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应用技术型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020-12-04可淑玲

科技视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竞争力课程体系工程

可淑玲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要求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学科,该专业要求工程管理人才既要有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我国近些年一直处于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不仅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而且受到政治、经济及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参与单位众多,项目协调管理复杂程度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项目的需求,难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全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近些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应用日益广泛,BIM应用已深入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维各个阶段,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重大变革[1]。BIM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也带来新的工作流程、行业标准及规则,对传统的项目管理带来巨大冲击。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综合分析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动态、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宽口径培养与社会专业化程度增强的矛盾

工程管理专业涉及面广,涵盖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相关技术、管理、经济等知识体系。宽口径的培养极力使学生向全方位发展,培养通用型人才,致使专业知识面面俱到却不够深入,而基于行业需求的专业化程度却在不断增强,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1.2 专业培养没有特色,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无法与教育部第一批批准的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9所学校在内的工程管理特色专业相抗衡,但值得借鉴的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大要求各学校务必强化特色,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为给用人单位输送优秀人才,为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良好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行业需求,扬长避短,凝练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在转型期内找准发展目标,寻求最佳路径,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快速走上正轨发展的道路。

1.3 人才培养成效不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脱节

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分解性输入,却忽略了如何将知识综合输出的方法训练。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几十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岗位工作能力如何培养,是教学工作首要面对的问题。在专业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按照课程体系划分,进行分课程教学,各课程基本是独立进行,课程之间几乎没有横向贯通,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无疑有利于各课程体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如何使学生将分课程学习的知识以项目为载体融为有机的整体,却是当前培养计划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得到普遍重视,但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依然主要采用有限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传统的豆腐块培养模式,缺乏对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重视与指导,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

1.4 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近几年来,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大变革,建筑行业对BIM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BIM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BIM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因此如何将BIM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是工程管理专业当前迫切面临的问题。

2 完善改进,有效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上述工程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河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背景,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2.1 根据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资源情况进行专业定位

确定专业定位应结合以下原则:

(1)凝练特色,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是如何凸显特色,扬长避短,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专业人才竞争力。

(2)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思路真正落实到服务地方经济上来,进一步推动专业转型升级。

(3)抓住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建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契机,重视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需求,有效利用BIM资源优势进行整合。

2.2 按照专业定位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符合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标要求。

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如下:

(1)将BIM技术知识体系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BIM理论为基础,以BIM软件为手段,强调BIM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2],穿插引入基于工程项目实践的教学内容。

(2)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分层次强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条主线并重的培养体系。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在实践教学中建立相适应的平台进行训练,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综合训练环节、课余时间,合理设计、分层次提升。

(3)设置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对相应课程进一步强化,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解决专业宽口径与岗位专业化日益增强的矛盾。

2.3 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BIM专项能力培养

根据培养方案优化设置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接触反映学科前沿的知识,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

图1 BIM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要点如下:

(1)注重BIM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入。专业实践课程中BIM内容见表1所示。

(2)结合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重视人才全过程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实践能力强化遵循循序渐进、层次化培养的路径。

(3)结合行业需求和热点,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开设特色课程。

2.4 强调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外,还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建立平台,通过大学生科技活动、行业大赛、开放实验、慕课、社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学生个性,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增强高校与区域、行业的互动、服务,培养学生工程精神,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表1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设置

3 结论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行业与地方需求和学校、专业资源情况进行专业定位,合理调整培养方案,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将BIM技术知识体系融入专业培养方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分层次强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条主线并重的培养体系。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BIM专项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竞争力课程体系工程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日本竞争力
子午工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