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视野,开启幼儿消费之旅
——幼儿园消费教育活动初探

2020-12-0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安中心幼儿园杨燕华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消费幼儿园游戏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安中心幼儿园 杨燕华

在幼儿园开展消费教育活动, 传递健康生活、科学消费的现代消费意识,能够帮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实施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园以“基于儿童生活视野的幼儿园消费教育活动研究”为课题,尝试将消费教育引进幼儿园,融入课程,依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从孩子的生活经历出发,将幼儿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传播“安全为先、理性为本、文明为责”的科学消费观,指导孩子学会科学合理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增强责任心和节约意识,引导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为开启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一、点面结合,抓住“消费者权益日”的契机,定制消费教育主题月活动

3 月15 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此为契机,我们把每年三月作为幼儿园“消费教育主题月”,确定年度活动主题,构建活动框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适时适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从儿童视角出发,诠释消费教育主题内涵。每年的3.15 都会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我们从儿童的认知、思维、情感出发,重新来定义主题的思想内涵,设计切入点,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消费教育主题月活动。 例如:2018 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我们以幼儿的视角对此进行重新诠释:消费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会合理消费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2019 年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我们倡导大家做文明的消费者,购物要遵守公共秩序。2020 年,围绕“凝聚你我力量”的主题思想,引导幼儿了解在每一次消费背后,还有很多人的辛勤工作,特别是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大家生活的稳定和便捷,超市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所作出的努力。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彰显消费活动班本特色。在消费教育总体目标引领之下,我们倡导追随幼儿兴趣的轨迹,体现班本化的活动特色,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消费教育主题,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大班级部为例:大一班把消费教育和幼小衔接联系起来,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学习用品,知道学习用品在小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超市尝试为自己选购合适的学习用品;大二班以食品包装袋为切入点,和幼儿一起找找食品袋上的秘密;学会辨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识条形码,保质期等,学习辨别是食品的品质;大三班从幼儿实际生活中发现消费教育的元素,以当下热门的“旅游”作为话题,为幼儿创设游戏场,模拟旅游场景,让幼儿运用生活经验来处理、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问题,构建班级微课程;大四班则把网购引入消费教育,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消费方式,也让幼儿园的消费教育和社会生活接轨,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尝试上网选购商品,货比三家,体验网购的快捷和方便,了解快递的流程等。其他年级各班也依据本班幼儿的特色,选择对孩子发展有意义的教育点,为消费教育课程内容增加了个性化的特色内容。

二、交互交融,把消费教育融入幼儿活动,构建消费教育园本课程体系

我们把消费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和幼儿园课程相互交融,有时是平行展开,有时是交叉进行,在探索中逐步推进,不断积累有益经验,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消费教育课程。

(一)明晰思路,以主题模式呈现课程活动。主题式研究的设想是把幼儿消费教育的总目标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不同的目标选择主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围绕目标预设计基本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拓展活动,不断丰富主题内容。以“绿色出行”主题活动为例。这个活动是在九月份开展的,旨在让幼儿了解出行方式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绿色出行”。主题来源于9 月22 日的世界调查无车日,课题组的老师在活动准备阶段通过资料搜集先丰富自身的相关经验,形成正确的概念,统一认识。我们预设了出行方式大调查、“无车日”宣传活动、快乐徒步、乘地铁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身边的资源,小朋友们制作了宣传卡,送给幼儿园里开车的老师。制作宣传海报,向全园家长提出倡议:无车日,让车子休息一天,引导幼儿和家长商量,根据自己家到幼儿园的路程,尝试在无车日这一天换一种出行方式,并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新体验。我们还带领幼儿园在周边小区开展“快乐徒步”活动,让幼儿体验“走路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活动中,幼儿也在不断生成新的兴趣点,例如:围绕“共享单车”展开的讨论,“乘地铁”活动后拓展、延伸出的内容等等。

(二)分解目标,以散点形式贯穿生活之中。园本消费教育的每个主题都有总的设计方案,根据主题目标预设基本活动,提供相关参考资料,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认知水平、兴趣需要等,选择活动内容,可以根据班本特点,对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实施方法等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倡导班级自主生成具有班本特色的消费教育活动。主题活动除了有特定的情景外,没有规定的完成时段,穿插在日常课程中进行,追随幼儿的兴趣,使课题研究的网络呈树状结构不断生长。如:“逛东逛西”主题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身边各种各样的店,知道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小班教师利用幼儿园公共区域的环境资源,让幼儿在游戏场景中品味消费初体验,中班幼儿在老师带领下,看看幼儿园周围有什么店?大班幼儿则在爸爸妈妈帮助下,调查一下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有哪些商店?还要新增什么店。在这个过程中,由“双十一”引发了幼儿对网上购物的兴趣,于是生成了“萌娃购物记”系列活动,让幼儿过了把网购瘾,同时也初步了解了实体店购物和网上购物的不同流程。

三、 创设情境,在游戏与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幼儿消费活动感性体验

生活即教育,幼儿的消费教育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生活。在游戏活动中尝试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引导幼儿逐步积累消费经验。

(一)依托游戏平台,开展消费教育趣味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游戏也是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把消费教育融入幼儿游戏为幼儿创设在游戏中体验消费的机会。如:围绕“如何开一个店”,和幼儿开展讨论,幼儿共同回顾自己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店,寻找共同的兴趣点,通过一番商量、策划,在公共游戏区域里,出现了宠物出租店、美甲店、汽车4S 店、帐篷旅馆、小剧场等各具特色的游戏区域,孩子们参与了游戏区创设的全过程,布置店铺、收集材料、制定规则、创设情境……这个过程也是幼儿迁移和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游戏,幼儿体会到了各种各样的店不同的功能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他们也在游戏中不断运用、交流生活中的消费经验。如:住旅店需要身份证、出租宠物要交押金、付款可以扫二维码等等,这些经验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的思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班教师在观察、交流中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点,顺应并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为幼儿创设灵动有趣的消费场景,把消费教育理念蕴含在游戏活动之中。为幼儿创设了小超市、小医院、糖果店、玩具工厂、甜品店、花店等极具生活化、游戏化的消费场所。并尝试以大带小的形式进入游戏之中,让他们在与哥哥姐姐共同游戏中感知多种多样消费信息。

(二)提供实践机会,亲历消费活动真实体验。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是生活就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源于生活,决定于生活,是从生活教育的基础而言的,幼儿的消费教育也将是立足于生活,来自于现实生活,最终也应回归生活。我们以丰富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亲历消费教育真实体验的机会,在“小鬼当家”活动中,让幼儿了解钱从哪里来,知道通过劳动才能获得钱,家里的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同时,请幼儿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开支情况,知道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如要缴水费、电费、上网费、煤气费、电话费,还要买吃的、用的东西……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的消费情况,懂得要节约用钱。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润发”超市,开启了超市发现之旅——“我的文具我做主”。围绕20 元,孩子和老师、家长共同设计了购物单,记录下想买哪些文具用品,商讨哪些是必须购买的,哪些是可以选购的,同时也试着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购物单上的商品缺货怎么办?价格贵,钱不够怎么办?通过一番紧张的查价格、算金额,孩子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获得了能力的发展。

消费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幼儿园消费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消费教育在年龄段上的简单延伸,而是全民消费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具长远影响的组成部分。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通过适当的形式帮助幼儿获得与其认知能力相匹配的消费知识、消费技能,形成初步的消费观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实施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消费幼儿园游戏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爱“上”幼儿园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新消费ABC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