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作品分析

2020-12-05杨铭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调奏鸣曲乐句

◎ 杨铭 (河南大学)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所创作的《黎明》钢琴奏鸣曲与他另外几首钢琴奏鸣曲相比有所不同,他在这部作品中使用的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华丽,让人产生想象。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华丽的技巧,将大自然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同时寄予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黎明》钢琴奏鸣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可以说是贝多芬十分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创作背景

C大调《黎明》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这首奏鸣曲是题献给贝多芬在波恩时的好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的,他曾经帮助过贝多芬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贝多芬正居住在乔布林,此时的贝多芬正处于耳疾的痛苦之中,他与朋友的交流变得困难,从此安静的世界使他的孤独感愈发强烈。贝多芬对大自然的观察十分细致,以此来克服内心的困难与孤独,同时渴望在大自然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共鸣。在这部作品中,大自然不再是被动的,贝多芬将其赋予了更多的活力。这是一部气势雄伟的田园风格钢琴交响乐,具有诗情画意的清新感与朝气蓬勃的活力。另外,《黎明》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使用了民间音乐的元素,使得自己的创作与民间音乐有了更近一步的联系。这部作品表现了贝多芬深刻的哲学思想,他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与力量,同时也为后来他所创作的《热情》钢琴奏鸣曲奠定了基础。

二、曲式分析

(一)第一乐章,Allegro con brio,4/4拍,奏鸣曲式,C大调。

第一乐章共由三百零二个小节组成,其中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可以看出采用的依然是最基本的奏鸣曲曲式结构。整部作品的开始就十分引人注目,在开头贝多芬使用的是低音区的几个和弦的重复,十分具有表现力和创新风格。这个开头给听众的感觉是,它会让人十分期待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仿佛人们刚刚醒来在一个美好的早晨,第四小节里右手加入了高音区的旋律仿佛是小鸟在欢迎早晨的到来。在第九至第十一小节里面,仿佛又飞来了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唱歌,随后安静下来。呈示部由第一小节至第八十二小节组成其中包含了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两个主题。主部主题使用了一个乐句的形式在主调上开展,从第一小节至第十三小节为主部主题。主部主题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之后进行了发展和变化直至结束。之后其调性也发生了变化,从C大调转向了G大调又经过了F大调、c小调等之后又回到了C大调的原位和弦。之后便是连接部,从第十四小节开始以主部主题进行叙述,将主部主题进行了不断的扩大和变化逐渐向副部主题开始过渡。连接部一共由二十一个小节组成,在这里贝多芬使用了跳音、震音以及双旋律的跑动进行了完美的连接。主题的重复也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使用了左右手交替进行的方式实现了旋律线条的交叉。连接部最终结束于原位和弦上,将主部与副部进行了过渡。

从第三十五至第五十小节是副部主题的部分,在这里出现了新的旋律元素,整个音乐从速度、节奏、情感上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主部主题不同形成了对比。副部主题通过两个八小节的方整乐句来表述,两个乐句通过变化重复不断发展,调性十分平稳。最后,由原位属七和弦进行到了主和弦的解决,使得乐句结束。从第五十至第九十小节呈示部逐渐走向结束,第一次的结束进行在C大调上的旋律重复,第二次是把呈示部的旋律转向了F大调,之后便进入了展开部。

展开部是从第九十小节至第一百五十六小节,在这里贝多芬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中的音乐元素进行了变化发展,同时转换了调性,使得旋律十分丰富。展开部的结束从第一百四十二小节开始,也可以称它为再现部的铺垫,它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做好迎接再现部的准备。

从第一百五十小节开始进入到再现部,首先就是主部主题的旋律再现。之后将呈示部的主要旋律元素再现,结束于C大调的半终止。经过第一百七十四小节至第一百九十五小节的连接,将主部主题进行又一次的发展,并采用了托卡塔织体。从第一百九十六小节至第二百一十一小节为再现副部,其中也使用了呈示部副部主题的旋律元素,但在调性上发生了变化。最后进入尾声。

(二)第二乐章,Adagio molto,8/6拍,单声部曲式,F大调。

这一乐章是三个乐章里面最短小的,共由二十八个小节组成。在进行这一部分的创作时,贝多芬本来所写的是一个行板的旋律且篇幅较长。最后他发现由于篇幅过于大从而破坏了各个乐章之间的平衡感,因此使用了一个短小的引子将第一和第三个乐章连接起来。从第一小节至第就小节可以看出这一段的旋律有明显的离调风格,这一乐章的主题部分从F大调开始中间进行了多次转调,最后又转回了F大调。经过不断发展,并于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三小节处采用了织体的模仿,从而达到了回声的效果。第十七至第二十八小节进行了对主题的再现,并将调性转移到了C大调,为第三乐章的进入做好了铺垫。

(三)第三乐章,Allegretto moderato,4/2拍,回旋曲式,C大调。

这一乐章的篇幅是整部作品中最长的,它一共由五百四十三个小节组成。首先其第一至第六十二小节为主要主题三部曲式,其中第一至第八小节为一个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通过属和弦进行发展。第三十一小节至第三十八小节属于再现部分,在这里贝多芬将主题旋律进行了变化将单音变化为了八度,随后增加了变奏部分,之后使用了十六分音符形式的属和弦。之后进入了第一插部,第一插部由第六十三小节至第一百一十三小节构成。首先,在第六十三小节至第七十小节贝多芬使用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作为一个新的元素,从而达到对调性的巩固。之后是a小调的旋律,采用了二部歌谣的形式。经过了两种重复的乐句,第一是提高了一个八度的重复,第二是将旋律降低了一个八度。之后经过八个小节的连接,将调性进行巩固。从第九十八小节到第一百一十三小节使用了主要主题的材料构成连接段落,将再现部分引出。

第一次再现于第一百一十四小节出现,在这里和此乐章开头的部分一样,不通过连接直接进入到了第二个插部。第一百七十六小节至第三百一十二小节为第二插部部分,其中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中开始采用了同名小调,之后通过一段旋律将c小调进行了重复,都是带有变化的重复型乐句。之后采用了齐奏的方式加强旋律,并进行了重复。从第一百七十六小节至第二百二十个小节为第一个段落。第二个段落为第二百二十一小节至第三百一十二小节,它作为再现的连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主要主题中的音乐元素。在第二百三十九小节之后加入了新的材料。之后三百一十三小节开始是第二次再现的部分,其中对主部主题进行了稍许的创新,作品进入尾声。

尾声由第三百四十五小节至第五百四十三小节组成,尾声的开始采取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来加强主调,这一材料来自于第一插部。在不断的加强之后,至第三百六十八小节使用了主调的属和弦并且将它不断发展构成了一个新的段落。从第四百零三小节开始,旋律变得紧张、急促,一直到整个乐章的结束,这里所采用的依然是主要主题的旋律材料。之后进行了转调,再转回原调,最后在主调上结束了整个乐章。

三、演奏分析

贝多芬的作品大多数具有英雄气概,气势雄伟,震撼人心。在弹奏贝多芬的作品时要注意力量的正确使用。贝多芬在教学中所喜好的是进行强有力的指法训练,使每一根指头都具有力量,这种方法来源于克列门第。贝多芬在指导学生弹琴的时候,经常要求学生将每一个音符的时值弹饱满并且将音与音连贯起来,这样的旋律更加具有歌唱性。通过贝多芬对钢琴弹奏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弹奏贝多芬的作品时要将手臂的力量发挥出来,单单依靠手指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同时要善于把握不同的感情变化,在面对不同感情色彩的旋律时,手指的触键法也要有所不同。在《黎明》钢琴奏鸣曲中,有很多地方的旋律都十分具有歌唱性,想要做到将歌唱性更好的展现出来,可以把手指稍微放平,使其更大面积的接触琴键。另一只手所弹奏的声部需要使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旋律更加突出的那个声部要将手指的重心向那里转移,同时控制好另一声部的力量。

在《黎明》钢琴奏鸣曲中,有很多大乐句,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想要把每一个大乐句都连接起来,就要注重使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手掌要保持弧形,把声音弹的清晰力量集中。在弹奏时,弹奏者要注意肩部放松,将肩部力量下沉,手臂不要僵硬加紧,要放松使得力量可以从手臂贯通传递至手指。手指在弹奏时,要注意四指、五指力量较弱,要正确调整手的位置。指尖要有接收来自胳膊传递下来的力量的感觉,同时将力量作用于琴键,使得发出的声音通透。在弹奏时还应该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换气,学会呼吸。要学会理解休止符的含义,并将其正确的表现出来。短暂的停顿会使音乐更加具有层次感,同时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其次是踏板的使用,面对《黎明》奏鸣曲之中一些具有歌唱性的片段,弹奏者要学会合理的运用踏板。在使用踏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度将音乐原本的旋律变得粘在一起,不干净。踩放踏板要看好旋律的换气口以及和声的转变,使用踏板的时机要准确,更换踏板时要干净。当遇到旋律色彩比较雄壮有力、和声饱满的乐句时,弹奏者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全踏板。当遇到需要保留旋律声部的乐句时,演奏者可以将踏板踩下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来控制。当遇到和声的转换较为频繁的乐句时,演奏者可以使用抖踏板的方式。当旋律需要温柔、朦胧的色彩时,演奏者可以适当使用左踏板同时配合延音踏板来演奏。

结 语

《黎明》钢琴奏鸣曲充满了来自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贝多芬的作品简洁又赋有创新,清新又满怀热情,充斥着他内心的纯朴以及对音乐的热爱。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过这部作品“宽阔无边的平原撒满了阳光,好像是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是永远都不会足够的贝多芬的这首‘黎明’是他音乐语言上最为淳朴的,并从民歌中引出丰富的音型,节奏,重音。”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表现的十分充分。在这部作品中,有充满活力的早晨的太阳、有鸟群聚集在一起的叽叽喳喳、有山间潺潺的流水等等充满生机的景象。贝多芬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力量与哲学思想,都充分的体现于这部作品。面对命运的无情,贝多芬依然用音符向世人表达其内心对美好的向往,这种精神值得所有音乐学习者借鉴追求!

猜你喜欢

大调奏鸣曲乐句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