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门糖塑玩具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意设计

2020-12-06赵全宜赵晨曦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糖稀天门麦芽糖

□赵全宜 赵晨曦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糖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天门糖塑则是其中的翘楚,其特点是栩栩如生,创意类型独特,类型丰富多彩,不论是造物还是塑人均形神兼备,色彩醒目突出。当前,天门糖塑已经陷入了传承发展的瓶颈。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天门糖塑的制作特色

(一)题材丰富多样,制作精美绝伦

天门糖塑诞生于民间,其历史悠久,在糖塑制作过程中,题材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在糖塑艺人口中有名目的糖塑就有数百种,其他不被人们所熟知的糖塑可谓是多如牛毛。糖塑艺人的一双巧手可以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人物等都变成精致独特的糖塑。糖塑艺术有着积极正面的寓意,其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在今天可以将糖塑艺术题材分为三大类,即忠义、吉祥、辟邪。忠义类的代表主要有《穆桂英挂帅》《赵子龙救阿斗》《杨宗保点兵》等,吉祥类的代表作有《连年有鱼》《麒麟送子》《龙戏凤》等,辟邪类的代表作则有《五毒》《三怕》等。天门糖塑多是以吉祥为主题的。

广泛的题材给创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土壤,当前,许多糖塑艺人为了寻求突破,开始尝试将一些传统的人物、形象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糖塑的材料获取更加便利,这些都对糖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原料独特,可复制度低

制作糖塑的主要原材料是糖稀,而糖稀则是从麦芽糖中提取出来的,从麦芽糖中提取糖稀要经历一个极为烦琐的过程,而且制作糖塑的糖稀与普通家用糖稀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其对于成型之后的糖塑在硬度及光泽感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糖塑的制作原材料十分独特,用其他任何一种物质替代糖稀,那么糖塑也就不成立了。对于糖塑艺人来说,他们在制作糖塑时都要掌握一门手艺——熬糖,熬糖的目的就是获得理想的糖稀,如果熬糖不当,那么最终制作出来的糖塑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独特的原材料、烦琐的制作工序,使糖塑工艺的可复制度较低。

在制作糖塑时,要注意气温不能太高或者是太低,温度高会导致麦芽糖发软无法塑型,温度低则会使麦芽糖太硬无法塑型,因此为了保证糖塑造型的优美,最好是将锯末点燃给糖保温。糖塑的制作对季节、温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十月份至次年的三月份是比较适合制作糖塑的。麦芽糖在加热后变软,其表面的可塑性更强,既可以吹成薄而亮的各类造型,同时还可以拉成粗细不同的糖丝,捏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粘连牢固。

(三)色彩绚丽,质地丰富

天门糖塑的色彩比较简单,其通常只有红、绿、黑和麦芽糖的原色——黄色四种色彩,在制作糖塑时,艺人通过妙手搭配、归纳和穿插,可以将四种单纯的颜色进行有效的调和,最终形成色彩饱满、醒目、多变的样子。

二、天门糖塑艺术的创新设计

近年来,受到传统祭祀活动的减少,加之制作工序烦琐、传承方式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天门糖塑艺术在传承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更好地发展天门糖塑艺术,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优化。

(一)创新材料运用,提升保存效果

长期以来,天门糖塑都是使用麦芽糖为原材料制作的,麦芽糖所制作的糖塑虽然具有材料便宜、制作的糖塑牢固等优点,但是麦芽糖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且熬制工序烦琐,只适合在一些温度并不高的季节制作糖塑,糖塑不便保存。因此,笔者认为未来要想促使天门糖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需要积极对材料进行创新,如可以尝试将糖稀和面融合在一起,提高糖塑的韧性,同时探究最新的能够有效提升糖塑保存效果的新型材料。

(二)加大政策鼓励扶持力度,提供专项创新设计资金

天门糖塑早在2008 年就已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了天门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但是由于新兴事物的出现,加之天门糖塑受到制作工艺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该特色文化面临着传承断层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发展天门糖塑,使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笔者认为当地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可以为天门糖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专项资金,将天门糖塑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编入中小学校本教材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天门糖塑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为糖塑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石。此外,还可以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特色节日等融入糖塑中,赋予糖塑多元的艺术生命力。

总之,天门糖塑玩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传承难题,要想促使天门糖塑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糖塑的制作工艺、原材料进行不断创新,同时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专项资金保障。

猜你喜欢

糖稀天门麦芽糖
洞开天门
难忘儿时麦芽糖
和糖稀
“来”吃麦芽糖
天门石
天门石
异想天开
味道
麦芽糖的回忆
卖花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