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视阈的职业院校基层党支部育人作用探讨

2020-12-06陈明立刘启强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三全育人产教融合

陈明立 刘启强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院校党支部重教学工作轻党建工作、重知识传授轻思想育人、党支部建设规范化程度不够、育人形式单一、党建带团建作用被忽视等问题,基于“三全育人”视阈,提出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基层党支部育人作用的措施: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发挥党支部党性教育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支部实践平台作用;以党建促团建,发挥党支部凝聚师生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职工模范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确保产教融合育人效果。

【关键词】三全育人 职业院校 基层党支部 育人作用  党建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39-02

2014年,教育部印發《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先行。但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片面强调学生技能发展,却忽视品德培养,导致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工作态度,难以就业并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育人中的作用,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

一、“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明确了育人的施教者范畴,“全员”广义上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学生五位一体的教育主体,具体到学校则是所有教职工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全过程育人,指出了育人的时间维度,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生活、学习、素质拓展、实习实践等过程中,育人工作要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从空间维度丰富了育人的内涵,强调通过课堂、实践、文化、竞赛、管理、服务以及线上线下等多种载体和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职业院校党支部育人存在的问题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基层延伸,党支部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党支部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但是,职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还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基层党支部尚缺乏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探索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重教学工作轻党建工作。部分职业院校重教学轻党建,党建工作多以会议、文件形式落实,缺乏落实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实际行动。甚至有些院系将党建和教学割裂,院系党委书记只负责党建,行政负责人只负责教学活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没有党建对办学质量的引领和保障,人才培养是不完整的。

(二)重知识传授轻思想育人。部分教师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认识不够,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指导,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特别是在产教融合办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学生长期在校外实习,很多企业没有党支部或不重视党建工作,而学校党组织教育管理也因空间隔离而缺位,导致实习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长时间缺位。

(三)党支部建设规范化程度不够。基层党支部建设不规范,表现为“三会一课”不注重质量,党员发展程序不严格,谈心谈话、党员评议流于形式,甚至个别支部通过摆拍照片等形式落实上级党组织精神的传达学习要求。这些不严格、不严肃甚至弄虚作假的政治生活影响党的形象和权威,对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不利。

(四)党支部育人形式单一。部分职业院校不重视党建,导致组织生活较为涣散,内容单调,对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不足,造成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低,没有充分发挥出党支部特别是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凝聚和教育作用。

(五)党建带团建作用被忽视。职业院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往往被忽视,表现为党组织与团组织缺乏沟通联系;基层党支部只注重自身建设,对团工作的指导和关注不足;团组织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够;缺乏群团联系机制,团工作与党建工作没有同步研究、同步部署,没有发挥出党建与团建协同育人的效果,对广大党员和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足。

三、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基层党支部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汇聚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意味着在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中,基层党支部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这为党支部如何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一)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发挥党支部党性教育作用。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强调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领会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高校党支部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师生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好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深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爱国情怀。

(二)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支部实践平台作用。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学校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实习实践,通过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和强化,真正转化为个人专业技能。因此,职业院校党支部在开展党建活动中,要结合专业特点、课程需要,创新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建活动与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让党建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了解体验社情民意的鲜活平台,丰富党建活动的内涵和实效,这样才能贴近师生、凝聚师生,实现以党建促进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不断拓展党支部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三)以党建促团建,发挥党支部凝聚师生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团组织发展、为党培养教育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基层党支部要加强与团组织的互动,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广泛听取团员的意见建议,联合团组织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微党课”、“我和祖国合个影”、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对学生干部、团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影响并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四)加強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职工模范作用。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也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有力保证。党支部特别是教工党支部,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中心,发挥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和谈心谈话发挥监督作用,通过树立典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党员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三全育人”的优秀实施者。

(五)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确保产教融合育人效果。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长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实践,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形势,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细胞,作为党联系社会和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联系和动员企业,通过组织共建、活动互联等方式和企业共同发力,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把学生在校成绩和企业实习表现结合起来,把学生党员在校考核和企业群众评价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实现实习期间学生党性、技能和专业教育的统一,让产教融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又“红”又“专”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更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Z].2014-03-30.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号)[Z].2017-08-02.

[3]梁伟,马俊,梅旭成.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

[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2-13.

[5]陈文倩,刘畅.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以首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教研室党支部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2).

[6]时小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建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1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2014MSZ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明立(1985— ),女,汉族,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务工作者;刘启强(1980— ),男,通讯作者,山东成武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基层党支部三全育人产教融合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浅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如何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