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叠加机制的国家演化

2020-12-06李立杨亚星

党政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徐勇建构机制

李立 杨亚星

〔摘要〕《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第二卷)是徐勇教授近期出版的国家研究系列书籍。这一研究接续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对中国国家演化的问题做了深刻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该书矫正了以往国家建构研究之中假借简单机制以偏概全的方法论,转向宏观结构中社会关系的叠加机制,通过多组因果关系链条探讨中国国家建构的机理。在理论建构上,该书一是强调回归马克思主义等经典理论,在中国历史图景中挖掘通则性的机制,从而解释更大的国家与社会变迁现象;二是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中国案例中的政治图景加以联动性解读,强调“血缘-地缘关系”解释变量在不同时空脉络背后发挥的预测性效应,理论上支持了国家建构中关系叠加机制的解释力。本文在结论部分对该书提出了若干商榷:行动者与事件在结构变迁中的能动性、文化与意识形态作为策略性框架的操作方法以及帝国时代的多元异质性。

〔关键词〕关系叠加机制;国家建构;血缘-地缘关系;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0)06-0089-09

一、引言

中国国家演化是从历史与传统中一脉长流的。《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中国的国家建构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独特历史情境,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进程中观察制度变迁的总体进路,有利于帮助我们梳理历史事件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中更迭的宏大命题。由此出发,近十年来诞生了一系列历史比较研究视野下有关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作品,其中尤为关注国家建构、官僚体制、社会结构等宏观变量。〔2〕这些作品表达了对政治转型与社会变迁背后制度性动因的关切,也能窥测作者们在处理结构能动性不足问题的努力,他们从支配形式、国家自主性、合法性基础等核心观点出发,试图统筹结构与能动这一对矛盾,在结合中国历史脉络的同时认识中国国家演化的独特路径。

面对这一独特路径,徐勇教授在《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以下简称“徐著”)中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一研究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与韦伯等经典学说中面向结构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关切,对中国国家建构的问题做了深刻的再探讨。该书拟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家与制度的产生存在哪些内在逻辑与基本逻辑;二是复杂与复现发生的政治现象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者互不关联的一堆碎片,还是因内在结构性条件所限而有其必然性。这两个核心问题,也是当代社会科学家们“所想为而所不能为”的难题。

对于第一问,徐勇教授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①的总和,关系对国家具有支配性意义,并构成国家演进背后的决定性因素。〔3〕由于社会关系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拓展与叠加不仅导致了国家这一组织形态的产生,还决定了国家状态的演进与变迁。〔4〕对于早期国家而言,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成为了一组最为重要的关系叠加机制。这一模式滥觞于夏商远古时代。由于战争与农业驱动的理性化过程,促进了一系列的宗制安排和政治设计与调整,直至春秋战国时代传统血缘联结的王制国家向地域联结的国家转型,大体形成血缘-地域关系中的帝制国家。〔5〕对于第二问,徐勇教授在《关系中的国家:第二卷》中考察了社会关系中治人者、统治班子与治于人者等接续宏观与微观的诸多变量,并认为历史依次出现的社会关系不是简单的断裂与重建,而是长期延续且不断叠加,由此造成制度的重叠式变迁与政治现象的反复性出现。〔6〕

本文在解读《关系中的国家》的同时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该书在方法论的建构上有何重大贡献?第二,该书在理论建构上又有何独树一帜之处?如何与前人研究成果对话?如何与历史研究对话?如何解答中国“大历史”中制度变迁的重大问题?结论部分,本文对该书核心概念尝试提出了若干商榷,如何沿袭该书提出的关系叠加机制继续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化做进一步探索。

二、制度结构之中的社会关系叠加机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有从普遍性理论(general theory)向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②转轨的趋势。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反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普遍性理论远离为可观察到的文化和社会世界提供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强调在特定社会与政治结构中找到解释现象产生的机制。〔7〕延续至今,中层理论已经成為美国社会科学建构理论的主导方法。

那时,在中层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国家建构、国家演进、制度变迁的成果,例如:巴林顿·摩尔(Barrington Moore)《专制与民主的起源》〔8〕;西达·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国家与社会革命:法国、俄国、中国的比较分析》〔9〕;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宫廷社会》〔10〕;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强制与资本:公元990-1990年的欧洲国家建构》〔11〕;罗格·古尔德(Roger Gould)《叛乱认同:1848年至巴黎公社时期的阶级、社群和反抗》〔12〕。这些研究强调在一定的结构或环境之中展开,得到的机制或结论也受限于特定的背景之中。郦菁曾指出西方公民社会中机制与结构的出入。另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man)提出了一个机制,社会组织为公民提供了可替代性的公共服务,所以在社区中社会组织平衡了国家权力,使得国家权力更难触及公民。〔13〕然而,在另外一名著名政治学者迪兰·拉里(Dylan Riley)的研究中,社会组织大范围存在于1930年代的意大利,但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的影响,社会组织不仅没有阻碍国家权力的渗透,反而助长了国家与社会的联系。〔14〕在这个例子中,两个学者的经验研究对象虽然都为西方世界的社会组织,但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足以说明,一定的机制只能在限制严苛的背景(scope of condition)中才能具有解释力,一旦“出圈”迈向多元复杂的结构,中层理论视角下简单机制的解释就倍感乏力。或许只有寻找复杂或叠加的相关机制,才能捋顺社会科学研究之中背景或结构之中的多重路径。

在面临这种中层理论解释困境的背景下,《关系中的国家》因此在方法论上更加彰显出重大意义。徐著矫正了以往国家建构研究中的中层理论与简单机制以偏概全谬误,转向宏观结构中社会关系的叠加机制,通过多组因果关系链条探讨国家建构的机理。正如徐勇教授所言:“在世界文明与国家进程中,中国是在原点上不断扩展,自我演化,并与外部形成互动的大规模国家。”〔15〕徐著的机制研究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结构之上,这种机制就是社会关系,而诸多不同维度的社会关系则通过相互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的复杂机制——“关系叠加”。其他如战争后勤与农业耕作促进国家理论化等相关机制与关系叠加机制一起,构成了一套建立在中国“大历史”背景之上的因果关系链。

可以援引徐著一部分展开,以往国家建构理论的主要流派专注于资本和强制作为国家形成中的解释性因素的研究,探讨了最初由潜在统治者支配的金钱、枪支和人力的混合以及统治者、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战略互动如何解释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统治者为了克服代理问题并建立有效国家机构的结果。在这种状态形成的维度中,等级联系是由精英和其他主体所授予的资源以及针对其资源枯竭威胁构成的,这显然是一种欧洲的历史状态。〔16〕但在徐著中,战争驱动理性化的路径不仅存在于与欧洲国家不同的国家机构与制度(宗法制度、家国一体、礼乐等级等),还在于对中国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特有社会关系的重构。例如,在氏族部落时期战争强化内部(血缘关系)的凝聚力;〔17〕但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长时间、持续性的战争“对血缘关系造成破坏的同时强化了地域关系”,〔18〕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大一统国家开始逐步形成。也就是说,战争后勤作为机制反向促进了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的变迁。

从某种角度出发,本文看到了关系叠加机制在弥补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社会权力来源》与赵鼎新《儒法国家:一个中国历史的新解释》中社会权力理论的可能。因为迈克尔·曼更倾向于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形成军事权力,进而引发战争的正向路径;赵鼎新则认为东周战争驱动政治权力在其他权力(军事权力、经济权力与意识形态权力)中的独大;徐著认为战争驱动社会关系机制,恰好在赵鼎新与迈克尔·曼的基础上构成了一条双向路径。〔19〕

三、国家演化的通则性关系与联动式解读

除了将方法论单独列出探讨,本书另两大亮点分别在于:其一,涉及国家、国家演化与国家建构的理论框架;其二,这一理论框架与历史比较分析相得益彰的互動。

正如列宁强调:国家问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20〕。《关系中的国家》第一个要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做出定义。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掀起了一片关于国家建构与国家能力的讨论,其中有两类主要的进路。一种是将国家看作为各个分支机构、政治精英与组织角逐权力的竞技场(arena),强调国家作为主体具有自主性特征(autonomy),这种路径被称为“结构韦伯主义”路径。〔21〕另一种是将国家视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功能是垄断阶级制定具有约束力的政策,强调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文化霸权功能,这种路径被称为“工具/文化马克思主义”路径。〔22〕面对这一系列文献,《关系中的国家》有所兼顾,但更为出彩的是,徐勇教授强调回归马克思与韦伯的经典文本,总结认为国家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对象,还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吸收了马克思与韦伯两种路径的亮点,亦对后世学者做了批评。〔23〕

徐著的理论架构不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事实的机械还原或将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政治学理论)嵌入冻结时间(freezing time)为方法的史料片段之上,而是在中国历史图景中挖掘通则性的机制,从而解释更大的国家与社会变迁现象。正如徐著中将国家演化赋予了纵向时间性:“无论是作为治理对象的国家,还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国家,都是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形成并发展和演化的” 〔24〕,“国家治理要‘因时而变,不可固守成规;同时也要注意国家成长中的延续性、复杂性与回复性” 〔25〕。纵向时间性在国家演化的维度上“戡定”,为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发展中找到制度变迁因果机制提供了可能,也避免出现所谓“有历史无时间”的问题。〔26〕值得注意的是,“有历史无时间”的问题似乎出现于极大一部分涉及国家建构的美国政治学界历史比较分析研究之中:其中一部分强调通过实验性时间性与密尔比较法(Millian comparative method),必然导致几个对照组因为一系列不同的因果关系导致相类似结果时,使得误导性的概括产生;〔27〕另一部分则不能严格遵守实证研究的标准,事先选择了有限的因变量,使得其解释的适用范围减小〔28〕。

在这一基础上,《关系中的国家》找到了一组能够对标不同代际的中国历史中对国家演化具有“支配性意义”的通则性机制——社会关系。其中主要包括:血缘关系、地域关系、民族关系、全球关系以及生产关系。〔29〕将社会关系的组成或叠加视为国家建构核心机制的研究,徐勇教授尚属首例。国内外相关研究虽然缺乏对社会关系的关注,但却无法埋没社会关系在现代性中的意义。在《社会与经济》中,马克·格兰诺维特主张将“关系”思维作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化框架。他写道,这一转变将对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产生影响,应该按照“关系”的思路重新思考。〔30〕国家在一个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者之间或职位之间获得的关系中得到重塑。可以想象,这种社会关系背景是主要的,因为它赋予了特定个体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说的 “社会力量的量子”。〔31〕埃米尔巴耶尔的成果并非近期一系列呼吁将“社会关系带入国家与政治”的独例,〔32〕这一行动包含了对社会现实主义的更普遍的转向,特别是为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强调社会关系的真实性和结果性带来了新的认识论理解。〔33〕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自然选择、个人理性和决策技巧等因素产生的遗传倾向或心理特征来解释国家的兴起、发展与理性化。社会科学对于属于社会结构的社会关系概念多次迭代,形成包括诸如列维·斯特劳斯、怀特的亲属关系系统;〔34〕盖尔纳、安德森的民族关系;〔35〕米格代尔与国家中心主义的全球关系与地域关系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36〕徐勇教授则从社会关系元理论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抽象概括出与上殊途同归的五种通则性关系。“社会关系意味着两个不同的人由于某一纽带进行联结并发生的联系”,〔37〕个体的各种社会特性或非社会特性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段都必须在关系结构中找到表达。可见,社会关系作为一个通则性机制在纵向时间维度的因果关系提炼中将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在西方,这种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解释所隐含的研究问题在有关国家与政治的议题中遂然中兴。但在中国,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个体和组织如何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互动或呈现?这就必须重视社会关系机制,所以将社会关系作为通则性机制用来解决国家演化的问题必然至关重要。

再看徐勇教授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鲜明的特征:徐著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中国案例中的政治图景加以联动性解读,强调“血缘-地缘关系”解释变量在不同时空脉络背后发挥的预测性效应,理论上支持了国家建构中关系叠加机制的解释力。不难发现徐著中出现的历史比较方法,但我们也看到这种比较方法与传统历史比较方法的差别,“这种(比较)研究更多的是作为参照,而不是简单的比附”。 〔38〕社会科学发展到当代,其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强调因果关系的可预测性与可重复观测性。〔39〕徐勇教授坚持使用历史比较方法的目的在于将其他文明的案例与中国案例作为“参照”,而非“比附”。他通过一个具体的经验案例(中华文明),挖掘社会变迁背后的社会机制(“血缘-地域”关系叠加机制),徐著中的理论框架通过反复的检验与比较,并将这一机制放置在另一个社会情境、国家体系之下检测是否依旧具有其效度与解释力(古希腊、古罗马等),结论显然是积极的。这种通则性关系与联动式解读,恰好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中的国家演化与社会变迁提供了基础。具体体现在:

第一,虽然乔尔·米格代尔(Joel S. Migdal)等政治学者强调现代国家的地域边界在空间性以外还包括社会心理的边界,心理边界由人民情感、激情、忠诚、亲和力、认知和集体记忆等元素组成,这也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40〕但是徐勇明确强调地域关系与血缘关系、民族关系的区别,地域关系超越了血缘组织的边界,将不同的原生于血缘组织的人联结起来形成地域性组织,并因此有了新的管理机构、行政区划和建制,并有效控制其地域。与之相比,徐勇教授将地域边界的空间性单独抽离出来,且视为国家演化进程中重要的机制之一。在前现代时期,中国国家长时间内呈现出一种行政区划、管理机构、国家边界、大一统等地域机制取代血缘性氏族影响的状态,而并非欧洲基于“城市-贸易路线”与“国家-封建采邑”的两种路径。对地域关系定义的明确,是对中国国家建构的溯源性体认。

第二,民族主义并非是现代性的产物,在中国国家建构已经存在。埃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均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社会由静态农业生产转型或发展型工业生产的经济需求。〔41〕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大,各职业间可以相互转换,打破面对面社会小单位之间的隔阂,因此需要形式化的文字和交流工具,有且只有国家的暴力机器有能力和动机承载如此庞大的教育任务。但事实上,中国国家并非如欧美国家有领土中小规模与文化同质化特点,而是在广大领土(地域关系)之上基于一个民族共同体建立(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国家。正如徐勇教授强调“儒家天下观的背后则是血缘关系向地域关系转变的事实结构反映”〔42〕。

第三,结构并非是长期拥有稳定性与决定性的,结构受到关系叠加机制的深刻影响。从蒂利、托马斯·埃特曼到赵鼎新的研究,均或多或少强调结构中哪些机制是如何一再影响结构的,但却忽视了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者在这些机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43〕行动主体如何在结构之中互动,又是怎样推动社会变迁?这些研究均摆脱不了结构还原论的批评,但结构能动性(agency)不足的问题却在同样重视结构的徐著中被迎刃而解。国家和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结构中最重要的机制,无论是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还是民族关系在旧关系的缝隙中生长,这都源于结构之中行动者的能动性。换言之,徐著中有一个很强的“关系-结构”变迁理论。与徐勇教授相似,斯蒂芬妮·穆奇(Stephanie L. Mudge)同样从宏观结构兼顾微观行动者在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出发,探讨瑞典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英国工党和美国民主党为何均在当代政权旁落,她认为中左翼政党的成功取决于他们“赢得、代表和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能力,但是随着经济学的改变,指导左翼政党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左派之所以衰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自身的干预。〔44〕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在徐著中有意谋划的这种通则性关系与联动式解读之內,我们大体看到了中国国家演化与近代西方国家建构之间的深刻差异。将关系叠加机制重新带入到独有的中国历史语境,有助于我们还原中国国家建构的复杂面貌。

四、商榷与讨论

徐勇教授研究方法上接续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比较传统的同时关切宏观结构中社会关系的叠加机制,理论框架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韦伯的结构主义国家理论的蔚然气象,对独特的中国国家建构议题做了深刻的再探讨。《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与第二卷甫一问世,即引发学界广泛讨论。总体来说,这一研究不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还为后人继续探索中国国家建构议题提供了方法、理论与视野等诸多脉络的线索。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需冒昧提出我们与徐著的一些不同看法或见解。综上所述,我们将基于《关系中的国家》与独特的中国国家历史叙事,略谈它们能为当代有关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哪些进路。

首先,行动者在结构变迁中的能动性问题虽然在徐著中已力有兼顾,但是以个体为单位的行动者与转型中的关键事件却似乎少有与谈。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关系对结构产生影响?徐勇教授采用的方法是将行动者理性化或理性人假定处理,例如,商人群体在国家中的活动与地位是这样的:“商人的特性对待权力、天下与利益,无利不起早的他们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巨大的权力面前,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依附性”〔45〕。但是商人若被拆分为诸多个体,设定出这些行动、理念以及政治选择的脚本仍旧是不清晰的。一是结构本体性问题:当代政商关系研究之中,商人所处于的横向关系群体(商人之间的商业同盟、行业协会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和商人与官僚体制的纵向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竞争与替代关系,类似于帕特南强调的纵向社会资本削弱横向社会资本的问题。又如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提到在中国家产官僚制支配形式的条件下,商人与政府呈现为纵向依附状态,而英国的商人结社则在横向市民阶层中更为明显。两者的区别,直接导致了东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异同。〔46〕二是能动性问题:商人是如何通过话语、展演、旁观在宏观结构中与国家互动可能需要同时被考虑。相较之下,同样重视结构与社会关系的艾萨克·里德(Isaac Reed)找到了个体行动者能动性在结构中探讨的可能。在里德的国家建构模型中,潜在国家的代理人响应紧急情况而行动,当公众对这些行动的解释将其特征和有效性分配给潜在国家时,国家就形成了。尤其是公开展演(public performance)可以部分解决国家统治者及其精英盟友之间的能动性问题。〔47〕

其次,在文化與意识形态作为策略性框架(Strategic framing)的操作方法中,徐勇教授倾向于将两者视为一个工具包(tool kit),或是人们理性选择最佳的策略基础,在著名文化政治学家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的文化工具包中我们找到了相似的灵感。〔48〕在对地域-血缘关系中的法家与儒家的论述中,徐勇教授认为在国家形态的大转型之前,总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大讨论,并为未来的国家塑造提供理论支持,继而形成了独尊儒术与法家儒家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49〕徐勇教授成功地探讨了儒家思想如何成为国家建构中的道德主体,并通过道德资源与合法性重塑中华帝国内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如何规训儒家精英,这一探讨与菲利浦·戈尔斯基(Philip S. Gorski)在《规训革命》中探讨新教思想如何规训资本主义精英有异曲同工之妙。〔50〕但是在文化策略框架之下,社会变迁之中的任何话语与符号性行为似乎都成为了统治者的策略,其推理倾向于把成功的国家建构还原为统治者或国家代理人提供的一系列框架,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文化自身能否成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并讨论其在政治结构中产生的作用,在第三代历史社会学中成为“显学”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51〕①

最后,帝国时代的多元异质性似乎也需纳入整体的中国国家演化的研究中来。正如前文所述,关系叠加机制相较于之前提及的诸多国家建构机制具备了更强的解释力与更大的弹性。但在血缘与地缘关系之外,中国国家建构似乎也有其他丰富多元的来源。徐勇教授笔下的关系叠加理论立足将中华放在叙事版图的正中心,继而波卷与消纳其他汇入中国版图内的异质性。但在这一过程中,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多元传统与同质性也在不断迭代与消解,异质性逐渐与多种关系相互捆绑与解绑,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时代特征。例如地缘关系中的草原游牧式的制度安排,血缘关系中的多层性血缘(清代的满汉血缘之分,元代的蒙古、色目、汉人与南人之分)。〔52〕虽然这些异质性实践未能在中国国家演化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但对当时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的沿革产生了一定的调试。

总的来说,《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与第二卷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的同时,也如“击水之石”为当代中国国家演化的历史探索打开了政治学研究的大门。这一部如同及时雨般的著作解决了当代社会科学的两个难题:国家与制度的产生存在哪些内在逻辑与基本逻辑?复杂与复现的政治现象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者互不关联的一堆碎片,还是因内在的条件所限有其必然性?在这一脉络下,笔者不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历史的车轮逐渐从前现代迈入现代后,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如何继续互动并形塑当代国家?血缘关系是否依旧对当代社会留存影响?〔53〕②现代社会中的关系结构是否呈现更为多元的特征?这一结构又是否为当代世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社会变迁正如滚滚长江,不断向前。我们看到了关系叠加机制在中国社会变迁的不同时空脉络背后发挥的预测性效应,期待《关系中的国家》后续卷本的付梓,并为关于中国国家演化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掷地有声的重要理论和“中国学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4-105.

〔2〕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J〕,社会,2017,(3); 渠敬东.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封建与郡县之辨〔J〕.社会,2016,(2); 杨光斌.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2019,(5);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7; 郦菁.历史比较视野中的国家建构——找回结构、多元性并兼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J〕.开放时代,2016,(5);Zhao Dingxin. 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3〕〔4〕〔5〕〔17〕〔18〕〔23〕〔24〕〔25〕〔29〕〔37〕〔38〕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43,39、45,194,56,181,13,17,22,43-46,38,49.

〔6〕〔15〕〔42〕〔45〕〔49〕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二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2,2,87,391,99.

〔7〕Merton Robert.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1968.

〔8〕Moore Barrington, Jr.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London:Penguin Press,1967.

〔9〕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10〕Elias Norbert. The Court Society. New York:Pantheon,1983.

〔11〕Tilly Charles. 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 990-199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Gould Roger. Insurgent Identities:Class, Community and Protest in Paris from 1848 to the Commune. Chicago:Press of Chicago University,1995.

〔13〕Putman Robert.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0.

〔14〕Riley Dylan. Civic Association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Interwar Europe:Italy and Spai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5(5),pp.288-310.

〔16〕Brewer John. The Sinews of Power:War,Money,and the English State,1688-1783.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Tilly Charles. 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 990-199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9〕Mann Michael.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 2,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 States, 1760-1914.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Zhao Dingxin. 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20〕列寧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9、61.

〔21〕Peter B. 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Carruthers Bruce. When is the State Autonomous? Culture,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the State. Sociological Theory, 1994(12),pp.19-44.

〔22〕Miliband. Ralph. The Capitalist State. Reply to Nicos Poulantzas. New Left Review, 1970(3),pp.253-262; Laclau Ernesto and Chantal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New York:Verso,1985.

〔26〕赵鼎新.时间、时间性与智慧——历史社会学的真谛〔J〕.社会学评论,2019,(1).

〔27〕Lieberson Stanley. Small N's and Big Conclusions:An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ing in Comparative Studies Based on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Social Forces,1991.(70),pp.307-320; Lieberson Stanley. More on the Uneasy Case for Using Mill-Type Methods in Small-N Comparative Studies. Social Forces,1994(72),pp.1225-1237; Steinmetz George. Critical Realism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A Review Articl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98,(4),pp.170-186.

〔28〕严飞.历史社会学的第四波思潮:议题与趋势〔J〕.广东社会科学,2019,(3); Stone Lawrence. The Revolution over the Revolution.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92-6-11.

〔30〕〔美〕马克·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M〕.罗家德, 王水雄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31〕Bourdieu Pierre and Loc J.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a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2〕Emirbayer, Mustafa.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7(103),pp.281-317; Donati Pierpaolo. Relational Sociology: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Routledge,2010. White Harrison. Identity and Control. 2nd ed.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徐勇. 中国的国家成长“早熟论”辨析——以关系叠加为视角〔J〕.政治学研究, 2020,(1).

〔33〕Blau Peter.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John Wiley,1964. Emerson Richard M.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2),pp.31–41; Simmel Georg.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edited by Donald N. Levin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71; 徐勇.關系中的国家(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44-46.

〔34〕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New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Levi-Strauss, Claude.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oston:Beacon,1971.

〔35〕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Verso,1991.

〔36〕Migdal Joel. Boundaries and Belonging:States and Societies in the Struggle to Shape Identities and Local Practic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9〕White Harrison. An Anatomy of Kinship:Mathematical Models for Structures of Cumulated Role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63.

〔40〕Migdal Joel. Boundaries and Belonging:States and Societies in the Struggle to Shape Identities and Local Practic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1〕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New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Verso,1991.

〔43〕Ertman Thomas. Birth of the Leviathan: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4〕Mudge Stephanie L. Leftism Reinvented:Western Parties from Socialism to Neoliberal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

〔46〕〔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康乐, 简惠美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6-159.

〔47〕Reed, Isaac Ariail. Performative State-Formation in the Early American Republic.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9(2),pp.334-367.

〔48〕Swidler, Ann.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4),pp.273-286.

〔50〕Gorski Philip. The Disciplinary Revolution:Calvinism and the Rise of the Stat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51〕Sewell, Jr., William H.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52〕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3〕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13,(3).

【责任编辑:朱凤霞】

猜你喜欢

徐勇建构机制
研究生科研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探讨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皮革机制
情动百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