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油画中的建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2020-12-06西安美术学院
□董 雷 西安美术学院
在以建筑为主的风景绘画中,空间结构及主体物的位置经营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西方的写实绘画追求物理真实的三维空间。首先,西方的油画是同宗教科学一起发展并逐渐完善最后达到成熟的,最初风景是作为宗教画被引入绘画的。由于受到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16 世纪的画家,有的对文艺复兴美术进行学习、借鉴,有的反拨,画风细腻、精致、甜美,具有装饰意味,人们以风景画来装饰殿堂。19 世纪,后印象派画家以高更、凡·高、莫奈为代表,他们在前期借鉴印象派的思路,后期各自悄然地背离了印象派,按照各自的心之所向,走向另一种不同于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而在此时期,日常的建筑物则成了许多艺术家的绘画对象,如凡·高的作品《奥维尔教堂》和莫奈的教堂系列作品,都是典型的以建筑为主的风景画。
19 世纪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西斯莱是最纯粹的,他一直坚持自己对绘画的最初感受,坚持光影和自然色彩对自然风景的瞬间讲述。他的作品整体画面简洁、有序、浪漫且并非天马行空,往往从作者视角出发。以树木、土地为辅,天空则在画面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展现大自然稍纵即逝的光线和空气流动;多数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以点缀出现,精妙且不喧宾夺主,且采用空间感较强的透视效果,用来展示自然风景和人物的和谐共处。在西斯莱的作品中,建筑物被作为整个风景的一个元素应用,西斯莱使用很多的成角透视,这样构图相对保守,但是表达出一种优雅、一种平等、一种温和。
这个时期,莫奈创作了他对印象绘画理解下的系列作品,即对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光线下的描绘。《鲁昂大教堂》作为他这种想法下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就是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气、时间绘制的。现实的鲁昂大教堂是一座有着灰色石壁的哥特式教堂,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耸的线条及浓厚的宗教氛围,并且有镶嵌着彩色玻璃的长窗户,它的外表有着精美变化。高耸上升的线条和烦琐的细节,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对于莫奈,这好像触动了他对画面最敏感的兴趣点,天气的阴晴不定正好提供了不同的光影效果。他描绘的建筑物主体和传统风景画的精神主旨出现了些许差别,古典绘画中的背景在莫奈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主角。在这个系列中,构图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和显眼,作者显然没有将构图作为首要的思考方向,整个系列的构图大同小异,他将整个建筑物放置在画面中心,用力去刻画细节。但是他的笔触则实实在在地用来讲述阳光和空气,并没有讲述建筑物的精美绝伦、高耸庄严。他选择捕捉光影在建筑上的精彩纷呈,这也可以说是建筑风景的另一种别样的诠释。
凡·高的作品《奥维尔教堂》将主题——奥维尔教堂置于画面中央。这和莫奈的教堂作品的构图截然相反,这时画家将主体物很精心地布置在画面的中央,并且将两侧的道路用透视法布置在教堂两侧,使画面看起来更宽广。这幅作品整体建筑物沉稳结实,整体环境阴郁,建筑物却明亮自然,这不符合自然规律,但符合凡·高内心所知所想,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内心独白。
这里再介绍一位以风景建筑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画家郁特里罗,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白色时期”创作的,当时郁特里罗转变风格为明快、自然,他的绘画方式改变为通过印象或明信片上的斑驳记忆来进行创作。这一时期占据画面的白墙则是明显的特征,白墙用不同的明度和建筑的沉暗、浓黑做出对比。郁特里罗把蒙马特冷清的街道用严谨的构图和和谐的色彩搭配展示出来,其绘画中的构图都是以简单的成角透视或者一点透视来呈现一个街角的转弯,或者一组很简单的建筑物。整个构图让作品在宁静中散发着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在其独特的色调及稳定的构图下,带给观者一种宁静的思考和回忆。
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意大利艺术家韦拉斯科,他的作品大多选取了城市建筑题材,他和印象派画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印象主义画家所推崇的光影抛弃,把重点放在城市、建筑本身,通过真实的城市建筑,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汽车、街道、高楼、街角商店、指示牌、路灯等填满空无一人的高楼森林,但同时也有与之对比的边缘地带及模糊到压根儿无法辨认的地貌、地形。他的作品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对建筑的描绘,更没有透视与主体的关系,只是用平面的建筑结构来描绘自己想象中败落的城市风貌。他通过油画特有的质感用不同材料的涂抹堆叠,来服务他所打造的城市环境。其实这时期的画家,不只是在描述风景,而且是用风景讲述自己,用他特有的眼光来洞察这个迷失的环境。韦拉斯科对城市风景、城市建筑的描绘表现都围绕着对真实性的追求,这种真实性体现了当下城市鲜明的时代气息。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者的分析,大致能看到,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他们各自对风景的描述都建立在自我之上。前者更偏向于理性及自然,后者则更多的是自我和灵魂思想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