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西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启示

2020-12-06王晶刘锦涛刘爽兰州城市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4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儿童

◎ 王晶/刘锦涛/刘爽 (兰州城市学院)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净化、教育、精神享受等作用”。[1]音乐是人的精神食粮,具有感召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能够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也能舒缓疲劳、放松心情和治疗疾病。音乐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需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注重采用幼儿家乡的语言、童谣等作为基本教材,强调教学方法本土化,这对音乐教学设施设备较为有限的西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价值。因此研究与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对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适用性,有助于促进西部农村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本教育思想及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本教育思想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开创的一套完整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无疑是一套非常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摆脱了系统性对音乐的栓桔,把音乐教学从单纯的技术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教孩子学习繁琐的音乐技能,而重在开发人的潜在的能力”“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点”。[2]奥尔夫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要的教育理念,在音乐中融入动作、舞蹈及语言等,它要求幼儿直接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听和学习。通过孩子们亲身参与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在玩的过程中接受音乐启蒙教育,培养音乐素养,最终综合提升其音乐素养和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以“原本性”音乐教育为主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原本性”音乐教育入手,强调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及即兴合作等方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他们自发的要求。[3]

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他倡导从原始的、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的音乐入手,其意义在于使每个儿童都可以参与并加以再创造,同时能够为再创造提供更多变化的可能性。这些在奥尔夫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材和工具等多方面都被充分地显示出。[4]

“原本性”和元素性音乐是最质朴的音乐,它们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人们自己创作曲调、自己演唱,目的是抒发当时情景中的情绪情感。而“原本性”和元素性与幼儿生活中的表现不谋而合,孩子们在游戏中蹦跳、摇摆、哼唱就表现出了人类最原始、自然的音乐本能。奥尔夫利用和顺应了儿童的特性,帮助他们在玩耍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了节奏、节拍、韵律,并适时的释放了儿童的情绪。

2.综合性和形式多样性

音乐不是单纯地用耳朵听或用嘴巴唱,它不是能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人们可以边唱边跳边演奏乐器。儿童学习音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重现。我们组织儿童自由吟诵、舞蹈、歌唱、奏乐,这都是在综合艺术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儿童在自己投入到这种音乐行为中时会勇于表现自己,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也会相互模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和肯定下,他们会更加自信,从而绽放出让人更意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光环,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人行为中带到了合作的广阔空间,让他们尽早地开始学习什么是合作、服从、领导和被领导。[5]

3.游戏与音乐活动有机融合

德国诗人歌德说,生活的秩序要在儿童的游戏中建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中均蕴含着游戏活动,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即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又让幼儿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果突出。

在儿童音乐教育中,一般通过使用打击乐器,采用唱歌、念儿歌、拍手、玩游戏、讲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进而使孩子的语言、理解、表演等能力得到提高。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认知、心理、注意力、记忆、协调、反应力等方面的训练也一并完成了,并能使孩子的智商、情商得到发展。[6]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适用性分析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模式符合农村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的方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加大扶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力度。《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入园率较低、办园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缺乏、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除此以外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也导致农村幼儿园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处于薄弱地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性研究的领导,通过3-5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上述发展趋势,并注重学科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强调主题教育及五大领域相互融合和渗透,而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体现了领域间相互融合渗透的精神,是集唱歌、诵读、舞蹈、奏乐、编舞蹈剧等多种创造、表演、欣赏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活动。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模式是符合农村幼儿艺术教育改革方向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思想一致

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和快乐作为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所有幼儿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鼓励幼儿把熟悉的歌谣、儿歌通过声势大胆表现和表达出来,幼儿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发挥和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规定: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在内容与要求中也规定:“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正好与我国《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相一致。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农村幼儿园中实践是完全可行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幼儿的音乐知识能力和音乐素养

艺术是实施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是对农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应该包含:一是教幼儿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能力,二是用音乐感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幼儿音乐”除了教给幼儿各种音乐符号、节奏和必要的技巧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美,从而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纲要》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在农村,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幼儿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少,幼儿园则是其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重要机构。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也提高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美妙的旋律、也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幼儿能够学到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如何与同伴交往等内容。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法的本土化特点适用于农村幼儿园本土化建设

奥尔夫关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采用幼儿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等作为基本教材。其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方法本土化,与当地艺术文化有机结合,是非常接近儿童实际生活,也是儿童乐于和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这种教学形式既让儿童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又继承当地的文化精髓,一举多得,备受当地人民欢迎,也许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儿歌、童谣及地方民歌和舞蹈等艺术资源,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本土化建设中可积极挖掘和有效利用本地童谣、儿歌等音乐教育资源。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启示,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完全可以与当地民歌儿歌相结合。由于有许多本地的歌曲都是儿童耳熟能详、并能随口哼唱,所以结合奥尔夫形式多样、简单易学、注重游戏等特点的教学方式,幼儿就会乐意学习音乐知识及技能,积极掌握节奏、节拍,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初步尝试表现音乐的美,最终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少,中文、美术、数学专业的转岗教师接近比例的一半左右。这些转岗教师大部分缺乏音乐理论、技能和教法等方面的知识与培训,音乐理论素质不足,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不充分,简单地认为音乐活动就是学唱歌及节奏、节拍的练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幼儿园绝大多数为转岗教师,转岗时间不长,综合教学水平较为欠缺,没有熟练的音乐教学经验,不能很好驾驭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然而,奥尔夫教学法是把音乐、语言、表演、舞蹈等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样的教学形式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每一个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7]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可将节奏节拍、音高旋律、和声、速度、曲式等有机地融合在语言、歌唱、律动、舞蹈、声势等活动中,这既符合儿童爱动、活泼的特点,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更加有趣味性,增加幼儿音乐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发挥音乐游戏特点,提高音乐教育活动成效

目前大多数西部农村幼儿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授-受”方式,幼儿单纯模仿教师唱或动作表演。通过对甘肃某镇级幼儿园随班音乐教育活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整堂教育活动中,运用模仿法对三种节奏型进行反复地练习。由于方法过于陈旧和枯燥,教学过程时间冗长且气氛较沉闷,许多幼儿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另外,教师和每位幼儿都手拿沙锤,导致幼儿节奏听得不够准确,普遍掌握不好。此外,部分教师缺乏音乐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不会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幼儿兴趣,教学方法也沿袭小学模式,存在小学化倾向。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音乐游戏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儿童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8]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教学中贯穿游戏活动,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不同,这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发展幼儿音乐能力,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西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可充分借鉴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有效形式,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的趣味活动中增强儿童的节奏感,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挖掘乡土音乐资源,丰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教师讲授——幼儿模仿”是西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总是被教师“牵着走”。尽管在调查时有些教师说:“孩子们很喜欢音乐,听到音乐就摇摆头和身体。”但是,实际现状是:许多农村幼儿教师眼中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训练,只要幼儿模仿对了,教师就表扬;模仿错误就一遍遍地重复,直到正确为止。

美国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萨蒂丝·科尔曼指出:“儿童天生就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与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乃至被扼杀。”[9]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乡村幼儿园教师走进了误区,对幼儿音乐教育理解有偏差,认为学习音乐就要“一本正经”地学,忽视了音乐就在幼儿身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本土化,把农村当地民俗特色加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当地的民间游戏、歌谣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音乐教育材料,民间童谣、儿歌和民间游戏融合了当地农村文化的精华和许多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幼儿在了解当地民俗的同时,也学习了知识。

在音乐活动乐器的选择上,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当地细沙石制作沙筒,利用核桃壳、木棒等制作敲击乐器,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丰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形式,同时也弥补了农村缺乏音乐材料不足的现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音乐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儿童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