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的临床观察
2020-12-06苏燕军李银兰
苏燕军 李银兰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361003)
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时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产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感觉、认知、交流、运动、心理障碍和姿势异常等。其中姿势异常与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肌无力等为主要特征,部分患儿可能还伴随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肌张力障碍脑瘫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整体发育,危害性极大[1~2]。目前对于肌张力障碍脑瘫临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仍然以应用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手段为主,包括功能训练、心理训练、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等。综合康复虽然能够缓解脑瘫患儿的相关症状,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随着医疗事业的持续进步,新生儿急救医学得到了较大发展,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加上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女性社会责任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脑瘫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做好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儿捏脊疗法作为儿科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绿色疗法,可对患儿整体神经系统进行生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以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为观察对象,分析捏脊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3 月~2019 年9月收治的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5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肌张力障碍脑瘫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学》“五迟、五软”诊断标准;伴随不同程度的运功功能障碍和智力发育障碍,符合康复治疗条件。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脏器功能疾病患儿;极重度脑瘫患儿;治疗部位患有皮肤疾病患儿;中途退出研究、转院、死亡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0 例;年龄1~5 岁,平均(3.42±0.25)岁。实验组男16 例,女11 例;年龄1~5 岁,平均(3.41±0.2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康复治疗。(1)认知恢复指导: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由于其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可采取认知康复训练。通过向患儿提供感兴趣的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家属适当的心理及情感辅助,与患儿加强沟通,通过长期的手势及语言训练,来缓解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2)感官恢复指导[3]:在患儿恢复了基本吞咽功能的前提下,给予患儿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使患儿恢复一定的味觉,并通过味觉的感知来辨别食物的味道;通过让患儿闻具有相对刺激、但绝对安全的气体,来刺激患儿的嗅觉,通过反复练习来不断提高患儿的嗅觉水平,以达到恢复效果;给予患儿颜色相对鲜艳的图片及视频,让患儿能够分辨基本的静态及动态事物,从而帮助患儿提高视觉认知度;让患儿抚摸、轻拍自己的身体,以及其他事物,感知接触与相对压力的感觉,从而使患儿触觉水平提高。(3)康复训练:后期康复治疗可以在患儿身体能够承受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康复练习,辅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适当的按摩护理,以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各个神经系统的功能;鼓励患儿自主参与简单的生活活动,通过对患儿日常生活的锻炼,来提高患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及各个功能的恢复能力,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4]。(4)中医针灸治疗:针灸过程中要使用头皮针,针灸取穴为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四神针。头皮针与患儿头皮呈大约23°刺入患儿的帽状腱膜下层,将头皮针留置在该位置,保持30~60 min。期间每隔10 min 行针1 次,还要保证刺激量达到标准,针灸频率为1 次/d,治疗3 个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捏脊疗法治疗,操作者手握空拳,拇指、食指紧靠患儿背部脊柱并顶住皮肤,用力捏拿,边捏边向上推进,同时利用推、捻、提、放、扣、拍等手法捏脊。重点在肝俞、肾俞、心俞位置,加强捏脊3~5 min,自上而下拍打、叩击、拿夹.频率为1 次/d,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整体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评分)和预后满意度。其中GMFM 量表共包括88 项,分5 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每项指标评分0~3 分,选取其中行走与跑跳功能区(E 区)评估患儿下肢功能总分值72 分,分值越高,功能越佳。ADL 量表包括6 项基本生活能力和8 项自理能力,分值14~56 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AD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实验组组别 n GMFM(E 区)治疗前 治疗后27 27 42.34±2.13 42.33±2.11 58.52±1.98*# 46.12±3.4546.09±3.17 51.78±1.88*48.78±2.67*52.99±2.57*#
2.3 两组家属预后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儿家属对预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预后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脑瘫患儿往往最开始表现为脑部损伤,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听觉、语言功能、神经、行为方面以及智力方面发生障碍[5],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给患儿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西医治疗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患儿机体造成不同程度不可逆的损伤[6],因此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整体治疗,需要通过利用合理的配方、手法进行对症下药、对症治疗。且中医治疗全过程相对温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在明显控制患者的病情同时,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肌张力障碍脑瘫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痿症”的范畴[7],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父母精血不足”或错误用药、孕妇受惊、后天“失养、五脏精气不能上荣脑髓”导致,具有“其病在脑”但“应在四肢”的临床特征。背属阳,背部经脉多为阳经之脉,患儿的脏腑功能大多反应于背部,督脉贯脊属脑络肾[8],督率阳气,统摄真元。临床应用捏脊疗法,其中的推、捻、提、放等手法,将会直接对背部的督脉发挥作用,并同时内部连通五脏六腑,外部达到四肢百骸,从而发挥调节患儿体内阴阳平衡、疏通经脉、保障气血运行的作用。研究显示捏脊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调节患儿体内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9],如Fe、Zn、Cu 的含量,降低非必需元素的含量,如Cd。从临床康复学的角度来看,捏脊疗法具有一定生理学效应,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预后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捏脊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脑瘫患儿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