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
2020-12-06袁帅
袁 帅
(河北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抗战时期,我国很多文艺工作者走进抗日根据地,在“延安秧歌运动”的高潮中,经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惯匪周子山》等优秀秧歌剧的艺术实践积累,由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全体师生创作演出的五幕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4月在延安首演。作为为中共七大献礼的节目,该剧由延安鲁艺集体创排,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和刘炽作曲,王大化、舒强导演。首演主要演员阵容为王昆、林白饰演喜儿,张守维扮演杨白劳,陈强扮演黄世仁。
在歌剧《白毛女》创排的过程中,不仅使艺术创作者认识到创作同生活间的联系,也认识到了艺术作品对革命斗争服务的作用。以马可、张鲁为代表的《白毛女》音乐创作团队多次深入农民群众生活,进行调查采访,广泛学习和收集民间音乐素材,经过反复酝酿,特别在剧目的音乐创作定位、语言风格选择等方面积极探讨后,最终顺利完成本剧作曲的任务。在《白毛女》当中,不仅具有复杂的情节以及众多的任务,且对民歌、戏曲元素进行了较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创作价值。
一、《白毛女》创作背景与意义
《白毛女》是以晋察冀边区民间传说为素材,根据革命斗争形势进行提炼加工所创作出的故事。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抗日战争末期,在共产党解放区创作的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诞生后,又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在我国新歌剧发展中,《白毛女》可以说是重要的奠基石,艺术层面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在将革命为创作题材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活的复杂进行了充分地体现,对民族中心理、风俗、性格等元素进行了表现。也对我国民间歌舞相关元素进行了借鉴融合,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民族歌剧形式,为我国民族新歌剧开辟了具有生命力的道路。
作为“红色经典”“革命文艺”,《白毛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政治性主题,深刻揭示了“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主题,充分明确了广大群众反剥削、反恶霸地主、反压迫的强烈愿望,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人翻身解放的客观实际。这种鲜明主题的存在,使其在创作后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以及宣传作用,对广大民众的阶级觉悟进行了有效的启发,当时很多人在看完该作品后,积极投入到了对敌斗争当中,这也是该剧政治地位的体现。但也需要认识到,《白毛女》之所以能够在演出后获得强烈的反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政治效益”,同大众、民间文化意识的融合渗透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也是对民间故事要素充分利用、同大众文化审美接受心理相适应的重要成果,在引导当时解放区文艺时代走向的基础上,使文艺作品在艺术魅力、政治价值方面获得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
二、音乐元素应用体现
(一)民歌音乐元素
在我国民族新格局发展。
1.《小白菜》与喜儿形象
《小白菜》是我国河北地区流行的传统民歌,在该歌曲中,体现出了年幼孤儿想念死去的娘、以及深受摧残的情感。歌词生动、简朴,一共有四句,三字一句,十分简单。曲调方面,平易流畅,在每个句子中以下行结束,充分体现出了思念的心情。《白毛女》的第一幕开始阶段,即对《小白菜》的主旋律进行了借鉴与引用,在旋律的变化、行进方面基本相同,仅仅在音乐节奏与跨度上具有一定的变化。《小白菜》中,具有上下起伏的旋律,使用的为5/4拍格式,在《北风吹》中,使用的为3/4拍格式,整体具有优美流畅的特点。在歌词当中,也对剧情进行了充分体现。首先,对整个戏剧冲突打下了基础,即阶级剥削以及阶级压迫;其次,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即喜儿在这种状态下,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与希望,充分表达出期盼爹爹快点回家的心情,也体现出百姓当中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在第一曲至第五曲,都对《小白菜》的旋律格式进行了使用,而在第四首曲目当中,在现有旋律的基础上,还将《青阳传》旋律加入到了其中。通过对《青阳传》的改变,对喜儿当时的心理情绪进行了进一步体现,曲调轻松欢快,充分体现出喜儿可爱、天真与纯洁的性格,也体现出对雪天的惊喜以及对父亲思念的急切心情。
2.《拣麦根》与杨白劳形象
在《白毛女》创作中,有对主导动机的方式进行应用,同时也应用到了戏曲与民歌形式。从整部歌剧中可以看到,作者将戏曲、民歌为主轴进行运作,在塑造杨白劳形象时,包括有三个阶段,在躲债回家时,使用到了山西秧歌“拣麦根”的主题。杨白劳是一个饱受地主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在作曲中,使用了《拣麦根》深沉曲调对杨白劳质朴、深沉与敦厚的性格进行了客刻画。曲子具有幽默、充满丰富的特点,有欢快的节奏,整个曲子一气呵成。而在《十里风雪》中,整个曲子速度缓慢,节奏较为沉重,体现出了杨白劳拖着沉重步伐回家、忍饥挨饿的场面。在《白毛女》当中,杨白劳的音乐形象虽然是在单个主体变奏发展基础上建立的,但作者在创作中根据人物内心体验、剧情发展变化对同一主题旋律进行了变奏处理,从多方面进行了特点的揭示,对同一人物的不同精神状态进行了生动的表达,以此对人物性格的戏剧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扎红头绳》当中,则使用到了欢快的旋律与节奏,对父女二人虽然生活贫寒、但充分享受快乐的景象进行了体现,充分体现出喜儿的纯真与杨白劳的慈爱。整体旋律上下跳跃,通过前十六、后十六节奏的变化体现出动感的特点。在该段的第一、第二小节中,虽然具有完全相同的节奏与音型,充分体现出喜儿盼望爹爹回来的心理,“扯回来二尺红头绳”等描写也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与民间色彩。
(二)戏曲吸收运用
1.地方戏曲元素
歌剧《白毛女》获得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即是在创作中对戏曲音乐元素进行了吸收,在吸收的同时,摆脱了戏曲对于歌剧的束缚,虽然该剧从戏曲遗产中汲取元素是一种尝试性应用,但也正是这种尝试,为我国后续民族歌剧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道路。
梆子是我国戏曲当中的声腔,特点是在演唱时使用梆子击节,这种方式从何兴起暂时无确证的资料。在我国梆子声腔中,河北梆子是重要一脉,也是惟一冠有“河北”二字的主要地方剧种,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 家乡戏”,或称之为“省剧”。诞生在河北农村区域,流经河北全省,在鼎盛时期,不仅仅在我国各大城市盛行,且在东北、山东的农村地区、中小城市也具有较高的欢迎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及广泛的流行地域。
在《白毛女》中,第三幕第三场即使用了河北梆子进行创作。曲中对梆子的悲壮、算出、气量进行了充分体现,对悲愤交加的情节、凄凉的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喜儿逃出黄家的情节充分体现出喜儿反抗的一面,唱段具有较大的情绪变化,音调整体具有刚性风格特点,在作曲中,作曲家对梆子音调进行充分吸收,对梆子的导板、散板与滚板方式灵活地使用。而喜儿从山上下来的部分,也对梆子中散板、导板与尖板等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在梆子音乐充分应用的情况下,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形象特征进行充分体现。《白毛女》引用戏曲素材时,也在角色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对一些戏曲题材进行了加入,在对戏剧冲突增加的情况下,对人物的戏剧表现力进行有效地丰富,也因此更好地被百姓所接受。
2.秧歌元素
秧歌是我国民间的重要艺术类型,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细分来说,秧歌具有大小场以及过街的区分。其中,过街秧歌即整个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根据音乐的变化,表演在队形、舞蹈上进行相应变化。大场秧歌即是在表演的开场、结束环节的集体歌舞。小场秧歌则是在表演开始之后,在表演过程中体现的具有情节的歌舞小戏,在不同区域中,所有秧歌在风格上也具有不同的表现。
在抗日战争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秧歌运动也逐渐成为了前线斗争的重要“鼓风机”与宣传武器。在延安地区,秧歌在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军民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甚至在延安地区存在没有见到秧歌就不配谈边区文艺的情况。但从本质角度来说,秧歌还是一种民间歌舞活动,在形式、内容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需要能够在发展中进一步进行完善与改进。在其后发展中,较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当中向民间学习,之前的旧秧歌在被改造后走上了舞台。
在秧歌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到了抗日地区,创作出很多有名的歌剧,包括有《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部分歌剧无论是在表演上还是创作上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且所具有的题材较多,包含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主要内容是解放区的斗争与生产活动。秧歌剧在积极传播的过程中,也为后续《白毛女》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为《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在秧歌剧当中,将戏曲、话剧同秧歌元素进行了融合,在对话与化妆中,对话剧的特长进行了吸收,在歌唱方面,也对百姓喜爱的民谣、民间小调等进行了吸收借鉴。在《白毛女》创作中,秧歌剧的重要作用,即是在《白毛女》当中对大量地方戏曲、民谣的曲调进行了引用,如《小白菜》《青阳传》的引用等。同时,秧歌剧在多年发展中,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工农结合与表现革命斗争等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也在《白毛女》创作当中得到了应用。
三、结束语
上文对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白毛女》正是通过对民歌音乐素材的应用,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大大了增强的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