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短期随访研究
2020-12-06任海棠
任海棠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 安阳45500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在我国患病率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展为中期或晚期[1~2]。手术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理想手术方式需在切除肿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机体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等。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为临床治疗早、中期胃癌常用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3]。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入路方式共分为3 种,包括左、右侧及中间入路,左侧入路方式在国内较为常用,有研究指出,其入路方式选择为临床手术中的难点,临床应寻求最佳路径,以提高安全性、降低手术难度[4]。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22 例胃癌患者,旨在探究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22 例胃癌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A 组和B 组,各61 例。A 组男39 例,女22 例;年龄29~72 岁,平均(50.19±8.27)岁;肿瘤直径2.2~7.1 cm,平均(4.49±0.93)cm;肿瘤位置:胃体部11 例,幽门部43 例,胃底部7 例;TNM 分期:ⅡB期36 例,ⅡA 期16 例,ⅠB 期9 例;体质量指数20.4~25.3 kg/m2,平均(22.64±0.65)kg/m2。B 组男38 例,女23 例;年龄30~73 岁,平均(51.52±8.91)岁;肿瘤直径2.4~7.2 cm,平均(4.53±1.01)cm;肿瘤位置:胃体部12 例,幽门部45 例,胃底部4 例;TNM 分期:ⅡB 期32 例,ⅡA 期17 例,ⅠB 期12例;体质量指数19.7~26.1 kg/m2,平均(22.24±0.74)kg/m2。两组基线资料(肿瘤位置、性别、年龄、TNM分期、体质量指数)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病理穿刺、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胃癌;经CT、超声检查等证实无远处转移;无麻醉及手术禁忌证;无认知障碍;意识清晰;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合并心、脑、肺、肾、肝功能障碍;有胰、胃、脾等手术史;存在精神病史。
1.3 手术方法 实施全麻并行气管插管,取平卧位,双腿分开,常规消毒、铺巾,对肝脏、腹膜等进行探查,并建立气腹,压力12~15 mm Hg,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并留置胃管。
1.3.1 A 组 采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术者于患者右侧站位,助手于左侧站位,扶镜者于双腿间站位;脐下作切口并放置12 mm Trocar(观镜孔),置入30°腹腔镜;腹腔镜监视下,建立12 mm 操作孔于右锁骨中线平脐处,建立5 mm 辅操作孔于侧腋前线肋缘,分别放置5 mm Trocar(操作孔)于上述操作孔左侧对称处;切开并扩展大网膜,达肝区、结肠脾区,并沿胃窦方向游离,切断右侧静、动脉,清扫第6 组淋巴结;裸化、切断十二指肠,并牵起残胃,剥离横结肠系膜,达胰腺上缘;提起胰腺被膜,并下压胰腺,完全拉直胃左动脉,显露脾动脉,达胃后动脉,清扫第11p 组淋巴结;以脾动脉根部为起始点,沿腹腔动脉清扫、裸化,结扎胃左静、动脉,清扫第7、9 组淋巴结;分别显露、结扎胃网膜左、右血管,清扫第4sb、4d 组淋巴结;挑起肝左叶,清扫第1、3 组淋巴结。
1.3.2 B 组 采用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于大弯侧淋巴结清扫,暂不离断球部,掀起胃体,胃后方清扫淋巴结,离断十二指肠。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2)对比术后6 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漏、脾脏撕裂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等。(3)对比术后6个月两组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围术期指标)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两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 组相比,A 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进食时间(d) 排气恢复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淋巴结清扫数目(枚)A 组B 组61 61 t P 10.78±2.48 11.39±2.61 1.323 0.188 5.06±0.81 5.35±0.84 1.941 0.055 3.29±1.02 3.41±1.06 0.637 0.525 156.17±24.63 173.61±26.35 3.776 0.001 49.16±9.39 54.72±10.31 3.114 0.002 43.26±9.15 37.81±8.82 3.349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6 个月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复发率对比 术后6 个月A 组1 例复发,复发率为1.64%(1/61);B 组5 例复发,复发率为8.20%(5/61);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8,P=0.209)。
3 讨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入路方式涉及胃淋巴结清扫、周围组织分离顺序、术者站位及戳孔布局选择、患者手术体位等,合理入路方式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及前提[5~6]。
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术者全程于患者右侧站位,且助手于术中站位亦可保持不变,同时扶镜者也可处于稳定、舒适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对胃部的反复翻动,进而减少胃癌细胞脱落种植风险[7]。右侧前入路与左侧后入路最大区别在于,离断十二指肠时机,右侧前入路于大弯侧清扫完成后优先离断十二指肠球体,然后清扫淋巴结;而左侧后入路则是于清扫淋巴结后,离断十二指肠球部,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以下优势:(1)先离断十二指肠,更利于清扫第7、9 组淋巴结;(2)可轻松获取中央区视野,同时清扫淋巴结时,可减少障碍,降低手术难度;(3)当十二指肠后壁粘连时,不易将其分离,选择前入路方式手术能减少十二指肠受损。本研究对两组围术期指标观察发现,两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 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 组(P<0.05),由此可见,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效果相同,右侧前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入路方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均具有安全性。同时,本研究对两组术后6 个月复发率研究发现,A 组复发率略低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选例较少有关,未来将延长随访时间,扩大样本量,观察不同入路方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远期疗效影响。
综上所述,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