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管理策略的多点应对

2020-12-0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坂田学校何玉梅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活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坂田学校 何玉梅

初中德育管理策略设计时,我们需要从更多方向做出创新探索,以提升德育管理品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关注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针对性设计德育管理策略,形成崭新教育环境。其次是加强德育团队建设,完善组织结构,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再次是创新组织活动,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推出更多德育管理内容,给学生以更直接的教育。最后是延伸德育管理实践,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接受教育。

一、建立正确导向,注重主体差异性

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潮的冲击,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势在必行。德育管理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形成认知契合,完善德育管理体系,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思想呈现差异性,因为家庭教育环境、性格属性、学习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差距,体现在外化行为上,也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我们在德育管理策略设计和研究时,需要作出针对性设计,提升德育管理的适合性。

建立正确的理论导向,这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需要从更多方向做出积极努力,确保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之中。首先,学校要统一德育管理思想,通过集体学习和讨论,确定基本的方针政策,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设计德育管理执行路线。其次,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德育管理理念,吸收最前沿管理经验,形成有效借鉴。德育管理工作呈现地域性特征,我们在具体学习时,需要广泛学习和吸纳,还要整合和创新,与本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接轨,这样才能获得最科学的德育管理机制。最后,学校要有计划组织德育学习活动,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为教师德育管理技能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如果有可能,学校不妨经常邀请一些专家来学校做报告,让全校师生都能够接受最新鲜的德育管理信息,形成良性受教育局面。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正确的理念支持,唯有坚持学习和探索,才能赢得更多主动权。德育管理理论学习机会众多,我们需要做出准确判断。网络连通世界,也为德育管理理论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我们要有对接、内化的意识,充分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展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先进的德育管理经验能够为我所用。

二、强化团队建设,凸显组织严密性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团队支持,这是确保德育管理健康推进的基本保障。学校要成立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校长要亲自抓这项工作,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全校“一盘棋”。德育管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责任人展开组织,确保德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动。校长、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每一个人都应当进入管理组织之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德育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度,让每一个人都承担德育管理的责任,这样才能建立良性的管理氛围。校长负责全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好监管和指导,在德育管理策略设计、德育管理组织构建、德育管理运行制度建设、德育管理活动组织、德育管理效益评价等方面,校长需要发挥领导作用。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负责学校不同职能管理工作,需要将德育管理作为共同的责任,在具体执行阶段,需要明确德育管理责任范围。特别是政教主任,应该将德育管理作为主责来抓,通过班主任管理落实德育管理工作内容,对学校德育管理活动组织展开创新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水平。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德育管理,其责任更为直接,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建立学生德育管理档案,实现科学化管理。科任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德育管理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行。学校其他管理人员,也需要建立德育管理责任,在其管理范围内,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学校上下统一行动,自然能够构建完整的德育管理网络,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以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团队合作共建,唯有发挥集体作用,才能赢得德育管理的主动权。学生是德育管理主体,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渗透一定的德育内容。学校教职员工的责任是执行教育制度,而德育管理是其共性内容,要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只有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才能形成管理行动,最终建立管理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创新组织活动,追求体验多样性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诸多活动的支持,我们要做组织安排,不仅要追求活动的多元化,还要提升活动的适合度。德育管理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更多互融性,如果能够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德育管理活动结合到一起,能够达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学生对组织活动有浓浓的参与兴趣,我们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学生兴趣取向展开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推出更多适合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

德育管理活动形式众多,在活动设计时,需要有融合对接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心灵触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如升旗仪式组织活动,国旗下的演讲,将升旗活动推向高潮,每周要让好几个学生做演讲准备,无疑给学生提供更多激励。学生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要接受一定的教育。在演讲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要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如“环保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学校设定了征稿方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组织教师审阅征文,评选出优秀习作,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宣传,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征文活动提供稿源,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也让学生接受了更深刻的教育。当征文获奖情况公示后,整个学校都沸腾了,自然形成一种教育契机。通过组织获奖学生经验介绍活动,让更多学生受到了触动。再如“五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都渗透德育管理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更多教育。在活动的设计组织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等多个方面都能够达成更多共识,形成积极配合,确保每一次活动都会顺利推进。特别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应该是德育管理的重要助力军。如何科学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做深度思考。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管理活动,与学校文化活动形成对接,都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能够对学生身心形成教育和历练。德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说教,具有互动性、灵动性、娱乐性、思考性等特征,对学生有更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我们在组织活动时,需要对活动呈现形式有创新设计,追求活动体验多样性,能够获得丰富促进动力。德育管理带有包容性,与更多教育活动形成契合,确保德育管理任务的准确落地。

四、延伸管理实践,体现教育先进性

德育管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学生家庭的重要责任。在德育管理延伸实践设计时,我们需要有对接意识,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管理的得力帮手,这已经成为当下德育管理的重要主流意识。德育管理延伸实践,社会也是重要选择方向,让学生进入社会生活之中,在社会大背景下接受德育训练,这也是必然的要求。学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管学生身处何处,都需要有监管的意识,利用多种手段展开德育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延伸德育管理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健康的品行道德,这是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从不同方向做出推动。其一,家庭方向,学生主要生活在家庭之中,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是很多学生的生活轨迹,在德育延伸训练设计时,我们不妨与家长达成更多默契,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教育效果会更为丰富。如孝德思想的培养,这是德育的主要内容。“百善孝为先”,从小培养学生孝德思想,对提升其思想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学生大多对孝德文化缺少认知,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形成突破,必将为德育管理注入丰富动力。其二,自然方向,环保已经成为焦点问题,我们从这个角度展开德育推送,让学生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能够成为环保意识,这也是一种德育学习。其三,社会方向,学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宣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实践,到敬老院帮忙,到机关做义工,到街道去宣传等,都能够形成德育管理契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德育观念是深刻的、鲜活的。

德育管理包括丰富内容,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各个领域,亲身接受思想教育,在实践中成长品德,这都是科学的教育。学生大多是一张白纸,思想极为单纯,我们要做好规划,为学生设计更美丽的蓝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梦想,这样的德育管理才是最有价值的。德育管理实践域度极为宽广,如何做出理性选择,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德育管理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对此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初中学生处于思想成长关键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展开针对性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灵的觉醒。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将德育自觉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形成强大的德育管理动力。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活动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