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在大学生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2020-12-05黎燕任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黎燕/任娟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在整个素质教育当中,音乐教学为其重要手段。音乐实为一种注重创新、创造,且强调想象的艺术形式,将其应用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无论是在丰富大学生情感上,还是在培养其良好素质素养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与效能。结合当前可知,当代大学生在情感发展方面,有其专属性的时代特征,同时还是在信息技术大发展、大繁荣下的新时代生命力。本文围绕大学生情感发展,就音乐教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作一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基本特点分析
1、情感体验方面的双向性。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讲,其在知识、经历、氛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有着更加丰富、多元的情感,还有着更加富有活力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情感体验方面,有着典型的双向性。比如思想上的主动与行为上的被动、感性与理性、封闭与交往及较强的责任感与较弱的责任心等。此些双向性情感体验在特定环境中相交融,使得大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压抑、紧张、慌乱状态,久之,便会进展为心理疾病,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2、情感需要方面的多变性。伴随当今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下,许多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均发生了较大改变,呈现出多变性特征。在此影响下,许多大学生过度注重自我,过于强调索取,注重现实。另外,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多彩绚丽的情感需求对完全单一且固化的情感崇拜给予了替代,与此同时,他们除了有低层次情感需要外,还有高层次的情感需求;在此背景下,势必会形成复杂、多元且多变的情感需要层次目标。3、情感取向单一。在大学阶段,许多大学教师在职称晋升、科研、生活等方面压力的影响与驱动下,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情感与热情,缺少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外,还缺少对学生课堂体验、感受上的关注,因此,这便直接造成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情感长时间处在一种单一、固化状态。
二、大学生情感发展中音乐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情感教育对人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那些负性情绪来讲,却发挥着阻断、破坏或瓦解的作用。还需要指出的是,人们的认知活动及情感乃是驱动人们行动、情绪、认知的基础动力。一部优质的艺术作品,势必能够将人类最根本性的情感给反映出来,而只有将人类基本情感给反映出来,才能更好的打动人。音乐家用各种音符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给表达出来,而艺术家则利用舞蹈、乐器等,二度创作音乐作品,用一种比较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自身对生活的体验、感受给表现出来,此乃艺术家所具有的实践活动。而对于音乐教学来讲,其便是再创作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因此,学生能够从中体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当中的音乐情感。
(二)强化学生对美的辩解力
所谓音乐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即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比如创设多种题材的音乐教学情境,举办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营造比较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共建优质的师生关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作品当中所充斥的情感内容,往往能以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美的多重需要。不仅能调动学生情感,激发精神空间,而且还能强化对美的辩解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
(三)借助情感的调节功能,强化其对活动、行为的支配
有研究指出,音乐对人的心理、神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如果一个人长期生存在一种被人鄙视、被人反对及被人嘲讽的环境当中,那么其在情感上便会处于一种压迫、压抑状态,其内心会极度不平衡。为了能够平衡心理落差,便需要对自身行为、思想进行调节,并使之一致于社会其他成员。而此时,通过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力量给予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成熟期,因其在生理、地域、家庭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与他人存在差异,那么会比较强烈的感受到,特别是那些刚入学的大学生,其内心会产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此种压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在自我人格保护及竞争的双重需要下,他们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形成沟通屏障,不利于优质人格的养成。此时,可借助音乐教学,陶冶其情操,分散其压抑情绪,将其从封闭的内心世界中解脱出来,强化对自身活动、行为的支配能力,最终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 语
综上,在大学生情感发展当中,音乐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沁人心脾、春雨润物的效能,因此,其所起到的作用乃是传统说教方式难以比拟的。在大学阶段,应积极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为大学生情感良性发展提供切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