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劳赫的绘画语言特点
2020-12-06四川大学
□杨 婧 四川大学
尼奥·劳赫于1960 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是德国著名艺术家,也是莱比锡画派的领军人物,无疑是20 世纪较受关注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他出生时被取名“Neo”,“Neo”是希腊语中的前缀,意为“新生”或“复活”。但不幸的是,他父母因火车事故离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借绘画来输出并发泄内心的情绪,在绘画方面表现出独特天赋,从此与绘画结缘。而后,他进入莱比锡艺术学院学习,1981 年成为阿诺·林克和赫尔斯希的学生,在早期绘画创作中继承了民主德国时期莱比锡绘画风格。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柏林墙倒塌后,社会结构发生变革,为其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尼奥·劳赫绘画语言发展
1989 年,尼奥·劳赫第一次去意大利观看乔托的壁画,这让他意识到了画面秩序的重要性,从半抽象式的涂鸦中清醒,向完全的具象发展。
1990—2010 年是莱比锡画派被全世界绘画艺术爱好者熟知的一个发展期,尼奥·劳赫作为莱比锡画派先锋之一,自然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的童年经历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灵感来源,他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再结合时下东德情感上的分离,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造成的人们心理上巨大的落差感进行创作。作品则喜用大量单色填涂,刻意脱离丰富的色彩,仅仅使用黑白加上一点点褐色,并有意留下未完成部分;后期作品则表现的是东德20 世纪60 年代的怀旧、消退,用稀疏的色彩将混乱的色块整合表现情感,暗喻东德统一。
20 世纪90 年代末,尼奥·劳赫作品中的黑色逐渐褪去,如作品《房子》(1996 年),彩色跃然纸上,作品中经常出现诸如工厂、机车、建筑模型的主题,这些元素扮演着过渡性的角色,看过一系列作品后,不难发现许多元素都重复出现在画面中。
2000 年起,尼奥·劳赫画面表面的和谐被打破,创作的尺幅也逐渐扩大,呈现的效果更有张力。2002 年,尼奥·劳赫获得文森特·凡·高欧洲现代艺术大奖,被艺术界及市场认可。后来的作品多有颜色艳丽、醒目,尺幅巨大,拼贴的特点,以许多不确定性来表现画面,是继艺术家伊门多夫、基弗之后,德国最成功的当代艺术家。
二、绘画语言特点
尼奥·劳赫早期学习过博伊斯、培根等人的绘画风格,在继承德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多以“冷漠、忧郁”为题材,尼奥·劳赫说过:“我不喜欢成为异乡人,我喜欢待在熟悉的事物周围。”所以他作品的题材多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根据一系列绘画的研究分类,笔者总结得出,他的绘画主题以“人与自然、战争”居多,其画面人物大多面无表情,常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展现社会生活,沿袭现实主义技法和造型概念,并采用叙事化、文学化的图像进行表达;波普、拼贴元素符号也常出现在画面中。
构图上,尼奥·劳赫将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平行世界的异形空间,是怪诞的、荒谬的,有的画面构成则形成画中画、后台视角的效果,蒙太奇式的场景组合、不和谐构图中又透露着和谐,拼贴、剪影式构图在尼奥·劳赫的画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的分割、构成恰到好处。非线性叙事方式及视觉的错位,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
尼奥·劳赫在人物大小的处理上也十分巧妙,不墨守成规,并不是对传统人物比例大小进行安排,有的人物比例夸张,不像现实中的人物,有种未来主义的意味。画面中人物姿态各异,穿着奇装异服,又或者是“人与动物的结合体”,要么置身于花园,要么置身于厨房、厂房。仿佛画面中人物处于一个二次元空间,平行于真实世界,如梦一般。学者李黎阳曾评价尼奥·劳赫的作品具有“求新、求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画面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色彩方面,尼奥·劳赫的早期绘画作品虽多以黑白色为主,但基于绘画技艺扎实,颜色并不显得混浊;而后期作品,颜色多醒目,平涂的色彩似插图、版画套色,如作品DieKontrolle,鲜亮的蓝色、粉色、绿色填满整个画面,画面的配色并不是在某一瞬间决定的,而是创作过程中浮现出来的。他善于运用颜色,画面常常出现互补色,直接用观感强烈的配色和具象表现手法构建一个个潜意识中的梦境世界,这是另一个乌托邦世界。
符号元素多样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尼奥劳赫作品中常出现“火焰、起火的浓烟、晚霞、稻草、岩石”等符号元素,文字框及字词也是他画面中的“常客”。
尼奥·劳赫的作品极具个人代表性、个性化特点,画面看到了无限可能性,传统的、按部就班的绘画模式逐渐被多元化、现代化的绘画形式取代,创造性在艺术家眼中变得尤其重要,笔者在艺术创作方面深受启发,在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全球共同话题,在学习前人绘画方法中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