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策略

2020-12-03福建省沙县教师进修学校邓灶姬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购票立德价值观

福建省沙县教师进修学校 邓灶姬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小学阶段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的教学理念,更是顺应了新的时代社会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本质要求。立德树人中的“德”主要是指“文明、法治、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效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为主的学习方式,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形成的相关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基于立德树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在构建兴趣情境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一共分为《学习伴我成长》《我学习,我快乐》《做学习的主人》三个课题,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和内涵意义不同,但它们紧密相连且相互连通的。整个单元的学习侧重点,则是注重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伴我成长》一课来了解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来直面学习中的困难并能战胜困难,发现学习的乐趣。此外,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一课时,要善于发现学习的方法,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实现快乐学习,积极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来达成主动地学习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授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内容时,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开发出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关的德育元素,通过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场景,提出问题,从出生到成长,我们每一天都在学习,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记忆中领悟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在教第二课《我学习,我快乐》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捡小棍”来理解学习无处不在的特性:首先每组准备30 根小棍,分成三种颜色,红色的五分,黄色的三分,绿色的一分,将30 根小棒合拢垂直桌面然后松开,让小棍自然倒下散开。游戏者需要任选其中一个小棍挑开,并保证其他小棍不动,如果挑战过程中其他小棍动了,游戏结束。挑出的红色小棍计五分,黄色小棍计三分,绿色小棍计一分。接着,教师导入问题,大家可以描述一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可以分享一下收获和感想?通过大家的讨论能让学生很快地认识到玩游戏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掌握本领,同时还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此外,也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的快乐和收获,从中感受学习乐趣。进而,通过出示一些具体的学习困难事例,引导学生寻找战胜这些困难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敢于战胜困难。最后,在教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时,引导学生能够知道学习需要找到自己的长处,敢于思考,践行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应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培育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道德规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基于立德树人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团结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集体的能量。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集体主义具体要求融入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为构建文明法治、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打好基础。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更多的与同学相伴的生活经验。这个时候就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公共生活及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从而建立学生团结合作的共赢意识。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内容时,教学的重点要着重放在引导学生去了解何为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存在着哪些秩序,我们在公共场合中,应该怎样做。为此,在教第二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境化教学情境,模拟部分公共场所一些正确及错误的行为,让学生对其进行判断,明确公共场合的基本秩序有哪些,从而促使学生提高维护公共环境及公共秩序的意识,建立社会小主人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广播播报——“请前来购票的旅客,到购票窗口购票,自觉排成一排,遵守公共秩序”……此音频播出后,课堂瞬间被营造成火车站售票大厅的场景。这时候教师让学生们思考在前往购票窗口购票时,你们都遇到过哪些情况?从而使学生们回忆起各类排队购票时自己所见到的情景。接着,教师挑选一位学生扮演售票员,同时随机选择五到十名学生扮演前去购票窗口购票的旅客。扮演旅客的学生将自己刚刚思考时总结下来的购票场景所发生的事情一一表演出来。其他学生需要对扮演顾客的学生行为进行评价,并记录评价的理由。有的学生两两一组,扮演排队购票中相互嬉戏打闹的场景;有的学生在购票窗口购票时反复退票购票,导致后面的购票旅客迟迟没能买上票,甚至有的旅客错过了所购列车的车票,影响了行程;还有的学生假装自己在排队中低头刷短视频,站在位子上不向前挪动,阻碍了购票进程。

当然,在表演中也会有遵守购票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人出现,从而使大家都能够成功选购自己所要的车票。在表演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对学生表演做评价,而是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讨论中总结并归纳自己记录的评价内容,并整理出来。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对刚刚表演中各位学生的行为评价。学生们几乎都能够判别出哪个行为是正确的,哪个行为是错误的。这时候,教师将公共场合及公共秩序的理论概念进行表述,学生们结合刚刚的情景模拟对上述两个理论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一位抱着孩子的旅客前来购票,大家纷纷让出位子,请其到购票窗口处最先选购。接着,又播放一位急着买票的旅客,需要购买半个小时后的车票想要插队先买,征得大家同意后此旅客成功买上了想要的车票。最后一个视频则是一位坐着电动轮椅的老人前去购票,在购票时由于自己够不到窗口,差点儿耽误购票。这时候,售票员引导老人去残疾人专用窗口购票,并在大厅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找到残疾人购票窗口,选购自己所需车票。以上视频学生们观看后,教师要求对他们的行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评价其做法是否正确。学生们联系教材内容及对比模拟情景,对以上三个视频行为做出了正确的评价。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全面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考方式,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合作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三、基于立德树人培养问题探究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需要基于立德树人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科素养和能力就是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只有在思考探究学习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才能增强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在课堂教学导引过程中,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重问题的引导,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积极的辩证思考。通过这种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法,不仅培养学生敢疑善辩的思维习惯,在探究中也让学生明白了道德与法治规则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这一内容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奉献,同时引导学生去欣赏自然景物,感受自然赋予人们的财富。为此,在教《大自然,谢谢您》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播放一段动物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视频,视频中提到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每日接受的光照以及不同季节变换所带来的美丽风景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为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说一声谢谢,感恩自然为人类的付出和奉献。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假如人类接收不到自然的恩惠,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探究学习。有的学生设想如果没有自然的恩惠人类将没有粮食,有的学生设想假如没有河流人类将喝不到水,等等。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得学生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建立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教师还可以引导进入大环境中进行探究,设问:“大自然给了建筑工人、农民伯伯等勤劳的人们哪些丰厚的回报?”进一步让学生探索自然母亲的给予和奉献,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教学要注重“延伸”,教师要善于整合家长资源,通过家校合作,在践行中延伸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在立德树人的引导下,成为一个拥有良好道德习惯,具备探索思维能力的人,最终在践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能够在思考的探究学习中增强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总之,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构建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同时,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敢疑善辩的思维习惯及探究学习能力,以及有效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踏踏实实修好学生的品德,使之成为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日后能够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猜你喜欢

购票立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