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拓展模式实践的思考

2020-12-04吴利先申元英武有聪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医学

吴利先,申元英,张 雷,武有聪,刘 奇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教育部在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措施中,也特别强调,要求各大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1〕;在后来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2〕。2009年医学微生物学被列为大理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于2016年获得大理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现就从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实践的主体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对课程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总结和陈述。

1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速度比较快,同时也是当代医学科学中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临床医学各科、药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联系紧密,是医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云南省地域广阔,经济不发达,是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的重灾区,如艾滋病(AIDS)、结核病等;其他如肝炎、性传播疾病、伤寒及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云南的常见病,有的流行非常严重,因此,加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及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在传授医学微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学科特点;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学术语言环境下的医学思维方式和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外语能力培养。培养临床医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使用国际主流学术语言进行学习、交流、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竞争力。为了实现此教学理念和目标,通过建设和实践促进医学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的主体内容

2.1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方案的实施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在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选择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解决了学生接受难、教师开展难的尴尬局面。教学内容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核心,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为此我们与时俱进,认真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结合某些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特点,将某些病原体作为双语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如球菌、肠道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原体均循序渐进地设置为双语内容,并相应地开展双语教学。在第一轮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临床医学专业8个班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比例占总学时的25%,第二轮增加至35%,第三轮增加至42%,从第四轮至今历经8年时间双语教学比例一直保持在50%。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案的实施,让教师有个适应过程,取得较好的效果〔3〕。

2.2双语教学拓展模式的实践引入“以教师为主体到师生共同参与”的拓展教学模式。常规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完成作业、平时测验、复习、期末考试组成。长期以来,这已经成为一个教学的规律,教师对其习以为常,很少有什么突破、改变和创新。这个传统的教学过程模式,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是完全有效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但是,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其局限性就暴露无遗了,依靠它是不可能完成“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它缺少了一个根本的环节:“做”。经过大量的学习、分析、研讨,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框框,在常规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学生上台讲。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新之举,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基本扭转了双语教学的被动局面。具体的做法是:在学院学生办的协调下,每个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10 min的医学微生物相关章节的英文课件,每个班由班主任或学生办老师和教研室1位教师负责听课和打分,每个班筛选出讲得最好的2名学生参加全年级的英文讲课比赛。由课程负责人出面邀请督学专家、资深教授以及教研室博士担任评委,由学院教学办提供获奖证书,课程负责人项目经费提供奖品。这个教学模式将学生自己“做”融入教学,每个学生都是主角,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文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至于临床医学专业每个年级在上医学微生物学的时候总有学生问什么时候进行双语教学比赛,他们可以提前做准备。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向“主动地学”转变。同时在期末考核时涉及双语教学的内容用英文出题,并积极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实行用英文答题全对可以加一定的附加分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全程感受和参与到双语教学中。该创新模式对提高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具有示范作用。其内涵归纳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①教育理念的创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②教学模式的创新:从“知识教育”向“能说会做”转变;③教学方法的创新:从“灌输式”向“研究式”转变;④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从“被动地听”向“主动地学”转变。

在双语教学项目的驱动下,目前教研室已经承担了南亚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全英文教学。原来南亚留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课教学都是请外教,教研室只承担实验课的教学〔4-5〕。通过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教研室逐渐承担了一部分理论课,到现在南亚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全部理论课(60学时)以及实验课(32学时)均由教研室自主承担,逐渐形成了由双语到全英文教学的拓展模式。

2.3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医学微生物学既是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又是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还是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精品课程是指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条件和环境、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学管理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6-7〕。教研室始终重视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求年轻教师坚持听课,开始新课授课前均要试讲。培养计划细致明确,落实到位,从教学、科研全面进行培养,尤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研室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团队内部进行讨论和交流实施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拓展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旨在为教师队伍提供新鲜血液的同时融合新思想,倡导新理念,逐渐形成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由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课程教学梯队,以保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开展双语教学以来一直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外语,用项目经费给任课教师购买英文电子词典、专业英语教学视频和学习软件等。同时将鼓励教授和高学历人才上讲台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因为教授上课一般具有态度严谨、经验丰富、应用性强等特点,而高学历者会将最前沿和最尖端的科研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课程最有特色的是将高职称和高学历合二为一,也就是目前双语教学上讲台进行理论课讲授和实验课带教的教师基本既是高职称又是高学历。

2.4教学资源的积累课程网站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经费的资助,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网站得以建立和完善。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理论课授课教案、课程参考书目、主讲教师教学录像、复习思考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中文和英文)、模拟试题、医学微生物学中常见病原体的形态结构、生化反应及培养物性状图片库等已全部上网,使课程资料得以辐射共享。

教材的选择和建设:经过多次尝试筛选并确定了比较符合该课程教学的全英文医学微生物学教材。双语教学的教材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个难题,如果用原版国外教材,好多体系和内容与国内不相同,学生没法接受。经过多方实践,由四川大学贾文祥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英文版在体系和内容上与中文教材基本一致,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建设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利用国家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积极参与国家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并积极出版符合云南实际的教材。

课程资料的收集:每轮教学结束后均进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并找学生进行座谈,通过问卷和座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议,通过分析数据资料,为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提供基础,也为相关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3〕。

3 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3.1提高人才质量人才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教育的目标,本课程通过双语教学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医学微生物学不及格率也有所下降。以尚未开展双语教学的2008级和已经开展双语教学的2009~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为例。2008级不及格率为3.57%(12/336),从2009级开始双语教学,连续4年不及格率均有所下降。2009级的不及格率为2.95%(10/339)、2010级的不及格率为2.01%(8/398)、2011级的不及格率为1.99%(8/402)、2012级的不及格率为1.75%(7/399)。由于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好评不断,临床医学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3.2积累教学成果双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的实施,同时应该在教学和课程建设中积累教学成果和经验。自开展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以来,教研室已建设省级精品课2门(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校级精品课程2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医学微生物学),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4门(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除了校级精品课程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还在建设期外,其他课程均通过验收,而且验收结果均为优秀〔8-9〕。成果主要完成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各种期刊上发表教学相关论文7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这些教材都在医学专业广泛使用。

3.3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根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医学生。为此,我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同时在白丽名师工作室的培养下,创建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而且课程组核心成员的教学质量在学校具有一流水平,其中:1位教授为“云南省教学名师”;1位副教授获云南省高校讲课比赛特等奖、学校说课比赛特等奖和讲课比赛一等奖的殊荣;1位在学校举行的课件制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其余几位都获得过学校的教学质量优秀奖和科技先进个人称号。教学团队承担着国家级课题8项,省级课题10余项;积极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以科研带动本科教育;同时培养着病原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研究生数十名。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师为主体的“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0-11〕。

总之,开展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在传授医学微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学科特点;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课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下,综合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本项目中的双语教学拓展模式很好地诠释了该培养目标和理念,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专业的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双语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