流和安踏商学院现代学徒制班级采用边工作边学习的形式,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同时也具有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既有校内教师指导,也有企业师傅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学徒制班级学生。学生通过这种学徒制身份的学习,其综合职业能力比非学徒制班级好多了。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享受企业最好的资源,在企业实训期间可以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换,通过实习体验,能够感受到社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融合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六、举办各种职业技能竞赛

举办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它已经广泛纳入学校参加“双高”评选的重要指标。同时,很多高职学生对技能竞赛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普遍认为通过参加比赛可以增强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能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来,该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每年都要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其中市场营销专业通过启航营销与策划协会这一组织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娃哈哈创业营销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赛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不同的专业,且人数较多。在大赛中既有实践性的销售比赛,也有书面的方案制作,后续环节还有PPT展示和答辩。答辩环節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做评委,他们能从企业的角度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参加比赛能增长知识,与企业人员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同时体验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这样会促使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实战型的大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还能多方位、多层次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来促成。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该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创设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亚军.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7(30).

[2]姚玲.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J].大视野,2019(2).

[3]董常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策略[J].广西教育,2018(12).

[4]熊爱珍,吴少锋,田玲,等.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XGZJG2019B030);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科研项目(桂工业院教〔2019〕15号)“基于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高职管理类专业群行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董常亮(1975— ),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营销战略管理;陈丽金(196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分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