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控干预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

2020-12-05杨菊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护士长耐药科室

杨菊霞

江苏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泰州 225321

感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组织,在其中繁殖并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局部和(或)全身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的过程。手术部位感染和其他感染并发症、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人造材料相关感染,以及器官移植后感染等,均为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主要与患者体表皮肤和黏膜完整性的破坏、接触,及不合理用抗生素药物密切相关[1]。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环境卫生等为传播的重要媒介,故需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控工作,彻底切断传播途径,以保障患者的安全[2-3]。2016-01—2019-12间,我院对6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外科疾病患者,分别施以常规干预和感控干预。现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62例均为在我院外科住院的患者。均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标本(痰、尿液、创面分泌物等)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4~81岁,平均55.7岁。胸外手术后肺部感染13例,腹部手术后泌尿系感染12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5~80岁,平均55.8岁。胸外手术后肺部感染12例,腹部手术后泌尿系感染14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5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 在外科处理的基础上,先根据经验使用抗菌药物,送检患者样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1.2.2 观察组施以感控干预 (1)建立感控小组: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选择感控小组成员,包含检验人员、管控人员、药师等。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工作。(2)感控干预培训:由组长负责联络院方外聘或委派相关专家级人员负责培训。以“理论结合实践”为核心目标,在开展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实践操作比例。培训内容含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知识、防控技巧、隔离规范、消毒清洁标准、未用和已用医疗物资的管理等。根据组员工作内容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依据不同培训内容制定考核范围,在培训过程中定期开展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开展感控工作,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以激励组员的学习热情[4]。(3)对传统感染防控工作进行改革:①传统交接班为单一早班交接模式。感控干预则要求以早班交接为基础,实施床边、书面,以及护士站公示栏信息公布等交接模式。②传统信息统计由护理人员负责,统计内容较为单一。改革后应加入患者各项检查报告、注意事项告知、异常状态汇报等多方面内容。③传统检查数据采取的是发放方式,中间会因数据转运导致延迟。改革后应以网络信息和移动终端为基础,采用电脑数据共享或电话通知方式,保证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报告内容,并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置。(4)分级感控机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分级感控机制进行管理。病情较轻者定为1级,由基层医护人员负责感控。感染较重者定为2级,由各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感控医生等负责,并将其与1级患者施行隔离。感染危重者定为3级,应立即施行完全隔离,并由院内感染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直接负责[5]。

1.3 观察指标 (1)应用自制评估量表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卫生质量,含环境质量、手卫生、隔离、抗生素正确使用4项,每项25分。分数与质量成正相关。(2)统计2组患者干预后的手卫生、隔离、细菌送检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卫生质量 干预前2组患者卫生质量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卫生质量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卫生合格率、及时隔离率及细菌送检率 观察组患者的手卫生合格率、及时隔离率、细菌送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干预前后卫生质量比较(±s)

表2 2组患者的手卫生合格率、及时隔离率及细菌送检率比较[n(%)]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属于变异菌株,特点在于对多种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具有较强耐受性,导致治疗难度进一步提高;同时此类菌株可通过肢体接触、物品表面接触、飞沫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6]。引发多重耐药菌的原因在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尤其是在侵入性手术操作、普通感染患者群体中多发。针对此类患者的感控工作必须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治疗需求。应在科室内建立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控小组,并要求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纳入小组培训当中,使不同医护人员掌握针对性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同时改革各项工作内容,完善交接班、信息反馈和检验结果送报程序,根据患者病情开展分级感控机制[7],以最大限度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护士长耐药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等 你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评判性思维与领导力现状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