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 闪光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以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为例

2020-12-0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赖海虹梁晓云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理念融合课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赖海虹 梁晓云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是广州市深入推进STEM 课程实施试点学校及相应重点课题的承担单位。目前,学校结合“建智慧宝藏、育闪光学生”的办学理念,对全面推进STEM 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以“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批判性思维的综合视角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STEM 教育发展愿景,以包含科技主题、阅读创新、艺术融合、家校融合四大课程模块在内的STEM 闪光课程的构建为基点营造最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搭建多学科、多视角、立体化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综合发展平台。

一、科技主题课程——闪耀科技之智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宝玉直实验小学通过开设科技主题STEM 课程、研发及遴选科技主题STEM 教材、将STEM 教育理念渗透到常规科学教学中等途径助力学生闪耀科技之智。

开设科技主题STEM 课程。学校不仅利用校本课、科学课开设《电子制作及工程学》STEM 课程,还分别针对低中高年级开设了《机器人》《趣味编程和机器人》《编程和机器人》等社团类STEM 课程。

研发及遴选科技主题STEM 教材。基于STEM 的教育理念和探究式学习理念,学校组织教师研发编写了一套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注入有“研学”与“智能家居”等元素的、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科技主题类校本教材《电子百拼》,全面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STEM+校本教材”。此外,学校还精心遴选购买了培生中小学STEM创新教育项目材料(包括一至三年级的《搭建昆虫屋》、四至六年级的《设计桥梁》STEM 课程用书)供师生使用。

将STEM 教育理念渗透到常规科学学科教学中。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里,学校科学科组教师认真学习新知,大胆尝试,将STEM 教学理念渗透到常规学科课堂教学中。例如:余晴老师基于其主持的区级课题“小学科学课程工程技术设计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低年级学生制作磁铁玩具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选择材料、设计玩具、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此外,还有科学教师借助学校制作“校园植物牌”的契机,将STEM 教育理念融合进六年级上册《科学》第4 单元第2 课《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植物的器官特征与植物广告牌设计相融合,即科学与艺术相融合,协助学校设计与制作充满科学与艺术元素的植物牌。看着自己亲手设计的植物牌挂在校园里,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又一次体验到科技及STEM 课程的无限魅力。

二、阅读创新课程——闪耀素养之光

宝玉直实验小学是广州市书香校园,在强调主动探索,强调学习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价值追求的STEM 教育理念引领下,主要通过“戏剧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创新阅读教育活动。学校开设了“盒子戏剧”课程,“盒子戏剧”就是把盒子设计成一个舞台, 把书中的人物与场景立体化,通过计算、操作、配乐等手段将书中的故事情节重新演绎出来。学生在“盒子戏剧”的制作与演绎过程中丰富了学识、开阔了视野,更体悟到了学科学习的乐趣。

学校还将语文阅读与数学、艺术等学科融合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彰显阅读创新类STEM 课程的“寓阅读于生活”的特征。例如在中秋节前夕,学校会展开环保创意灯笼制作活动。学生在绘图设计、测量选材、力学考究,以及创编灯谜、猜灯谜、欣赏灯谜文学的过程中,整合多学科技能实现动手能力、学科素养、阅读习惯的全面提升。春节前夕,一年级语文教师会结合语文教材中的《春节童谣》一课,带领学生朗读反映我国北方春节习俗的同时,将活动延伸到本土文化,带领学生诵读粤语经典童谣《卖懒》,探究广府的春节习俗,让学生重温昔日岭南地带春节“卖懒”的活动,童趣盎然、粤韵悠长的语文课堂令学生沉浸在春节快乐之中。此外,教师还将阅读教学融合于“春节”主题研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寒假中探索“春节”的更多内涵,一幅幅小报见证着学生的成长。再有,语文课堂学习《秋天》一课后,教师会利用秋游研学时间引导学生走进秋天的真实世界,收集许多形态各异的落叶。接着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便围绕“秋天”主题,以落叶为素材,引导学生做出精美的树叶贴画。这些跨学科、跨领域的活动整合,不以学科知识及学生能力为限,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把知识与生活纵横联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学校STEM 课程相关课题引领下,宝玉直实验小学语文科组开展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继续深化阅读创新类STEM 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助力学生闪耀素养之光。

三、艺术融合课程——闪耀跨界之美

宝玉直实验小学是广东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和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人人像宝石般闪光”的育人理念,努力打造“一校多品”的艺术创新教育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的STEM 课程。

首先,学校开展了粤剧文化、广彩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例如街舞的融合创新活动,各项艺术汇演,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粤语童谣与粤曲小调的融合课程曾经让杭州来访的校长交流团赞叹不已。

其次,在当代广彩传承教育活动中,教师会运用STEM 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大胆构思主题与选择题材。有的学生在作品题材上选择了科技发明、科幻世界和文学作品人物等元素,有的学生在斗方边框制作时运用到圆形、角度等数学几何知识,有的学生则利用自己掌握的经营画面的工程能力整体规划布局,一幅幅精彩纷呈的广彩作品闪耀着跨学科学习之美。

四、家校融合课程——助孩闪光

宝玉直实验小学心怀“人人像宝石般闪光”的育人理念,带领师生们向着更美好的教育前行,积极进行STEM 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让学生能够超越校园的围墙走入生机勃勃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联合社区与家长力量,通过家校融合式综合实践活动,推进STEM 教育理念的落地,开展了系列探索课程:“走进沙园敬老院”“走进乐峰广场”“小小精明眼”“光大花园探索之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具体而言,学校致力于将寒假作业特色化、系列化、课程化、亲子化。有的中队每一年的寒假作业都围绕一个生肖主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亲子实践性的寒假作业包括“最美年夜饭”“新年巧扮家”“点赞祝福语”等,在“年味”上做足了功夫。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将他们的目光引向社会,如设计以“关注身边的人”为主题的调查访问活动。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走入社区采访各行各业的人们,有的学生在旅游途中也没有忘记完成实践作业,完成了一个个跨省采访。在商店、在路上、在菜市场、在酒店,到处都可以见到宝玉直实验小学学子的身影。他们带着事先与家长共同拟定好的采访提纲,采访了解身边人们过春节的情况,以及新年愿望。通过这类亲子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锻炼了胆量,了解了社会百态,对“春节”的认识更深刻了。“过去,教材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们的教材。”有家长及社区人员参与的STEM 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带给学生的是更广阔的世界,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与丰富多彩生活的链接。

此外,为了让少先队员自主管理组织、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学校抓住“宝石文化节”的契机,力掘学生、家长潜能,鼓励其通过融合、实践和创新,动手设计和制作STEM中队文化阵地,倡导运用新媒体、时尚、艺术、情感等元素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

宝玉直实验小学不仅仅是在做跨学科的融合教育,还是在创新地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式融合学习。教育就是心灵的相互唤醒,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学习乐趣。当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深入的探索实践,将一个个创意无限的STEM 成品呈现出来时,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感动、信心,更多的是教学灵感和探究欲望。成功者将是那些发现世界的人,而不是那些适应世界的人,宝实人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在“人人像宝石般闪光”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宝玉直实验小学将继续以“闪光教育”为办学特色,求真求索,努力开拓STEM 教育的新阵地,培养有创新力、能适应并影响世界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念融合课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