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
2020-12-06陈俊天
陈俊天
〔摘要〕中共百年巍然屹立,在于实践探索不停、理论创新不止。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主题上的集成、在时代上的发展。这些理论成果虽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均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革命主题转向建设主题的重大变化,体现了建设主题从发展道路到发展主体到发展方式的不断深化,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勇于创新勇担使命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0)06-0051-07
百年中共能够经受各种风浪考验、永葆青春活力,主要在于实践探索不停、理论创新不止。世界上的伟大理论创新都是在回应和解答社会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应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不同问题,凝练创新理论主题成果,发挥理论核心要义,探索出来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1〕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来看,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主题上的集成、在时代上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维度来看,这些理论成果准确认识并科学解答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魅力和强大力量,对于新时代更加深刻全面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率先将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思想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2〕。但是,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尚处于“本本”阶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较少,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均尚未论证。
(一)借鉴十月革命,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将具有实践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示范,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李大钊高度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的革命,是社会的革命”〔4〕,高度认同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状。《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由此标志着李大钊已经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二)融入思想争鸣,廓清科学社会主义实质
在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上依然存在信奉修正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人,他们看似支持社会主义,实则推崇资本主义老路。由此也引发了较为著名的“问题与主义”论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社会革命论和社会改良论交锋的序幕。以胡适为代表的人士推行“进化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对此,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青年》这一阵地与之展开辩论反击,指出其无法解决当下紧迫的社会问题,“我们现在的至急需要,是建立一个最适合于救济现社会弊病的主义来努力改造社会”〔5〕。此次交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为处于迷雾中的青年廓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质。
(三)成立共产党,指明社会革命斗争方向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与救亡图存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谋而合,促使他们开始从理论传播转向社会实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相继成立各地的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各地早期党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的诞生做准备。〔6〕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8〕中共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现实的载体,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两者的紧密结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有高度的理论自觉,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前者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后者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功效。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的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紧密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革命军队建设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成功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萌芽于共产党成立与大革命時期
从国际形势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危机加剧,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的国情与俄国存在共性,均是经济文化落后、政治腐朽、地广人多的国家,因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影响较大。但是共产党成立之初,机械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忽视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导致革命陷入困境。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并且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革命地位和作用。
2.成熟于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时期
大革命的失败让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革命武装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决定开展土地革命与武装起义。针对盲目照搬苏俄模式,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8〕重要论断。针对脱离中国实际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毛泽东及时转变方针,率领部队前往井冈山,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在井冈山斗争中,共产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在根据地如何获取农民支持,以站稳脚跟继续开展革命,这就必须解决农民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即土地问题。毛泽东基于对湘赣边界各县的调查,开始推行土地革命,以此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从而形成了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了《土地法》,为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提供了经验。正是基于调查研究实践,促使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制定民主革命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
但是,王明和博古等人打压并否定了毛泽东这一正确主张,他们坚信“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9〕,于是采取了盲目扩红、关门主义等“左”倾行为,这些错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直到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才结束了“左”倾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将实事求是确立为革命原则,确定了红军转移的方向,为长征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从思想和组织上肃清了关门主义的影响,夯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由此,正式拉开了共产党人探索“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序幕。
3.发展于解放战争与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系统剖析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的基本矛盾,强调了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至城市的生产上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再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过渡理论,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站起来”的目标,步入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走上了有别于马克思所设想的、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道路。至此,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视角,准确剖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运动规律,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至“文革”十年,在改革旧体制和创新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暴露出我们党固守苏联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悖的问题,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重工业轻农业,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现实倒逼着中国共产党慎重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反经验,全面分析苏联模式的弊端,明确提出: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将全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并实行改革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之初,在我们纠正“左”的错误之时,一些反动分子伺机散布诋毁毛泽东思想、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党的领导、反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错误思潮,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此,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10〕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制定了《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针对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强调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同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国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渐进。因此,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十三大上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1992年1月到2月的南方谈话,提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11〕同时提出评判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依据“三个”有利于。〔12〕十四大将我国的经济体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国“富起来”,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从整体性、系统性的层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科学解答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世界范围内许多长期执政的政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国际国内形势愈发严峻复杂。帝国主义想要“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3〕,“想把一个有前途的中国变成一个没希望的中国”〔14〕,面对四项基本原则执行不力、贪污腐败引起群众不满、通货膨胀凸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亟需思考的时代课题。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领导国家各项建设,实现了自身历史方位的根本性变化。从黨发展的现状来看,伴随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员数量激增、党员队伍变化、新老交替上岗,这既给党的事业增添了巨大活力,也为党的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执政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在没有任何参考借鉴的背景之下,如何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水平、保持优良作风、抵制腐败问题就成了新时期全党同志需要时刻反思的命题。因此,1997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国内外形势,立足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在党的十五大上针对党的建设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和部署,强调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党的性质,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根本方向,针对党的建设,提出“怎样建设党”的具体要求,由此保证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解答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是,与经济增长相伴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系列矛盾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我国转型的具体实践,用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强调以人为本,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精准阐释了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又是共产党认识发展问题的新飞跃,表现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第一,回应历史,解答“时代之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民族复兴主题,围绕发展问题、改革问题、社会治理问题,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特别是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历史,解答了中华民族追赶时代实现复兴的“时代之问”,提升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活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这一思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指引着共产党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引着中华民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着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洞察这个时代、解答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第二,回应现实,解答“执政之问”。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党,我们党已经执政七十多年,并将长期执政。如何通过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来经受“四大考验”并克服“四种危险”,是当前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在国际斗争方面,面对“红旗打多久”“中国崩溃论”等言论,习近平针对党的建设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党的领导方面,习近平强调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明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目的、主线、目标方针和总体布局,提出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和制度治党的同向发力,严明党纪党规,严肃党内生活,严格党内监督,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第三,回应未来,解答“中国之问”。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复兴征程,没有可借鉴可照搬的固定模式,只能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接力探索,〔15〕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向何处去”?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了时代大势,从理论渊源、本质特征、历史根据和独特优势等方面,回应未来,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解答了“中国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中展开,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伟力,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第四,回应宗旨,解答“人民之问”。在新的历史时期,永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综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以更高的站位和全新的视野洞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间矛盾的重大论断,并以坚持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为着力点,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此回应宗旨,解答“人民之问”,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阶段性到整体性的飞跃,经历了自在到自为的华丽蜕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探索,经历了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的伟大飞跃。无论是作为实践命题,还是作为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必须直面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因此,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时代变迁、把握历史规律,在实践中推进理论改造与现实改造的有机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演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逻辑主线,也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坚持与科学态度相结合
不丢“祖宗”、坚定信念,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16〕百年中共历史表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应坚持“老祖宗”,忠于文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应发展“老祖宗”,直面现实,在批判驳斥“反马”思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纵深发展。〔17〕一方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必须全面掌握基本原理,我们只有以辩证的思维、务实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紧贴社会实际,紧跟时代步伐,解决中国建设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一知半解,甚至认为它已经无用过时,便会离开整体性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导致正确理论缺失、思想灵魂迷失,进而使社会革命遭受巨大挫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封闭的、僵化的教条,而是具体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品格决定了我们只有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理论真谛,进而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底蕴基础、实践路径和发展趋势,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底蕴基础:坚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在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开放的理论品格,它既能和中国实际、和时代相结合,又能够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中,创造了价值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早期被视为外来文化,而正是因为优秀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吸收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结合发展需要,用时代诉求和实践活动激活马克思主义和历史文化,找出两者的内在规律性和联系性。一方面,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科学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起来,补充、拓展并完善传统历史文化的时代内涵,增强人民的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发挥传统历史文化印证、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作用,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烙印、风格与魅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坚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过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8〕。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时间里,我们党依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之路。从1921年成立,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解决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奠定民族复兴开端;到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承继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回答怎样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实现“革命”到“建设改革”的有序衔接;再到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多方面多角度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百年的奋斗历程表明:立足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作什么”的关键所在,〔20〕即让马克思主义的“每一表现中均带有中国的特性,根据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1〕。当前,我国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改革发展都必须立足于这个最大实际。若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状况作出的个别论断,凡事都以马恩经典语录论成败,我们就会因理论脱离实际走向弯路,这并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只有不断依据新情况、新问题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才能显露出来,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坚持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受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崇高人类情怀影响,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建党的百年时间里,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对世界的贡献。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场域在中国,但是它的影响和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从毛泽东思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关注。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强调:我们的任务是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22〕,极大鼓舞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准确研判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历史使命,要构建共赢、普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金民卿.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及其当代启示〔J〕.毛泽东研究,2015.(4).
〔2〕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10-22.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4〕 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5〕 陈独秀.独秀文存(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109.
〔6〕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27.
〔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49.
〔8〕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
〔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上)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482.
〔10〕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
〔11〕〔12〕〔13〕〔2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373,372,497.
〔1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273.
〔15〕 上官酒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特质〔J〕.科学社会主义,2019,(1).
〔16〕 邹升平.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17〕 石云霞,陈曙光.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 .理论视野,2010,(1).
〔18〕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97.
〔20〕 刘宗武.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22〕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责任编辑:陈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