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文化的音乐传播

2020-12-05张名章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创作精神

房 蕾 张名章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一、时代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的时代性又被称为独特性,即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1-3]。例如,每年的时代楷模代表人物所具备的时代特色,战斗英雄、扶贫干部和敬业模范等,这都具有时代的独特特征。不论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是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是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土地革命时期精神,或是以大庆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精神,或是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再或是1998年抗击洪水、2003年抗击“非典”肺炎疫情和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来自于传统文化并都有对文化不间断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文化具有延续性和更新性,即时代文化并会伴随着时间不断地出现并伴随着一代代人而再创造和发展。例如爱国主义精神文化。正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所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献身的英雄永垂不朽,这些英雄就是孕育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的丰厚土壤。在历史的时间进程中,爱国主义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涌现并不断发展。不论是抗美援朝的战场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地上,或是“两弹一星”的试验场里还是走向世界的贸易谈判桌上,都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在阐述和发展。再比如抗击“非典”疫情的时代精神,2003年的“非典”疫情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专业和有担当的医护工作者,比如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屈的中国人民战胜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这传达出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和众志成城的魄力。而这些精神特点也在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再一次出现,一代代中国人民在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成长。

时代文化同时具有无形性和共享性。时代的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并会让处在时代中的每个人共享。文化本身不具有固定形态,往往是一些总结的经验和自然规律,往往被称为软力量。对应来看,无形的文化也会带有时代的独特性,进而自然而然地影响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和行为。从小事来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名字中带有“卫东”“卫国”或“国庆”等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名字。再比如,在1990年北京亚动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一系列歌曲(《亚洲雄风》《北京欢迎你》和《我和你》)与吉祥物形象(熊猫盼盼和福娃)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口号背后的“绿色、人文和科技”的理念,都在人们中间自发地传播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全民健身和全民运动风高涨,一时间“你看奥运了吗”成为了新的问候方式。构成时代文化的共享性离不开传播途径的辅助,往往时代文化会结合最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比如信息革命以来,信息通过电视、手机和网络来广泛传播,此时文化也在利用此进行传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店,通过网络或可成为“网红爆款”,这就是因为不时地向人们输出文化,使大家去尝试。

二、疫情下的音乐创作

时代文化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离不了所处时代的重要事件,文化是来源自生活的。当下,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历史事件正在中国和世界发生,这也为反映时代文化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土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各地医务工作者与众多志愿者奔赴一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时,众多文化战线的战士们也在用独特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他们用音乐创作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用音乐传递着力量和温情。

疫情下的音乐创作与其他音乐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疫情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形式,和其他的音乐艺术相比有自身独特的地方,一般的音乐在功能上来说是为了聆听和欣赏的需要,或者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但疫情中的音乐创作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对人物的赞扬、讲述故事等,其不同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音乐具有不同的创作方式。由于功能性的不同,疫情音乐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于时代楷模,所以它基本的创作要素就是要使音乐和一线战疫人员的经历、受惠者的感情达到统一的效果,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和理解创作对象的人物性格、亲身经历等,音乐的创作必须和歌曲的内容相结合;其次,结构上的不同。以疫情为背景的音乐创作相对于其他的音乐形式来说在结构上要更灵活一些。一般的音乐在结构上开头结尾和高潮部分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疫情音乐作品中,音乐所体现出的情绪和作品所表现的情绪、背景是相关的,与描述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最后,作用上的不同。一般的音乐主要是为了抒情和欣赏,但是疫情中的音乐创作除了这两个作用之外,还能够树立人物形象、带动情感共鸣等,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推动作用。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音乐或在歌唱英勇的白衣战士或在传递抗击疫情的乐观和温情或者为人们加油鼓励,都在真实地反映和记录时代,都在强有力地传递力量和温情。例如有中央电视台主播们共同演唱《你安好 我无恙》和《坚信爱会赢》,表达愿所有人都可以安然无恙,坚信众志成城可以一齐战胜疫情。又比如,林俊杰演唱的《Stay With You》、李宇春创作的《岁岁平安》、李荣浩创作的《同根》与邓紫棋创作的《平凡天使》等一首首抗击疫情的歌曲,有的歌曲包含武汉生活气息,有的歌曲在诉说逆行者的故事,歌声带来温情,歌声伴着希望的曲调,传递出人类最终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坚定信心。再如,1998年洪水抢险救灾的代表歌曲《为了谁》的武汉版本、福建省新创作的歌曲《战起来!站起来!》和《武汉伢》《跟我上》与《逆行的身影》等一大批作品表达中国团结一致和乐观坚韧的精神,同样这些歌曲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反映了时代文化中的勇于担当的敬业奉献文化。还有一些配乐诗朗诵,例如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节特别节目中配乐诗朗诵,诗中医务工作者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灯,英雄的中国人民唱响了战胜疫情的大爱之歌。

疫情下的音乐创作就是在表达时代文化,表达中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音乐是时代的记录者,时代的影像会随着时代的音乐所浮现。歌声下是勇往直前的逆行者,歌声下是互帮互助的英雄的武汉人民,歌声下是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4]。时代文化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并在其中加入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文化传统,将抗击疫情表现出来的精神创作进音乐作品,进而又影响人们的生活,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传递出中国人民坚韧的品质,传递出时代的最强音。

三、疫情下的音乐传播方式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和效果的公式。1966年,社会与政治学家卡尔·多伊奇在《政府的神经:政治交流与控制的模型》中曾讲述科学模式中的模式优势。现如今我们从音乐传播的“5W”模式分析其传播之路。

(一)作者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文艺创作者应心怀家国、立足所学,为打赢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创作者不仅仅限于武汉同胞的同感而发,更多的还为了向奔波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从网络平台可以看到,有不少非专业的音乐创作者也参与到活动中,以歌曲翻唱等形式为武汉加油。

(二)内容

在疫情下的音乐创作内容多为感性而发,演奏者的旋律、歌词,MV中的表情、肢体动作,这些真实的故事及所引发的心理状态。音乐本就是感性创作,尤其是在疫情等灾难面前大概率会经历生死离别,与疫情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讲,音乐可以真情流露、引发共鸣,歌曲可以励志与振奋人心,也可以传达温暖与希望。

(三)渠道

音乐的传播渠道为作者现场表演、演奏者现场表演、录音、CD、网络传播等[5]。在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通过网络音乐社交式加油,在网络平台上让更多人通过歌声产生共鸣。音乐平台推出评论区,为武汉加油,发挥媒体的社交优势进行广泛传播。

(四)受众

音乐受众分为特定人群和非特定人群[6]。特定人群是“逆行者”为背景的歌曲原型人物,描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非特定人群是指心系武汉的广大同胞,运用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

(五)效果

抗疫歌曲可以调节情绪,网络平台发布高点击量的疫情相关的歌曲发出向武汉声援的声音,提高听众的社会责任感,有些时候纵有千言万语,不如一首歌更能感染人心。

四、结语

通过分析时代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传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是一种重要的与时代文化沟通的渠道。时代文化中的战疫音乐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更鲜活的素材和更强大的动力,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者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推动作用。当今社会的音乐种类不断增加,音乐创作者不仅要利用好传播优势,还要利用好其他宣传方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创作出更多特殊时期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不同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推动时代文化的进步。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创作精神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路径探析
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墙之隔》创作谈
拿出精神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