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0-12-04郑秀清

名师在线 2020年3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导学数学知识

郑秀清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大义小学,福建闽侯 350119)

引 言

“问题导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更具有优势。而“问题导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态度不稳定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学习和思考通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会单方面地进行知识灌输,严重阻碍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强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逻辑思维[1]。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问题导学”模式教学同样存在弊端,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弥补其不足,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问题导学”模式具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导学案,促使学生课前自主思考并养成预习课程的好习惯,相关问题的设置也打破了学生的固有认知——数学难懂、难学[2]。首先,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知识的学习难易程度设计讲解方案,在教授课程时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从简易到复杂的知识累积过程,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会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拆分成简单的已经被学生掌握的知识,打破学习桎梏,将记忆的“牢笼”变成知识储备丰富的“图书馆”,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解、掌握、消化知识,这也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与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缓和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剑拔弩张的关系,而相对和睦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生活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劣势

虽然“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对实际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其弊端同样不能忽视。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引导者”和“主导者”的角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问题与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对以往的知识掌握,很容易对所教授的知识产生认知偏差,导致所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具有浮动性,而这种由教师和学生在不同层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是难以消除的[3]。

除此之外,“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时长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长,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在国家近些年颁布的学生减压政策倡导下,各个年级的学习时长都被不同程度压缩。在此背景下,教师如果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就会影响教学进度,且很难完成学期期末考核任务,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家长会对学校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

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新旧知识结合,由浅及深

“知识迁移”对于学生借助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由浅及深地教学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利用已学知识探索新知,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4]。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运算“乘法”一课中,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4 乘5 等于多少?”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已学加法知识,将问题转化为5 个4 连加或4 个5 连加,准确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对于处于数学入门水平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认真计算并准确得出答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应在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时就渗透给学生,为学生未来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做好铺垫。很多数学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认真进行基础运算,得出正确的运算结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在数学学习初期无法独立思考的学生学习新知,也能帮助他们检验个人学习成果[5]。教师布置较难的预习任务或问题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解决。这样的学习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解决了教师与学生对知识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角的分类”时,小组长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每个成员的学习任务,分别探究和总结钝角、直角、锐角、平角、周角的特征和性质,然后通过分享交流进行知识整合,从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小学合作学习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使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获得了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集体合作意识,这对健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都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由于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这门课程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不会主动学习新知识,教师的相关引导和督促非常重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由于小学生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可能跳跃程度过大,教师要在其问题中找寻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逐层分析,层层递进,同时布置相应的数学问题,交给学生答复,从而更好地进行问题探究。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一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会从平面面积推导立体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解正方体,让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是由6 个正方形组成的,从而提出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否由6 个正方形的面积组成?”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概念。

三、关于完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建议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和发展中,还未形成相应的系统框架。所以,在分析“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上,教师可以借鉴成功案例丰富自己的应用经验。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劣势,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对于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在保证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考方向[7]。对于教师和学生数学知识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根据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合理设计问题,从而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真正的发展。

结 语

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自主思考能力,特别是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将来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和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导学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我是小导游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