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2020-12-05庄云龙安徽省歌舞剧院
庄云龙 (安徽省歌舞剧院)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声乐是我国灿烂的精神财富之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民族声乐发展至今也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民族声乐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演唱方法的优势,为民族唱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样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日趋完善和丰富。
一、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民族声乐要坚守自身特色
民族声乐发展的多元化进程中,需要坚守自身特色,保持包容的态度。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以及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发展不能离开传统,否则将会丧失其个性化特征,在民族声乐多元化演变的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保护者们仍然要坚守民族声乐的特点,在唱法上也要坚持民族化,对于民族声乐的学术研究也要得以跟进,这样才能不断地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民族声乐。
同时,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和其他种类的唱法做好衔接,丰富民族声乐的唱法体系,坚守“民族来自于民间”的重要原则,在民间不断汲取宝贵的演唱经验以及灵感,只有坚持自身的原创性以及独立性,民族声乐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才不会迷失自我,丧失民族性的优势所在。
(二)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要坚持和而不同
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民族声乐并不排斥其他声乐文化的融合,这种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够让民族声乐不断获得新鲜的血液。在坚持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民族声乐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正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才得以让民族声乐不断更新和发展[1]。在民族声乐多元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审美水平的差异性,既不要完全的否认西洋声乐文化,也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和外部信息进行整合,坚持自我和而不同,确保民族声乐本身的张力和包容性所在,这样才能让民族声乐始终永葆青春。
二、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致力于民族声乐创作风格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在艺术创作上始终秉承着包容和多元化的特征,民族声乐来自于民间,但也在艺术层面上实现了对民间音乐的升华。发展至今,已经有大量活泼新颖、风格多样的民族声乐作品出现,这些歌曲都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特色以及风格,在艺术展现形式上也较为多元。在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声乐创作者们可以在创作方法以及技巧上通过借鉴外来的技术,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特点,并不断地进行探索,运用外来的经验丰富民族声乐的表现风格以及题材[2]。由于民族声乐的创作主体为广大群众,所以在进行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时也要考虑到艺术欣赏群体的特征,在感情以及审美上要注重和人民群众的交流,既要有继承也要有选择的消化其他声乐创作风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表现出更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民族声乐作品。
(二)建立多元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对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发展来说,站在教育的角度上,相关培训学校要在民族声乐的教学阶段就注重民族声乐的保护以及传承[3]。在教学时坚持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掌握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感受民族声乐背后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为后续的民族声乐创新和传承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建立多元的民族声乐审美观念
审美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审美观念上能够做到多元,才能够产生多元化的艺术作品。民族声乐作品和审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随着外部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转变,在发展民族声乐多元化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审美自由的重要原则,随着中华民族国力的逐渐强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在网络时代下,每个人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众多,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保持鲜明的个性色彩,遵循审美自由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我国民族声乐产生于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之上,地域性风格差异很大,这都是民族声乐在审美自由的当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证明,多元的民族声乐要始终坚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以及喜好,这样才能够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赢得群众对艺术价值的肯定。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艺术工作者要认识到外部环境和音乐文化所发生的最大变化,民族声乐要想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要主动做到与时俱进的转变,无论是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还是演唱风格上,都要始终保持和外部的紧密联系,了解音乐发展的动向,并让民族声乐作品能够始终为中华民族人民群众所喜爱,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确保民族声乐能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发展民族声乐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避免强行和硬性的融合或者拓展,艺术创作工作者要积极地探索民族声乐的发展之路,坚守传统,锐意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民族声乐实现多元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