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美育意义
2020-12-05卞小艺安徽农业大学
卞小艺 (安徽农业大学)
一、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各种思想文化在我国社会激烈碰撞。尤其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网络给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降低了各种思想传播的门槛。过去,思想文化传播以纸质媒介为主,这意味着思想文化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到达受众面前,如今网络上传播思想文化的主体逐渐多样化,网民几乎不需要通过审核便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意味着错误、极端的思想也有可能在网络上横行霸道。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这意味着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思想的影响,出现偏激行为。例如,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人们开始反思高材生陷入极端思想的原因。再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两名学生仅仅因为一点生活矛盾就产生激烈肢体冲突,最终造成一名学生被刺伤,不治身亡。这些案例虽然是个例,但也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当代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中极端的因素越来越多,这给大学生的健康生活埋下了隐患,启示着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美育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仅仅是学会专业知识并不能被称为有文化素养,只有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的学生才能被称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如今,许多高校借助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学生在认识中外乐器、曲目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的生平事迹,从他们的伟大实际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学生在学习中还不可避免地要结合一些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的知识理解歌曲,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解不同文化、欣赏不同曲目的能力。
例如《约瑟夫的神奇彩衣》一曲描绘了约瑟夫少年时期的悲惨经历:约瑟夫有是一个嫉妒他备受父亲宠爱的兄长,这几位兄长恨之入骨,想尽办法将他赶出家门。一天,约瑟夫的兄长们找准了他外出的时机,用诡计将他骗走,把他卖给了人贩子,约瑟夫的命运从此改变。可恶的兄长还欺骗约瑟夫,告诉他父亲去世的消息,这使约瑟夫更加心灰意冷。后来,约瑟夫被奸人所害,在监狱中受尽苦楚,但入狱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新的转机。约瑟夫在狱中为法老解梦,约瑟夫逐渐成为了法老的得力助手,几经波折,约瑟夫得以和父亲团聚,约瑟夫的兄长也遭到了报应。与该曲相关的话剧,如《梦想成真》以鲜活的曲调、振奋人心的表演刻画了不同人物复杂的内心。学生在充分了解约瑟夫的故事后学习相关曲目,对人物的解读更加深入、透彻,对曲目表达的感情也有更深的体会。同时,学生了解了犹太族祖先的故事,这也增添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文化底蕴。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音乐是寄托着人们丰富情感的媒介,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关注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使学生能从不同音乐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在音乐中汲取更多正能量。例如,《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国的国歌,无论在何时何地播放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奋勇前进的精神。教师在讲解这一曲目的创作背景时可恰当使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将旧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状况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突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感受到国家进步之快。旧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反动势力、反华势力造成的,而新中国面对的挑战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也体现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正是由于国家有了新的发展,面临的挑战、矛盾才会发生变化。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发展的习惯,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民族意识。
我在讲解《黄河大合唱》一曲时,引导学生从该曲创作的背景出发解释歌词,挖掘每句歌词背后的历史事件及呈现出的社会风貌。必要时,我在多媒体上展示出能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状况的图片、视频,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学生通过解读歌词、聆听曲目认识到《黄河大合唱》是一首鞭笞侵略者暴行的曲目。该曲目虽然反映的是沉重的历史背景,但表达的并不完全是沉重的情感。该曲激昂、壮阔的曲调表现了当时的中国人民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形象通过这一曲目展现在了更多人面前。该曲目所表达的民族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学生深刻意识到了当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对祖国的感激、憧憬之情更加热烈、澎湃。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人演唱能力,但在合唱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突出学生个人的音色,而是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形成浑然一体的音色。我在课堂中发现,部分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对不同的曲目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学生通常不愿意主动融入集体合唱中,或是在合唱中音色过于突出,破坏了合唱的美感。这是因为这些同学往往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忽略了和其它同学之间的配合。然而,合唱最重要的便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学生必须兼顾自己与其它同学的音色,在合唱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声音大小、音调高低等因素,达到与其它同学密切配合的效果。一首好的合唱作品离不开学生的团结协作,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合唱时使学生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引导音色突出的学生调整自己的歌唱方式,尽量融入集体音色之中,展现合唱曲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