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韵、意”三味并下
——以《江南》为例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起始教学

2020-12-04董赛君

名师在线 2020年36期
关键词:莲叶鱼儿古诗

董赛君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浙江东阳 322100)

引 言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从一年级便已开始,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古诗文概念,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那么,怎样搭建古诗文起始教学的基础呢?

一、紧扣学情,激趣

(一)用范读,教朗读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充分体会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魅力,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诗词教学要关注朗读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朗读技巧,不仅无法使学生会读,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1]。

【《江南》教学片段一】

师:刚刚你们所说的,古人用一个词就说出来了,这就是“何田田”。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莲叶的“多”读出来吗?自己先试试。

(指出一名学生读)

师:你很勇敢,是第一个起来读的学生!你想不想读得更好?老师教你一招秘诀吧!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把后面三个字的音拉长一些,你听……

思考:《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的关键词是“学习”。也就是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具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更何况是对于古诗词的朗读。因此,在低年级古诗词起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使用范读这一手段,通过自身的激情示范,直观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江南》这一片段的教学中,反映出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许多知识是在不停地模仿中学会的。所以,在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学生学情,用范读去引导学生朗读。

(二)有建构,教知识

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以及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是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学习古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注意结合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

【《江南》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南在哪儿吗?(出示地图)

师:这是一组江南风景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啊,这里鱼多、米多,被称为“鱼米之乡”,生活在江南的人们是幸福的;这里船多、桥多、水多,被称为“江南水乡”,所以我们江南的江字就是带三点水的。这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新偏旁,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一写。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图片的时候,就发现了江南很美很美,古时候的人们就创作了一首乐府诗来赞美它。乐府诗是几千年前的秦朝设立的一个机构,如果说年龄,它已经是几千岁了。到了汉朝以后,这个部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人们把秦以后的可以读又可以唱的诗都归类为汉乐府,并称之为古时候的一种文体。

思考:在当前提倡“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让自己的古诗词教学丰厚起来。所以,笔者认为,在一年级的古诗词起始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学情进行知识建构。例如,《江南》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就有意识地对“江南地域”和“水乡特点”进行了知识建构,既通过图片、配乐等方式,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概念,又深入浅出地告知了学生古诗相关的背景,并且不失趣味。

(三)品语言,教方法

古诗词教学必须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特别是一些古今意义相去甚远的词,通过教学,要让学生说出古诗词的大致意思。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品味古诗词的意思呢?

【《江南》教学片段三】

师:江南的荷塘真美啊,连鱼儿也忍不住过来了呢!同学们,发挥想象,你看到的鱼儿正在水里干什么呀?

生:鱼儿在水里游戏玩耍。

师:古诗中的哪个字告诉你们鱼儿是在游戏玩耍的呀?

生:戏。

师:这个“戏”是什么意思呀?

生:游戏、嬉戏。

师:你觉得此时鱼儿的心情怎么样?

生:快乐、高兴(板书:乐)(指导朗读)

思考: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古诗就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学习古诗的知识基础,很难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读懂古诗,所以,单纯让学生读会打击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张白纸似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抓住关键字,品味语言。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就抓住了“戏”这个字,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画面,抓住戏,理解戏,用趣味朗读表现戏,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要想读懂古诗就要抓住关键字词。

【《江南》教学片段四】

师:荷叶塘里,鱼儿们都玩得很快乐,那除鱼儿之外,还有什么动物呀?

生1:螃蟹。

师:你能用一个字来代表这个动物吗?

生1:蟹。

师:请你把蟹带入古诗中说一说。

生1:蟹戏莲叶间……

师:还有什么动物呢?

生2:小青蛙。

师:哟,小青蛙来啦,用一个字代表你自己,带入古诗说一说!

生2:蛙戏莲叶间……

师:知道老师刚刚为什么一定让你们用一个字说动物吗?古代的诗歌都是有字数要求的,这里是五个字,所以只能用一个字来代表动物哦!

思考:古诗之所以传承千年,之所以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凝练、高度浓缩,更在于它独有的韵律和节奏。因此,让低年级的学生了解古诗与平时所学课文的不同尤为重要,这既是文本知识的建构,也是学生对古诗特有语言的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才会在接下来的古诗文学习中,关注古诗的语言,了解、体味古诗独有的韵味和意境。也正是因为教师点出古诗的这份独特,学生才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充分想象,晓意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如果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联想、补充和创造,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江南》教学片段五】

师:诗人笔下的江南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呢?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一起先来读读第一句吧!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这句话是在写江南的什么呀?看,夏天的莲叶塘里是这样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了很多莲叶。

师:这么多的莲叶,这么多的莲蓬,难怪诗人一开始就说……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此时你的就身处莲花池,在你的眼前有大片碧绿碧绿的莲叶,莲叶间藏着粉嫩嫩的莲花,颗粒饱满的莲蓬。一阵微风吹过,莲叶、莲花、莲蓬都摇摆着向你打招呼……你有怎样的感受?别说出来,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吧!(指出一名学生读)

思考:《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江南》这首古诗中的“何田田”一词是诗人对当时所见场景的高度浓缩。要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并通过朗读读出意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出示了“何田田”的图片,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出茂密莲叶的图画,然后通过描述身处其中情境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闭眼想象,加深对这一场景的印象。学生虽然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却能意会当时情景,自然也能将情感融入句子中,读好古诗第一句话。

三、化繁为简,吟韵

【《江南》教学片段六】

师:其实啊,这首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师范唱)

师:同学们,汉乐府诗有12 类,今天学习的《江南》是其中的相和歌辞,就是一人领唱,众人和。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试试吧!老师领唱,你们和。

师:另外,古诗吟唱的曲调有很多,老师刚刚唱的只是其中一种,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另外一种。(播放视频)

学生全神贯注、自然跟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思考:《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尤为重要。低年级的学生跟古诗词存在巨大的空间感和时间感。以《江南》为例,这是一首经典的乐府诗,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理解乐府诗的独有特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唱。这样又能读又能唱的古诗自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上面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当知道这是一首可以唱的古诗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与教师一唱一和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江南采莲的情景,也明白了采莲人的快乐。这样简单的意会比复杂的言传更高效。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古诗词起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古诗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实现古诗起始教学的初衷与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莲叶鱼儿古诗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拟古诗”之我见
“鱼儿游走了”不一定是减法
鱼儿飞起来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鱼儿乐
江南
和旧时的自己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