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舞乐类辨正十则

2020-12-06罗春兰方健霖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琴谱指法出版社

罗春兰,方健霖

《续提要》第16册792页:《琴学琐言》一卷。北平图书馆藏抄本。提要云:“据班固《律历志》,蔡沈《律吕新书》制成……此即以黄鍾为万物根本,谓其有长有容有重……”

按《律吕新书》作者为蔡元定。

据《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记载:

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元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义理洞见大原,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人所不能晓者,一过目辄解……所著书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原辩》、《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熹为之序。(1)[元]脱脱撰:《二十四史·宋史》(附清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89页。

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三子部三)载“朱子《易学启蒙》四卷;蔡元定《律吕新书》二卷;蔡沈《洪范皇极内篇》二卷”(2)[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86页。。又《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载“《律吕新书》二卷,宋蔡元定撰”(3)[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2页。。《大学衍义补》:

无间贤愚,贵贱,一同是和,然后按古人钟律之法,即蔡元定之《律吕新书》,朱文公之《通解钟律》,依其说,按其法,而讲究其当然之则,与其所以然之故,筑室布灰,如其候气之法,截竹为管,以求黄钟之声……(4)[明]邱浚:《大学衍义补上》,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391页。

《宁化县志》亦作“而以蔡元定,蔡沈父也,其著书有《律吕新书》、《皇极指要》、《洪范大衍洋说》诸篇”(5)[清]李世熊修纂:《宁化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93页。,可知蔡元定实为蔡沈之父,续提要误,当订正。

《续提要》第37册539 页:《琴清英》一卷。汉魏遗书抄本。提要云:“《雉朝飞操》者卫女之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何如?”傅母日:“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焉。”傅母好琴,取女自操琴于冢上鼓之……”

按“卫女之作”当为“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傅母好琴”当为“傅母悔之”。

《乐府诗集》卷五十七琴曲歌辞一,辑录杨雄《琴清英》载:

《雉朝飞操》,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6)[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43页。

且严可均《全汉文》卷五十四辑录杨雄《琴清英》载:

《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有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7)[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4页。

且《宋本艺文类聚》卷九十中节录亦是:

《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8)[唐]欧阳询:宋本《艺文类聚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329页。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六十一禽鸟二,《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七《羽族部四》亦称之。可证提要之误。

《续提要》第16册692页:《雅琴名录》一卷。说郛本。提要云:“今审其内容,仅列琴名,计大琴,中琴、小琴……秋宵,雷石,悲风为数凡五十。”

按此《说郛》(宛委山堂)本为五十目,当为不足本。

据沈秋田香度楼本《琴学正声》所辑录《雅琴名录》,有五十六目,缺“修况,鸣廉、危柱、桐君、国阿、白博”(9)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页。六类。可知《续提要》撰者商鸿逵所见为不全本。

常见版本:

1.说郛本《雅琴名录》一卷,每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作五十目,国家图书馆藏。

2.清光绪间《笔余丛书》本《雅琴名录》一卷。每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笔余丛书》本《雅琴名录》亦是五十目,国家图书馆藏。

《续提要》第16册697页:《杂书琴事》一卷。说郛本。提要云:“元丰四年六月二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妙墨求予书。会客有善琴者,求予所蓄宝琴弹之,故所书皆琴事。”

按“元丰四年六月二日”应作“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说郛》本《杂书琴事》,作:

元丰四年六月二十□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妙墨求予书。会客有善琴者,求予所蓄宝琴弹之,故所书皆琴事。(10)[明]陶宗仪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583页。

可知《说郛》本《杂书琴事》,日期内容有缺。上元沈氏香度楼本《琴学正声》所辑录之《杂书琴事》:

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妙墨访予, 携精笔佳纸妙墨求予书。会客有善琴者,求予所蓄宝琴弹之,故所书皆琴事。(11)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89页。

且清光绪间《笔余丛书》辑录《雅琴名录》一卷,亦作“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妙墨求予书”(12)[南宋]谢希逸撰:《雅琴名录》,《笔余丛录》本,1875年,第5页。。

又王文浩著《苏轼全集》作“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妙墨求予书。会客有善琴者,求予所蓄宝琴弹之,故所书皆琴事”(13)[宋]苏轼《苏轼全集·6》,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262页。。

晚明著名藏书家毛晋,对苏轼的书画题跋作品的汇编《东坡题跋》亦是“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14)[宋]苏轼:《东坡题跋》,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207页。,可知当为“元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常见版本:

1.清光绪间《笔余丛录》辑录《雅琴名录》一卷。每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2.《说郛》本《杂书琴事》,每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续提要》第16册667页:《治心斋琴谱练要》五卷。乾隆年刊本。提要云:“清王善撰,善字元伯,号真侯,长安人……有自作曲四:曰《幽涧泉》,曰《陋室铭》、曰《读易》、曰《精忠词》精忠词。皆善读其词,有所爱好,即倚声成谱。”

按书名当为《治心斋琴学练要》五卷。《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所辑《治心斋琴学练要》五卷,书前有:

《琴学练要》,长安王元伯辑,治心斋藏板。序文:审音定律,按律成谱,简当明切,名曰《琴学练要》,务使世之学者,即谱以考其音,即音以覆其谱,而且神而明之,俾各自成,其为音谱也,所谓练要者,庶不诬矣。余素好宫商……新阳王慤拜书。明白直解,不为浮词滥说,以泊乱于其间,名曰《琴学练要》,以示学者,务使开卷了然,荡涤邪秽,消融渣滓,而极于义精、仁熟之域,则先生之嘉惠后学。夫岂浅显哉,余故拜手,而为之序。乾隆九年,岁次甲子桐月,茂陵后学杨屾顿首拜识。

自序:正明指法,删订字母,略夫深远之义,出以浅近之辞,颜之曰《琴学练要》,理实言质,不尚文饰,敢谓克承先志乎……大清乾隆四年岁次己未蒲月,云陵王善元伯氏,书于治心斋。(15)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1095·子部·艺术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且据《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载:

《治心斋琴学练要》,为清代王善辑,有清代乾隆四年(1739)刊本。共五卷,卷一至卷二论琴事,卷三至卷五为琴谱,收琴曲三十首,其中琴歌四首。(16)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页。

《中国音乐文献学》亦作“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5卷”(17)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2页。。《存见古琴曲谱辑览》载“《虚明吟》、《易春操》、《读易》、《知止吟》、《精忠词》为清王元伯撰,见于《治心斋琴学练要》”(18)查阜西编纂:《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年,第87页。,可证提要之误。

《续提要》第37册541页:《三教同声》一卷。明刻本。提要云:“明张新撰,新字嘉甫,又号宾桐,新安人。常居京师,擅长琴艺,且精律理,能取各书谱入丝桐,所撰是书名《三教同声》……”

按“张新”当为“张德新”。

据《琴曲集成》第六册所辑《三教同声》载“《三教同声》,新安张德新嘉甫纂集”(19)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8页。。且《中国音乐文献学》亦作:

杨表正《真传琴谱》,蒋克谦《琴书大全》,张德新《三教同声》,胡文焕《文会堂琴谱》,杨抡《太古遗音》、《琴谱合壁》。(20)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59页。

又《新编天一阁书目》载“《三教同声》三卷,明张德新编,明万历二十年刻本,一册”(21)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1页。。《中国音乐书谱志》载“《三教同声》三卷,明张德新辑,明刊本(天一阁)”(2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1949年音乐书谱全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年,第37页。,可知《三教同声》作者为张德新而非张新,可证提要之误。

《续提要》第16册775页:《琴粹》四卷。《琴学丛书》本。提要云:“盖当辛壬之际,干戈满地,欲图保存国粹之一端焉。”

按“盖当辛壬之际”当为“盖当辛亥之际”。

据《琴学丛书》本《琴粹》四卷载:

是亦干戈满地,文明竟化,时保存国粹之一端也,因名曰《琴粹》而叙其大略如此。辛亥冬月二十四日,九疑山人杨宗稷时百甫自叙于宣南之风鹤琴斋。(23)杨宗稷:《琴学丛书》,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33页。

且《琴学丛书》总目载:

右续刻五种十一卷,起与己巳腊月讫与辛未三月,据辛亥八月初刊《琴粹》时,凡二十有一年,合《琴粹》各种卷数计之,凡十五种,四十三卷,九疑山人再识。(24)杨宗稷:《琴学丛书》,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17页。

可证提要之误。

常见版本:

1.民国元年(1912)《琴粹》四卷,每半页10行,行20字,黑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牌记题:风鹤琴斋藏本,国家图书馆藏。

2.民国十四年(1925)宁远杨宗稷舞胎仙馆《琴学丛书》本《琴粹》四卷,每半页10行,行20字,黑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牌记题:辛亥八月开雕,国家图书馆藏。

《续提要》第16册747页:《卧云楼琴谱》八卷。康熙年刻本。提要云:“前有自序及蔡升京胡开京二序,兆辰论琴有云:天地有自然之籁,人心亦必有自然之籁,不操缦则不能安弦……”

按“蔡升京”当为“蔡升元”。

据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卧云楼琴谱》载:

云亭问序于余,遂为略疏其大概云,康熙壬寅岁桐月年通家眷侍生,蔡升元拜撰。(25)[清]马兆辰辑:《卧云楼琴谱》,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7页。

可知续提要作者笔误,且此琴谱除了蔡升元、胡开京二序之外,另有三序,分别是:秋泉居士汪士鋐,傅王露,马灏文三人。

另据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卧云楼琴谱》:

君以谱见示来索序言,遂书以弁于首,康熙六十一年壬寅长至秋泉居士汪士鋐序……康熙壬寅十月朔旦同里年,家眷同学弟傅王露拜误……康熙壬寅臈月既望愚弟灏文顿首拜识。(26)[清]马兆辰辑:《卧云楼琴谱》,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可证提要之误。

《续提要》第16册671页:《澄鉴堂琴谱》。乾隆癸己,澄鉴堂重刻本。提要云:“清徐常遇撰,二勋,别号五山老人,广陵人,平生潜心琴艺,造境精绝,著有《曲谱指法》《探微浅兴》《发古未尽》。子二,曰祎字晋臣,曰祐字周臣,并喜操缦,祎尤卓优。

按“《曲谱指法》”当为“《琴谱指法》”。

《曲谱指法》并无记载,据《琴曲集成》第十四册所辑录《澄鉴堂琴谱》,前录有《琴谱指法》上下两卷。且《江苏省志》载:

徐常遇(生卒年不详),字二勋,号五山老人.江都(今扬州市区)人。广陵琴派的创始者。他还通过平时弹琴的实践,编写一本《琴谱指法》,刻于响山堂。后经他三个儿子校勘,重刻澄鉴堂,就是现存的《澄鉴堂琴谱》(又称《山堂琴堂谱》)……其长子祜,二子瓒臣、三子徐祎,均承其家学,造诣颇深。(27)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90·人物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320页。

又《浙江图书古籍善本书目》载:

《琴谱指法》二卷,清徐常遇撰,清康熙四十一年响山堂刻本二册,八行十八字,四周双边,白口。(28)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编:《浙江图书古籍善本书目》,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中国音乐史》认为:

在清初至太平天国这段时间,徐常遇、徐琪、秦维瀚等琴人形成了以江苏扬州为中心的一大琴派,称广陵派。徐常遇编有《琴谱指法》;徐祺、徐俊父子编印的《五知斋琴谱》收有33首琴。(29)臧一冰:《中国音乐史》,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中国音乐文献学》亦作“徐常遇《琴谱指法》二卷”(30)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2页。,可知为《琴谱指法》而非《曲谱指法》。

“子二”当为“子三”且“祜,字周臣”。据《琴曲集成》第十四册所辑录《澄鉴堂琴谱》各卷开首所写的校对者载“五山徐常遇二勋甫集,祜周臣、禶瓒臣、祎晋臣仝校。”(31)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01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载“《琴谱指法》,公元1702年初刻于响山堂,以后又重刻于澄鉴堂,经他三个儿子校勘成书,就是现存的《澄鉴堂琴谱》。他的长子徐祜,字周臣,三子徐祎,字晋臣”(32)徐元勇:《中国古代音乐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30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载“徐常遇有《澄鉴堂琴谱》传世。其子徐祜、徐祎,号称江南二徐”(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63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3页。。《广陵区志》载“当自清代始,由徐常遇在继承虞山派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费一生心血编著《澄鉴堂琴谱》,经其子徐祜、徐祎校勘成书传世”(34)杨杏芝主编:《广陵区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56页。。《扬州文史资料》载“徐常遇的长子徐祜,字周臣,二子瓒臣,三子徐祎,字晋臣,都是在徐常遇的教诲下,从小就学会弹琴,其中以三子徐祎进步最快”(35)赵尔俊:《扬州文史资料》(第15辑),扬州: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第151页。。

广陵琴派的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刘少椿在《广陵琴学源流》亦作“二勋,子周臣名祜、晋臣名祎、瓒臣名禶,均著声望”(36)刘少椿:《广陵琴学源流》,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可证提要之误。

国家图书馆有藏清康熙间,五山徐氏《澄鉴堂琴谱》刻本,每半页6行,行12字、小字、双行24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续提要》第16册671页:《春草堂琴谱》六卷。乾隆年刻本。提要云:“卷一迄卷五为琴曲,曰黄钟均凡五曲,曰夹钟均一曲,曰中吕均凡十五曲,曰夷则均凡二曲,曰无射均凡五曲,共二十七曲。”

按“二十七曲”当为“二十八曲”。

按照《续提要》记载各曲目总和当为二十八曲,且同治丙寅重刻双清馆藏本《春草堂琴谱》载:

卷一黄钟均凡五曲;卷二夹钟均一曲;卷三中吕均凡十五曲;卷四夷则均凡二曲;卷五无射均凡五曲。(37)[清]曹尚撰:《春草堂琴谱》(上),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共二十八曲。可证提要之误。《春草堂琴谱》六卷,乾隆九年(1744)初刊。另有同治、光绪年间三种重刊本。其中同治三年(1864)祝桐君先生对所载曲谱详加校订,写有评语,前有祝桐君,王锦序,此本现行于世。

猜你喜欢

琴谱指法出版社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我等待……
《蔗湖琴谱》考①
不一样的钢琴谱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论指法运用在巴赫键盘作品中的重要性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