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表达特点

2020-12-06南京市秦淮区少年宫

艺术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画法中西事物

□吴 颖 南京市秦淮区少年宫

在中西美术史上,绘画空间画法在视觉表达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与区别,具体而言,西方绘画比较强调“焦点透视”,而中国绘画则侧重于“散点透视”,对事物观察的方向性具有不同的典型特点。本文通过研究相关内容,对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进行了分析。

一、空间表现的视觉实验分析

为明确绘画空间画法的不同视觉,我们必须先明确“近小远大”的基本概念。如果在空间某一位置设定一个事物,观察者在一定距离内对其进行观察,并保持目光直线与物体中心线一致,则随着观察距离的变化,该物体会出现“近小远大”的视觉效果,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均会获得相同的视觉体验。同时,在感知“近小远大”的同时,观察者还可感知到“近大远小”“远近平行相等”等诸多空间视觉,这为有针对性地分析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差异提供了基本保障。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对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在绘画空间画法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新时期更好地推动绘画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根据特定观察结果可以发现,人的视觉是整体的、系统的、层次化的,而不是孤立的、零散的、单一化的,其中包含了可视深度等主要影响因素,无论“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它们所需要营造出的视觉效果均应该保持相对柔和与平衡,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相吻合,迎合人们的生理学特征。同时,仅通过一只眼睛是无法看到某一事物全貌的,必须在“焦点透视理论”的支持下,全面客观地审视某一事物的外在表现特点。在“焦点透视”理论下,我们需要首先设定模拟画面,并以事物图像为参考,感知视距远近的视觉现象。在当前形势下,深入探讨视距问题,对更好地辨识中西绘画空间画法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中国画空间表现是人的正常知觉

在传统中国画中,人们将空间表现手段称为“远近法”,而随着绘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实操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将“远近法”演变成了“散点透视法”。尽管在当前美术业内,绘画者的空间表现方法存在差异,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基本绘画理论基础上的,且具有一定的依据性与参考性,在实证方面从来不缺少例证研究。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是需要用双眼感知绘画作品魅力的,而西方绘画则更多地依据“透视学”的单眼视觉,这种状况已经逐渐发展为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关键差异,这与我国唐代王维《画山水诀》中说的“远山需要低排,近树维宜拔迸”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传统中国画注重画面全部景观的表达,往往恢宏磅礴,气势如虹,其中蕴藏着“近小远大”“远近平行相等”和“近大远小”的基本绘画要义。也正是因此,中国传统绘画更加注重对全景式构图方法的应用,对房屋、树木、河流、山石、人物等绘画要素进行全方位展示,营造出层次感与立体感,韵味无穷。而西方绘画在空间画法上则强调对某一细节的描绘,不注重在宏观角度上对绘画框架的科学控制,无法营造和表达出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类似的意境和情感。这种状况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是中西方审美差异造成的。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无视点”的表达最为突出,可通过多种不同角度对自然事物进行表达与呈现,因而不存在多点透视的视点和透视框架。无论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效果存在何种根源上的差异,均应全面客观地进行对待,也正是因为在绘画领域存在这种差异,才使世界美术更具美感。

三、画法对生存空间程度的揭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认知能力越来越强,认知范围越来越广,在绘画领域表现为对生存空间的揭示。画家是对社会美感进行充分提纯与加工的关键角色,在表现人类认知水平、拓展人们认识空间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纵观中西美术史可以得知,画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绘画空间画法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准确客观地反映着人类思维对空间的认知。首先,画家的空间探索是建立在视觉上的,是由特定视觉衍生而来的,画家将不同事物通过视觉的感知表达在画布上,使立体的事物平面化,再通过特定绘画手法,将平面化的绘画赋予立体化特征,实现绘画面向对象的过程转移。其次,人类知觉水平始终处于动态化变化状态,在积累一定经验并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这种变化状态将趋于稳定化,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取得空间画法的升华。西方人注重逻辑思维,中国人注重直觉悟性思维。上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画家在空间深度画法方式上的不同,进而使各自相应的绘画思维占据各自美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受西方绘画空间画法的影响极为显著,出现了一定的融合迹象,同时西方绘画也广泛吸取部分中式绘画的要点与精髓,在表现手法上同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使中西方绘画逻辑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建稳固的世界美术文化格局。

猜你喜欢

画法中西事物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六)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