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2020-12-04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少年之家尤艺霖

青年心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景泰蓝中华美术

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少年之家 尤艺霖

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以“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内容,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确定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对此,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方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渗入,各学科在其育人功能、学科特点基础上,构建出了独特的学科核心素养,而针对美术学科,《美术课程标准》中则提出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图像识别”属于基本素养;“美术表现”是美术专长,均是美术学科独有内容;“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并非美术学科独有,是以美术的视觉性作为基础。本文则针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做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在美术学科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传统美术的视觉符号、形象有全面认识,从而锻炼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图像识读”核心素养;通过传统文化作品的渗透和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美、体悟美,提升“审美判断”核心素养;美术表现与美术作品之间息息相关,将其与传统美术作品相结合,对于学生美术表现力的培育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提升“美术表现”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华,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可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儿童生活的结合,激发其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意实践”核心素养。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抓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为己任。而这不仅是美术核心素养提出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美术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

二、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运用到美术教学中

(一)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性元素

要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挖掘出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性元素,然后结合学生的思维走向,再精心选择传统文化资源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必须要把国家的政策作为风向标:第一,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第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第三,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获取美术内容。第四,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为了把学生都培育成为工匠艺人。因此,一定不能脱离美术教育的根本。

(二)简化工艺使学生易于操作(举事例)

华夏文明中存在很多经典传统文化,但有些内容过于复杂、精深,并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对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简化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然后用贴近生活的方式深化学生的体验。教师要本着探究、实践的原则让学生了解传统美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当地美术资源优势,精细开发美术课程。而挖掘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某一种民间艺术。例如:北京景泰蓝技艺。景泰蓝作为“燕京八绝”之一,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所以,景泰蓝体现着古都北京浓重的宫廷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景泰蓝”内容,课后安排学生去参观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这样就令教学模式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三、 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丰富探究内容

丰富探究内容,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的渗透提供新的契机和渠道。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基于教材内容主题来进行拓展和延伸,增加地域资源和生活资源,并开展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例如:在《老房子》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授课内容完毕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走访、搜集资料等活动来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如北京的四合院、蒙古的蒙古包、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一种建筑物类型进行分析,对建筑理念、文化特色、历史沿革等做了全面调查。这种活动将学生的实践与课堂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又不会拘泥于教材文本,学生可以大胆探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成效非常理想。

(二)参观博物馆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搜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而博物馆是最佳场所。博物馆中保留了大量的本土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了解地方文化,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养成热爱本土文化的态度,兼具美术教育和审美价值的双重作用。

例如:在“景泰蓝课程”的教学中,组织学员走进景泰蓝艺术博物馆,通过对景泰蓝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开阔视野,形成美术欣赏力和审美趣味。通过了解景泰蓝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风格特点与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评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参观景泰蓝工艺的制作车间,调动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学习技艺中的精髓,培养学生耐心专注的品质,增加学生对景泰蓝的喜爱之情。

(三)促进多学科融合

促进美术学习的多学科融合,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美术教学活动的不足,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需要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可以将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电脑中开展绘画练习,探究绘画技巧,同时掌握更多计算机信息知识,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开展探究性活动时,可以以元宵节为主题,让学生自己来探究、查询资料库,寻找与“元宵节”相关的风俗习惯,用文字、图像的方式将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一起来制作花灯。

近些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也从理念逐步转化到实践中。就美术学科来看,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相结合,既让学生担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让小学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景泰蓝中华美术
国宝京粹景泰蓝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创意美术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何谓景泰蓝?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