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如何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究

2020-12-03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双山中心幼儿园洪秋娜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乡土幼儿活动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双山中心幼儿园 洪秋娜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一般源远流长,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指南》的指导下,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开展活动。而主题教育是指以某一主题为线索,通过对多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主题教学是一种方式灵活、手段丰富的教育方式。

一、挖掘乡土文化,选择适宜的教育资源

我园地处优美的闽南侨乡——金井镇。金井镇位于闽东南晋江沿海突出部,距金门岛仅5.6 海里,海岸线绵延26.5 公里 ,拥有玻璃沙、花岗岩、浅海滩涂、丰富的海产品等海洋资源;有石圳变质岩、围头金沙湾、西资岩石佛、“八二三”炮战遗址等旅游资源;有本土的拍胸舞、高甲戏、妈祖文化民间民俗等民俗资源。此外,金井镇有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十余万人,本土企业多,人杰地灵,贤才辈出。如何对这些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选择与优化,我园的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按以下三项原则:

(一)以幼儿发展为前提

我园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在每个主题里面都灵活地融入乡土文化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轴线在不同的综合活动中有机地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但我们更多地考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出发,关注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的发展,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简单易学的内容,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从而得到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咱厝高甲戏”主题活动时,由于高甲戏戏剧人物的动作要求比较有难度,所以,我们把戏剧动作舞蹈化,诙谐化,把它编撰为一出好看的高甲戏舞蹈,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扮演,感受家乡戏曲——高甲戏的魅力。对于南音进课堂,我们选取适宜的活动形式,重在于开展南音欣赏,欣赏乐曲悠扬的旋律,节奏的抑扬顿挫,古老的配乐乐器,而不在于强调幼儿的学唱。

(二)以幼儿经验为导向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设计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家乡文化的魅力,我们组织幼儿走出去看,帮助幼儿拓宽视野。通过欣赏家乡的景色、古老建筑之美;品尝家乡的美食、体验家乡的传统戏曲等,丰富幼儿对家乡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家乡风景、人文、特产等的印象,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真实情感。如金井有美味的名小吃:马加羹、面线糊、牛肉羹、润饼卷和兴尚包等美食,在开展《吃在金井》主题活动中,幼儿就能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并且衍生出我们附近村镇的美食活动:如深沪马拳头母、安海土笋冻,生成晋江美食等不同地域美食,开拓幼儿的视野。

(三)以优化内容为目标

我们拥有红色旅游的海峡第一村——围头村,有美丽的白沙堤——塘东村、有福全古城等大大小小古村落乡土资源。海峡第一村因为与金门隔海相望,每年都举办“七夕返亲节”,意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沟通,我们把这些特色活动进行优化,预设“金井金门一家”主题,通过听故事、认识高山族小朋友、对比两地不同的景色风光、一样的生活习惯等活动,去掉一些婚嫁的不宜幼儿学习的内容,重点在了解不同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方面,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中优化我们的主题内容。

二、借助乡土材料,创设美丽的主题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课程创生的来源。在幼儿园主要采用主题课程的情况下,环境更多地成为课程实施的背景和载体。

(一)主题环境显特色

我们选取金井海洋特色资源作为学园整体的环创思路,并重点突出海沙和民俗艺术元素,分别在三个楼层营造各具特色的环境氛围。例如:在教学楼第一层是小班段,我们跟园标一致的橙色系,而且也跟在夕阳映衬下的金灿灿的海沙相近色系,于是在橙色、海沙、渔网这三个元素的思考下,创设了橙黄色系的“海沙”文化环境。

在入园处,创设一个小型的玻璃栈道,里面陈列了两个不一样风情的沙,一边是异国的沙:印度沙、菲律宾沙、雨林沙、矿物沙等,另一边是金井海边的沙、山上的沙,通过曲线艺术的铺设,形成一种对比,让幼儿观察、交流、感受海沙的不一样,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一楼大厅,我们陈列了不一样的流沙画、彩沙瓶、漏沙玩具等,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可以让孩子们充分探究互动的沙趣游戏环境,形成了一楼的沙文化环境特色。

在教学楼第二层中班段,我们延续了一楼海沙文化的创意,选取跟园标一样的蓝色系,营造浅蓝色系的“海洋”文化环境。利用贝壳、渔网、鹅卵石、捕鱼工具等创设沙漏区、沙画区、沙雕区、沙娃游戏室等,并且投放了大量的鲍鱼壳、花蛤壳、海沙、鹅卵石等材料,幼儿可以用来制作鲍鱼壳风铃、流沙瓶、贝壳沙漏等,探究科学、艺术活动。

在教学楼的第三层选用红黑色系打造金井民间民俗的艺术空间。有“古榕树”微景观、沙娃小戏台、“金井小吃一条街”等,幼儿玩耍着做和兴尚包、润饼卷、牛肉面等小吃游戏,观赏闽南高甲戏演出……在这里,幼儿看到了金井的乡土文化,开心地玩起了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游戏。这样的环境创设一方面为课程实施营造了一种支持性氛围,另一方面又促进课程的实施过程更好地回应并拓展幼儿的经验。

(二)社区资源巧利用

金井镇有鲍鱼、海蟹、对虾、鳗鱼等养殖基地,每年有举办鲍鱼节、旅游节等活动。家长们收集了大量的鲍鱼壳、花蛤壳、蟹壳等贝壳,经过清洗消毒干净后,把它放到班级美工区,幼儿把它变成一幅幅美丽的贝壳画或者手工贝壳屋、贝壳门帘等,让我们的环境呈现海洋地域特色。利用周边服装企业的布料边角料、拉链、松紧带、商标、花边等,用来缝制沙包、纱条、幼儿表演服装等。还通过节假日邀请家长亲子制作沙画、彩沙瓶、鹅卵石彩绘等,并把作品布置于一楼大厅展示区、楼梯、过道等,充分营造海边资源元素。让幼儿在这种源自于本地域特色的自然生动的环境创设的情境下,去了解、传播和继承本土丰厚的企业文化和地方资源。

三、利用乡土文化,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

(一)结合预设主题,实践乡土化活动

我们把乡土文化融入主题,分析主题的核心价值和活动目标,预设主题网络,把活动渗透到五大领域内容,例如:“吃在金井”“住在金井”“游在金井”“穿在金井”四大方面的主题,再让每个年段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主题来开展。在大班开展“金井走透透”主题活动,预设网络“舌尖上的金井”“和兴尚包”“郭彪卤味”“金井好所在”“乐在金井”“塘东古民居”等,从衣食住行方面入手,挖掘有特色美食、景点、村庄等为小主题来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班则以“海脚人”为题开展主题活动。借助我们的幼儿从小生活在海边的经验,预设了“渔集市”“养殖真多样”“沙滩乐”等小主题,通过“奇妙的盐”“螃蟹运球”“捕鱼工具”“我参观的海鲜市场”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优良品质,丰富他们的海洋知识,提高海洋保护意识。

而在小班段将小吃和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了“舌尖上的闽南”主题活动。预设了“元宵节吃圆子”(社会)、 “金井小吃我知道”(语言)、“土豆仁汤”(科学)、“闽南小吃谣”(艺术)、“煎嗲”(健康)、“石花膏”(科学)等主题网络,涵盖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

(二)结合兴趣需求,生成乡土化主题活动

1.“沙趣”主题活动

我园根据小中大的年龄段特点,追随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生成主题活动“好玩的沙”“家乡的沙”“沙的秘密”,精心研究和选择跟沙相融合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通过嗅、听、触等多感官的感知学习,来了解沙、亲近沙,获得有关沙的各种知识,积累玩沙的经验,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投入丰富的沙的制作材料,开展“沙”主题区域活动。如中班艺术区沙画《花瓶》、小班操作区《沙中寻宝》、大班科学区《沙漏的秘密》、中班体育区《运沙包》等,通过动手探究操作,进一步认识沙,了解沙的特性。

2.传统戏曲——高甲戏进课堂

我们开展了“咱厝高甲戏”主题活动。如:大班每周安排固定时段,邀请高甲戏传承人来园为幼儿传授高甲戏的表演动作和化妆技术,以及学习制作服装;中班学习制作脸谱;小班欣赏高甲戏片段,模仿动作表演。大班班级表演区提供闽南高甲戏的丑角:公子丑、家丁丑、媒婆丑等的服装和音乐,美工区提供化妆的工具、面具制作的材料等,让幼儿为演员做好开演准备。定期开展“高甲戏”的观演活动,在校园内形成一种人人喜欢高甲戏的浓郁氛围。

总之,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内容,而且促进了素质化教育理念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做下去,让这些充满吸引力的乡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把它整合到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去,既丰富了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又使得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区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幼儿活动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