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艺人战“疫”歌曲与“中国精神”
——以国内战“疫”期间发表的音乐作品为例
2020-12-05何加子
何加子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二月前后,有着庞大粉丝群体与知名度的偶像艺人纷纷创作出战“疫”主题的歌曲,歌曲内容以鼓励武汉、凝聚人心和致敬榜样、赞美英雄,同时呼吁大家科学防疫、科普防疫知识为主。本文拟从偶像艺人战“疫”歌曲与“中国精神”的关系上,讨论以“艺”战“疫”的传播价值与思考。
一、偶像艺人战“疫”歌曲热搜不断
年前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紧急响应。除了奔赴前线的工作者们,文艺战“疫”者也悄悄拉开序幕,在网络各大媒体上,不断出现偶像艺人发表的战“疫”歌曲,也带动一批其他音乐爱好者及音乐相关部门以“艺”战“疫”。音乐是一门拨人心弦的艺术,不受时空等限制,无每时每刻都用声音的力量凝聚人心,给人鼓舞。在疫情还未结束的现在,给所有人一剂“暖心药”。至今,已有一大批战“疫”歌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偶像艺人所发表的作品微博热搜不断、朋友圈刷屏、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已然攀上战“疫”高原,引发热议。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此次已发表及还未发表的战“疫”歌曲不下数千首。其中,偶像艺人凭借其个人的影响力与庞大的粉丝群体,所发表的战“疫”歌曲一下辐射到各大媒体及大众视野中。一方面,为武汉加油与祝福、凝聚人心。疫情来临,这个特殊的春节,冲锋在前的一线工作者,被困在外地的打工者与学生,守在家中无法出门的普通民众等,人们紧张、孤独、焦虑,战“疫”歌曲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负面情绪,又鼓舞了人民群众团聚一致、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李宇春邀请肖战在2月8日发表的《岁岁平安》,通过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与黄鹤楼、长江水、热干面、老蒲扇等穿插在歌词中,不同的家乡口音向亲人报平安。用民歌的方式来组织旋律,推进情感,温暖人心。李荣浩的《同根》歌词朴素、直击人心,开头一句“做不了医生,也想要救人”既赞美了前线医生,又表现了普通群众心系疫情。华晨宇《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在歌曲结尾高昂的和声中,传来了来自各行各业人士一声声真诚质朴的“早上好”“Hi”,类似的家常话,让这首歌瞬间充满暖融融的烟火气息。这些歌曲的艺术性虽受到颇多争议,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偶像艺人的潜在价值以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人心,网络媒体竞相传播,前线人员看到自己偶像发歌,受到莫大鼓舞,粉丝群众也背后支援,向偶像看齐。
另一方面,这些战“疫”歌曲致敬榜样、赞美英雄。同时呼吁大家学会科学防疫,科普防疫知识。这也再次证明偶像艺人团体在以“艺”战“疫”的战场上,是一支有力量、有表率、有无限战斗力的队伍。例如,邓紫棋在2月2日发表的《平凡天使》,MV剪配相关新闻事迹,向每一位平凡天使致敬,这也让广大群众对抗“疫”中的感人事迹有了更多的认识。《一直到黎明》由毛不易、王一博等2月20日发表,参与演唱者有八十多位,80%的录音都在家里用手机录音完成。响应国家号召、不聚集、不出门,全体志愿演唱者都采用线上远程录制的方式,整首歌曲从发起、创作到录制完成仅用了7天时间。录制设备虽简陋,音质有瑕疵,但每个人都满怀真挚的情感,传递出许多温暖。MV的最后科普了科学防疫的知识,鼓励大家少出门、戴口罩等良好习惯。偶像艺人带头扛起科学防疫的大旗,再次证明偶像艺人在此次战“疫”中的潜在价值。
二、战“疫”歌曲中体现“中国精神”的两个维度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偶像艺人在国家出现危难之际,以“艺”战“疫”的行为及音乐作品对这两种精神都有反映。其蕴含的“中国精神”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体现出来。
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致敬榜样、赞美英雄、凝聚民心、鼓舞斗志。从人的民族性与社会性来看,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文艺,文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同时,人民的、民族的诉求与需求也推动着文艺工作者创作当中。偶像艺人区别于一般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在当今的文艺市场中,也总是最为活跃地出现在各大媒体的一批人。在疫情期间,创作好的音乐作品,扛起鼓舞人心、凝聚民族力量的大旗,是能更好地发挥偶像艺人的价值的。2020年2月2日,《坚信爱会赢》推出,此歌曲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宣传部等共同打造,成龙、王力宏、肖战等共同演绎。《坚信爱会赢》MV多人合唱形式,凝聚力量,团结人心。合唱的影响力是成倍的,武汉一中的同学翻唱了这首歌发布MV,也获得广大群众的关注,这是偶像艺人的力量,更是由个人到众人团结力量的体现。2月16日,《坚信爱会赢》的粤语版也在港澳地区热播,鼓励全国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紧接着2月17日,另一首谢霆锋、萧敬腾、王俊凯共同演绎的《保重》推出。MV剪配新闻画面,随着他们的歌声一一展现:戴着口罩隔着玻璃轻吻彼此的情侣、还没来得及办婚礼就投身前线工作的医生隔着玻璃对爱人说我欠你一个婚礼、几天没见过的夫妻在医院走廊认出彼此。给前线工作的妈妈送饭时,隔空拥抱的小女孩。歌词与画面结合,从真实的故事中来,将爱与温暖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赞美英雄,团结群众,正是文艺作品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发挥自身优势,创作文艺作品,鼓舞人心,带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战“疫”、科学防疫、依法防疫。偶像艺人结合当下疫情背景,发扬文艺原创性与公益性,弱化商业性。在疫情蔓延至全世界的今天,偶像艺人站出来发表了鼓舞世界人民、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品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陈奕迅和蔡依林在4月3日发表英文合唱形式的抗疫公益歌曲《fight as one》。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家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需要世界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方能保护共同的家园。另一位偶像艺人代表蔡徐坤,在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的第二天——4月9日发表原创抗疫公益新歌《Home》,蔡徐坤的这首歌采用中英文双语的形式,用全球共通的语言,把这份饱含治愈能量、不分国界不论种族的温情传递给这个世界。歌词“Let’s look at the stars high in the sky.Believe that there’s no limit。”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我们,不同民族都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拥有不同肤色的人,同呼吸、共命运。
三、音乐战“疫”既要上“高原”也要攀“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新的春天,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偶像艺人发表战“疫”歌曲,在受到大家支持与肯定的同时,也有一批被当作是“库存”的音乐作品,同为音乐界的前辈韩红曾指出,赈灾歌曲90%是烂歌,受到音乐届和一些群众的力挺。诚然,偶像艺人的音乐战“疫”中不乏出现一些艺术性差的歌曲,如何看待这场音乐战“疫”上了“高原”,又如何攀登“高峰”?
好题材不等于好歌曲。此次抗“疫”歌曲大多配备了疫情新闻中的感人画面。歌词多以“创伤叙事”为主。好的艺术作品不能仅有好的叙事题材,如果只因题材好就能称为好的作品,作品的艺术性是无法得到保障的。艺术作品在有好题材的同时,也应有好的表达形式,内容与形式相统一。Higher brother的《口罩》歌词烂俗,就被广大网友批评纯蹭热度,“我把我的口罩分给你带”等不科学内容,对社会只有不良影响。由周杰伦作曲、张学友演唱、方文山作词的《等风雨经过》一上线,就有网友称此次合作为“神仙组合”,网络及各大媒体有不少声音在讨论张学友的唱功、周杰伦的编曲能力、方文山的写词水准,这些偶像艺人因为有着强大的粉丝群体对他们的期待,自然也会将现在的作品与之前的进行比较。创作抗“疫”歌曲要主动避免走形式化、蹭热度,受众不是苛责疫情歌曲创作本身,相反,受众期待有情歌温度和艺术高度的好作品的诞生。
公益性不等于艺术性。一方面,有不少网友评论偶像艺人发的歌曲mv,听完后,认为其他悲伤一点的音乐配上这个MV,依然会感动落泪,而不是歌曲本身带来的感动,甚至有些网友说,没有音乐看画面一样感动,本是配备的MV,却成了“主角”,歌曲被忽略;另一方面,一些抗“疫”歌曲因为时间紧、任务急,加上非常时期又无法与人接触,导致实践了解的少,使早期战“疫”歌曲多“库存货”,旋律总有别的歌曲的影子,歌词多为大爱的抽象用语,不能真切动人,切换成另一个爱心场景可能也能用。这就是只关注到抗“疫”歌曲的公益性,而没有关注到艺术性。广受感动的经典的公益歌曲《天亮了》,韩红以“父母的双手托起孩子”这样一个奇迹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歌词娓娓道来,紧扣主题,只是听到歌曲就不禁感动落泪。现如今的公益歌曲,特别是有着庞大粉丝群体的偶像艺人,需要去用心,用真情去感受和创作,不应抱着蹭热度的心态去草草了事,这样不仅受众不买单,时间的沙漏也会将之淘汰。
随着疫情的发展,不仅是在前线战斗的医务人员面临考验,文艺工作者们如何创作出经得起人民与时间考验的抗“疫”作品也值得深思与期待。不仅是偶像艺人,文艺工作者们只有心系人民群众,把创作作品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音乐战“疫”才能真正做到上“高原”也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