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单元教学设计”:高师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

2020-12-05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
关键词:江姐师范生声乐

杨 瑞 王 珂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一、“声乐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构成

“单元教学设计”[1]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十九世纪末欧美教育心理学家德克乐利,它主要强调“兴趣”和“整体化”理论原则,是指通过教学各个环节要素的整体优化和组合,为达成预定设计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而呈现的最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本文的声乐单元教学设计是借鉴前人理论,强调摈弃以往声乐教学重点以传授呼吸、共鸣、咬字、声音、情感等声乐理论知识技能为主的做法,提倡“大观念”“大主题”与“大过程”的声乐教学理念,凸显审美创造性的声乐教学,促进高师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大观念”是指整个单元统挈下的声乐教学目标要有鲜明突出的声乐教学观念进行统一协调,通过对声乐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组合,有效达成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大主题”是指声乐单元教学打破以往相对零散孤立的教学学时,以目标指向显明的主题文化背景联通声乐单元教学的各个声乐教学环节,以顺利地开展声乐教学;“大过程”是指声乐单元教学摒弃以往声乐教学中带有杂乱无序的声乐教学活动环节要素,以具有整体、计划、统一性强的声乐实践活动为载体,有效确保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因此,基于声乐核心素养的声乐单元教学设计,不但宏观上能够全面统辖声乐理论知识、技能、观念与教学过程,而且微观上也能对具体的声乐理论知识、技能模块的意义、作用和价值进行全面关照,能够顺利达成高师声乐课堂教学与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对接。

二、声乐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一)高师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落地的自然需求

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扎实落地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高素质的高师师范生新型声乐人才应具备既能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又能够顺应社会未来发展的关键品格和核心能力特征即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目标。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归根结底要体现在高师声乐课程实践教学中。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高师学校师范认证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教学要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我们知道声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以声乐学科教学为基础,声乐单元教学是声乐学科教学最基础的单位。因此,声乐单元教学设计在学生声乐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2]。因此,本文基于声乐核心素养的声乐单元教学设计,是根据“大观念”“大主题”理念,在“真实”可控的问题情境中,师生在系列的合作、探究的声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高师师范生声乐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需求。

(二)高师声乐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我们知道,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体现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基于声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声乐单元教学对于声乐课堂教学及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声乐教师层面,声乐单元教学设计不单单是将原有声乐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要点教学的简单罗列拼加,而是将声乐教学的各项指标、元素、环节从整体、统一的角度进行有机的综合和重组,声乐教学单元自身就涵盖完整的目标、主题、活动及评价内容。这时,声乐教师就要从教学单元的学时为起始,立足声乐学科核心素养,摒弃零散孤立的声乐理论知识技能要点,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声乐教学内容,完成声乐单元教学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推动声乐教师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第二,学生层面,声乐单元教学设计是摈弃传统声乐教学中抑制学生思维拓展,阻碍学生声乐知识技能结构体系完整架构的做法,从整体、统一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虑各声乐相关知识、技能要点,环节,要素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学生依靠完整的声乐知识技能载体形成声乐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循序渐进地掌握声乐学科观念及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声乐学科思维能力与关键品格,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状态的自然生成与学习进阶能力的发展。

三、“声乐单元教学设计”是保障音乐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以《中国歌剧《江姐》咏叹调演唱中江姐人物角色的塑造》(简称江姐角色塑造)为实践课例。

(一)学习目标价值定位

1.指向“声乐学科”素养,彰显声乐单元教学设计价值导向

本设计将以往学习“江姐角色塑造”时侧重发声技术、呼吸共鸣、咬字情感等声乐技能技巧目标转为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观念”,突出在音乐本体审美感知基础上,通过歌唱、音乐编创、话剧、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解放战争前夕国共两党斗争中,对江姐等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赞颂的文化内涵,彰显教师站在学科价值观念的髙度思考教学目标。

2.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状态生成

本设计将以往让学生掌握“歌剧背景、咏叹调演唱分析、鉴赏名家歌唱”的三个孤立模块内容转化为把“江姐角色塑造”作为主题探讨活动,帮助学生在主题活动的引领下,对“江姐角色塑造”过程进行多维度探究和深度思考,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整体、系统、进阶性设计,在整体性认识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状态的生成。

3.统挈教学内容,把控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

本设计以“审美、文化”大观念统挈整个教学内容,将体现“江姐角色塑造”的歌剧典型唱段作为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时,依据整体目标设计三个进阶性课时目标。第一,让学生搜集有关“解放战争前夕”的文学、小说、报刊、杂志、电影、艺术理论著述和音响、录像等各类文献资料,了解“解放战争前夕”时代背景下孕育的音乐文化观念,引导学生探寻“解放战争前夕”社会文化背景与歌剧创作及江姐角色的勾连,为学生融入时代文化“初识”人物角色奠定基础;第二,调动学生的音乐本体知识技能的审美感知储备,引导学生在作品中找寻“自我”,捕捉情绪出发点,激活艺术形象,体验作品人物角色;第三,通过演唱技法、艺术风格、情感表现等表现手段,调动学生情感积累,融入“时代文化场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将自身与作品人物角色融通,立体化塑造艺术形象,整合凝练形成音乐学科文化理解观念。

(二)学习内容整体架构

1.“真实”大主题情境下学习

本设计基于学生审美认知感受,将“渣滓洞集中营中的江姐”大主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围绕解放战争前夕国共两党斗争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时代文化场景”中融入角色,有效启发学生深度学习和系统思考“江姐角色塑造”。

2.大过程探究下开展教学活动

本设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深度思考串联层次分明、循序递进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包括独唱、重唱、表演唱、音乐剧等),围绕“江姐角色塑造”教学内容展开,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为大活动探究过程,促进学生从审美感知认识角色、艺术表现体验角色、文化理解塑造角色的承递学科知识素养的渐进生成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反思

本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高度学习热情,深刻认识到深厚广博知识技能的广泛积累、深度广度的思维凝练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两点体会总结如下。

1.重构教材内容,奠定单元设计基础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要立足学生审美认知和知识技能逻辑发展基础,打破“江姐角色的塑造”课题原教材内容“了解背景—演唱—赏析”的知识技能固有顺序编排,以“渣滓洞集中营中的江姐”为创设主题情境,将“时代文化场景”、音乐艺术观念与人物角色塑造联通,在时代文化与歌剧创作中“初识”江姐角色,在融入生活、情感经验与时代作品碰撞中体验角色,调动融合多种音乐表现手段塑造角色的层递思路设计下,体现“时代认识角色,音乐体验角色,文化塑造角色”的特色设计内容,较系统地促进学生音乐学科知识及文化素养提升。

2.全局思维掌控单元教学设计

本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将以往孤立零散的模块内容重新整合,以全局高度思忖课时之间的逻辑关联,将教学单元分解成若干利于学生系统学科知识技能素养递进的教学阶段与课时安排,强调大主题设计思维。本单元教学以“渣滓洞集中营中的江姐”设立大主题情境思维,以“审美、文化”为大观念,以“音乐创新实践”开展大活动过程,完成富有时代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江姐角色塑造”,彰显了高师音乐学科的价值蕴含与人文教育情怀。本设计整个过程始终凝聚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探究思考,在全局思维统挈下促进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之,促使高师音乐师范生核心素养扎实落地,首先要厘清高师音乐师范生核心素养现状,勾勒高师师范生核心素养宏观设计方案,倡导实施“大观念”“大主题”与“大过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加强学生在孕育探究、表现、愉悦反思的思维课堂教学中明了“学什么”“怎么学”,完成在音乐学科知识技能理解、拓展与凝练基础上,达到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造,最后形成心智习惯的蜕变过程,提升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江姐师范生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