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文体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实验小学郝建英

青年心理 2020年29期
关键词:组块文本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实验小学 郝建英

20 世纪90 年代,小学语文教育界迎来了从“思想性”到“人文性”的价值重构。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天空中,仍然漂浮着“高耗低能”的乌云。

第一,教学目标浮于形式。在备课时,大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将先前的教案作为模板,把本课相关的内容简单地填充进去。以致教学目标在形式上扼杀了内容,无法反映文本的特殊性。

第二,教学内容过于松散。基于“线性”的教学设计范式 ,教师只是逐段解读文本内容并圈画出文本中的修辞手法。缺乏对语文价值取向的认识和设计上的思考,导致大多数课堂的教学内容毫无重点可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块教学横空出世,其教学模式以“简约”的教学目标与集中化的教学内容闻名,正好能解决上述问题。

一、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设计原则

对于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低层次地模仿其教学范式,满足于对教学范式的运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组块教学最根本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一节,我将从相关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设计的原则做出直接概括。

(一)历史的必然:言语性

在儿童解放的教育哲学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薛法根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他认为:“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遵循“言语性”的原则,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适合儿童学习的语言。从实用理性出发,发现适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实用的语言,从审美感性出发,发现适合儿童品读的、有审美价值的语言。在此基础上,通过训练,使得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完成对学生主体言语图式的丰富。

(二)逻辑的使然:聚合性

新课改前后,“线性”的教学设计模式盛行,这样的背景下,薛法根老师提出了组块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以“言语性”为最高指导原则,重新选择教学内容,摒弃“段段都有知识点”的“线性”教学设计方法,将每篇课文中有益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其次,遵循“板块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筛选后的教学内容中,抽象出高度相关的核心知识点,围绕这样一个集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一般将4个板块安排在一节课中,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做蜻蜓点水般的学习。

综上所述,薛法根组块教学的根本属性就是“聚合性”。具有强烈“言语性”倾向且聚合化的教学板块,就是其内在规定性的外在表现。

二、文学类文本中的组块教学策略:对比、还原

梳理组块教学的成功经验,只是践行组块教学的基础。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做出直接概括,也就是针对“文选型”教材中“文学文”和“实用文”两大类型的选文,提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应用策略。

(一)发现解读的切入点:还原 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运用还原策略,找到解读的关键切入点,发现并且分析文学类文本中的矛盾。在这里,我将以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清平乐·村居》的某一板块为例:

板块四:评析词句

① 学生圈画出诗中最能体现词人感情的字眼,学生圈画出“喜”。

②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对小孩子来说,喜的是玩耍。

③ 学生结合补充的资料讨论:对辛弃疾来说,他是喜还是忧。

④ 学生结合“醉”字,简单品读辛弃疾悲戚的家国情怀。

薛法根老师在完成了基本的字词解码板块后,在本篇最重要的教学板块,他首先运用了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还原策略”,他在多媒体上出示了诗人辛弃疾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发现了文本的矛盾后,打开了文本分析的缺口。其次,薛法根老师运用了微观的“关键词的还原策略”,引导学生由“醉”字入手体会诗人写诗时的情境,并最终进入词人“情感逻辑的还原”。

在分析文本的切入点后,薛法根老师结合“醉”字,展开了对词人“喜”字背后情感逻辑的推导。第一,文中的老翁和小儿分别因“醉”和玩耍而喜。第二,在当时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这是词人无可奈何的“醉”。第三,这无奈而“醉”的背后,实为诗人满腔热血而报国无门后的自我放逐。在极端的悲下,诗人最终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在这样的境界下,军国大事都已经和他无关了,此时的诗人,放下了心中的一切,融入了田园的生活之中。在这里,悲与喜形成了对立统一,而两者转换的条件是词人极端的悲,诗人的情感已经消解,在文中表现为词人无奈的“醉”。

(二)矛盾的放大镜:对比策略

孙绍振提出:“作品的现成状态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统一是客观被作者的情感同化的结果。”客观形象在作者主观情感的作用下,发酵成了文学形象,这因情感而产生了变异的客观形象,在学生眼里通常是极为隐蔽的。因此,我们必须借助“还原策略”,将文本的原生形象还原出来,发现原生形象与文学形象之间的矛盾,进而在对比中将矛盾进一步放大。

在这里,我将以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为例:

板块二:辨别两首诗的不同,理解诗人的情怀

① 学生比较阅读叶圣陶的《瀑布》。

②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叶圣陶眼中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③ 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

在这一板块中,薛法根老师首先运用了宏观的“母体谱系的对比”,在对比中放大了两者的矛盾,进而在微观的“内容与形式的对比”中,抓住了文本的特殊性,使学生获得了极为深刻的体验。

叶圣陶诗中描写的瀑布,遵循的是实用逻辑,其笔下的瀑布是与现实世界别无二致的。而李白诗中描写的瀑布,则在情感逻辑的引导下,从现实事物中超脱出来,使人陶醉在他梦幻般的想象中。薛法根老师在微观的对比中,突出了古体诗歌的文体特点,揭示出了李白在这一文体形式下的奇异想象。

在文学类作品中,作者通常会将奇特的人生感受通过精妙的语言传达出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比和还原”策略能更好地达成一种“语境还原”。

综上所述,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在古诗词中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字词解码”的基础,运用“对比还原”等策略促进学生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与此同时,在深刻品读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情景语境,无疑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强大的熏陶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中的组块教学策略:批判讨论、研究创造

在实用类作品中,作者将客观事物、人生哲理、生活现象等用精确的语言传递出来。因此,教授此类作品时,我们要求学生积极吸收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深意,在顺应中扩展自己的图式。本文基于《实用文教学教什么》中的观点,将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在实用类文本中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扩展和深化。

(一)深度学习的发生:批判讨论策略

批判讨论策略,是要求学生在了解文本内部各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对其展开评述的一种学习策略。相较“速读理解”“批判讨论”的难度,这无疑提升了一个档次。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评价文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求学生从自身出发,对文本中的观点展开反思。在这里,教师也需要提供合理的反思支架帮助学生学习。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

板块二:研读事例,学习语言材料的选择

① 学生联系生活中家长的劝解,想想他们是怎么说的。

② 学生思考,本篇课文是怎么说勤奋的?

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家长说道理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④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两个课例,说说作者是如何说勤奋的。

⑤ 教师相继总结。

⑥ 学生思考:为什么只写两人小时候勤奋的故事?

批判讨论策略的重点,是使学生依靠自身的思维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反思。在本板块中,薛法根老师着眼于文章本身,引导学生展开对文章内在逻辑的评价,薛法根老师连续的问题串,也使得学生思维攀登的方向牢牢指向文本内在的行文逻辑。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研究创造策略

研究创造策略,是一种要求学生在阅读有关文章的同时,使用外部的、新的思考方式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学习策略。该策略实际上是一种“主题性”阅读,也可以看作是前两个策略的深度应用。教师在使用该策略时,可以挑选相关的“用件”来达到引起讨论的效果,在具体指导时则可以用下面的提问明确学习要求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请你边读边思考,这则材料对我们课文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以《神奇的克隆》一课为例:

板块三:拓展扩写

① 教师激起学生的兴趣。

② 学生阅读新华网关于克隆的一篇报道。

③ 学生以美国议员的身份,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述。

在这一板块中,薛法根老师在理解和评价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新的观点对文本进行了分析。这样的扩展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网状式知识表征的结构。其次,更高级的认知过程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强度。

综上所述,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在说明文中的设计,必须立足于文本的应用化倾向,在发展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力的同时,开展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学习,并在仿写中完成文本语言形式的内化。

猜你喜欢

组块文本策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我说你做讲策略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为什么听得懂却不会做
试析“词汇组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