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作用
2020-12-06邱枫梁泊
邱 枫 梁 泊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1)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是众多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全面地将民族民间音乐加以运用,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助力。
一、学前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
学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实质就是在开展学前教学工作的时候,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地以民族音乐为媒介以及内容来组织教学。学龄前幼儿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学龄前教学工作的重视,不但需要保证幼儿认识能力的不断提升,还需要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加以重点培养。针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工作不但可以提升幼儿对母语的理解,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从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学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价值
(一)学前民族音乐对于民族凝聚力提升以及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中都会涉及到本地区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通常都是民族文化思想和精髓的直观表现。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实施,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明确的指出音乐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和发扬人类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幼儿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基础的乐理知识加以了解,还可以深入体会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征,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推动幼儿审美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2]
(二)学前民族音乐提升儿童音乐素养
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二者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是非常密切的,良好的民族文化和环境不但可以为民族音乐的创作提供素材,也是民族理念和艺术的充分融合。在为学龄前幼儿讲解民族音乐知识的时候,渗透民族音乐知识能够促使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更加细致地了解,能够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并且利用音乐乐曲也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内容,是民族发展的文化精髓,是民族的灵魂。学前教育无论是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还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力度在推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就我国以往传统教育机制和教学理念来说,关于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教学较为忽视,使得民族民间音乐逐渐的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不管是生活还是校园中流行,歌曲十分盛行,而很少能够听到地方民歌或者是民间小调等[3]。当下,我国学前教育模式大都选择的是西方的教学模式,往往不会安排幼儿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鉴赏,这样就无法为幼儿提供接触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
其次,因为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幼儿教师在频繁地接触流行音乐之后往往会使自身审美心理出现变化;当下适合使用在学龄前教学的音乐素材较为单一,没有针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全面介绍的教材资料,从而对学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的限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的音像制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的机会,人们已经不再单纯地依靠民族民间音乐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新的历史时期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流行音乐的盛行使人们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断降低,要想听到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往往都需要亲赴一些偏远山区。如果还不能对民族民间音乐在传统文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以重视,那么很容易失去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但代表了我国民族的情感和气质,也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人们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将民族民间音乐切实地运用到学前教学之中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但是就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缺少基本的关注,对于流行音乐却热衷,这样不但会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造成制约,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首先,教师需要加大力度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文化,够树立良好的爱国思想。学前教育可以说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组织开展学前音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讲解,充分利用各类音乐资源开拓幼儿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提高。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之中蕴含了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在学前教学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整体形态以及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意境,还可以激发出对音乐知识学习的渴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五、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方法与作用
(一)完善学前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课程
首先,在开展实际音乐教学工作时,学生所接触到的大多都是一些歌曲,所以学前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从众多的优秀民间音乐中挑选学生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组织学生演唱,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出歌曲中所蕴涵的情感。民族乐器是演奏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乐器,教师可以在为幼儿讲解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知识的时候,为学生讲述民族乐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制作音瓶,在多个相同的瓶子内注入不同高度的水,之后利用金属棍进行敲击,产生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音瓶为学生演奏简单的乐曲,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组织开展幼儿进行民族舞蹈学习的时候,在编排舞蹈动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添加民族特色元素[5]。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更多民族文化的机会。
(二)增加教材中民族民间音乐内容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民族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也十分有特色。所以,在学前音乐教育过程中一味使用固定的音乐素材,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要打破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教材的制约,不断进行创新与改变,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材料编辑到学前音乐教材当中,提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保持专注。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接受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幼儿教育的完美融合[6]。
(三)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师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修养,充足的知识储备量,了解音乐历史的发展背景与发展趋势。可以说,学前教育者的专业能力与音乐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体教育效果的实现甚至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要增强对师范专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培养出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师范类专业中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考核评价、教学内容上都要有所创新,建设出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十分优质的教师团队。
六、结语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需要重点关注,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方法来传承。学前教育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学前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对音乐教学加以重视,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和创新,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渗透到学前教学之中,保证教学效果,起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