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成章 共情表达
——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四大策略

2020-12-03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小明课文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郭 珊

“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把自己的想法以准确的语言说出来。传统语文课堂,唯分数论放大了书面知识学习的分量,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较为忽略,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沟通交流时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等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语文学习能力也会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学生会考试、会写却无法表达清晰,日常也不敢于表达,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在小学关键时期重视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互动教学情境、常用字词积累、角色共情理解、实践创新表达”四个方面来构建有效“说话”课堂,丰富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让学生更愿意去自主创新表达。

一、打开心扉,趣味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较强,兴趣正是提升语言表达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紧抓这一时期,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说话”训练。如搭建一个趣味互动的教学情境,善用幽默活泼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打开心扉,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语言互动,才能打好小学阶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基础。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要激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三幅情境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以发展其交际能力,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说话习惯。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构建生动的故事情境:小明课间在走廊遇到同学小华,于是大声地喊:“小华,我们一起去操场吧!”老师恰巧经过,就对小明说:“请小声点儿说话哦!”小明记住了老师说的话。上课时,老师请小明回答问题,小明回想起上午走廊上老师的话,就用只有蚊子小的声音来回答,老师却又说:“请你大声一点儿,大家听不见哦。”小明这时有点儿糊涂,我到底该大声还是小声说话呢?这时,教师可以导入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来针对小明到底该大声还是小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说明理由。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说,小明应该上课时大声点儿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声音的大小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的互动交流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二、情境扮演,共情表达

理解文章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也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内在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理解感悟,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和深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可以用代入式的情境教学法,将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情境化的拆分,让学生去分角色进行扮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挥,使得学生的感情在代入感的加持下,与角色之间产生共情共鸣,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与思考文章表达的内涵和深意,最终达到理解与表达合二为一,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使用代入式的情境教学法,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然后揭示课题,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以及喜欢它们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引导表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加入代入式角色扮演授课模式:森林派对开始,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接着,教师提出表达三要求:交谈有礼貌、表达有条理、倾听有耐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引导学生进行互相打招呼问好,并且让学生互相进行自我介绍。最后,以小组轮流进行的形式,让学生点评表演结果,并表达自己进行动物介绍的方法以及自己扮演的动物有什么特点。通过这样的角色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更好地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出口成章,积累表达

词汇和语法是语言表达的灵魂基础所在,部分学生想表达,但胸中无墨,就难以表达。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日常对汉字词语的积累,从而助力学生完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过程,达到出口成章的目的。部编版教材中为学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汉语词汇,如何将这些字词进行消化积累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熟知内容的基础之上,加强课后习题的训练和实践。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理解来更加扎实地掌握这些词语的内涵和应用方式,进而为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越来越多的词汇基础。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跟着课文一起来找春天!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带领学生来先细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他们是从哪里、怎样找到春天的?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关于春天的词语,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春天的景色特征,大家来找找、说说它的意思。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课内随时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将这些优美词句进行摘抄,并谈一谈自己对于春天的体会。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本节课的重点词句进行记录和积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不仅深入领会了课文的情与趣,而且为自己的表达讲述奠定语言文字基础,促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有效的课外延伸阅读积累也是密切相关联,要想培养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度延伸,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好句好段”,并通过“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表达形式,让学生集中分享自己的积累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和动力。在这样的长期坚持下,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能让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感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会大大增强学生在表达时的信心和能力。

四、注重实践,创新表达

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激活了兴趣、加深了理解、积累了内在知识后,那么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践性的表达方式引导,在学生进行实践交流表达时,表达方式也需要掌握恰当,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化以及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设置三类化的表达引导,第一类方式,可以在泛读的基础上来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朗读;第二类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第三类方式,就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创新表达,真正提升学生的表达创新能力。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表达隐晦的送别诗。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之美与诗人对友人离别时含蓄的不舍之情。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同桌小组合作朗读的方式,让一个学生代表作者,读给同桌代表的“林子方”听,读出西湖的美,读出对友人的眷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促进表达输出,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诗句的语言美,初步了解诗人杨万里的诗风,增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此外,有效的竞赛活动,也能刺激学生的表达创新,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进行竞赛活动时,极其考验学生表达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学生积累到一定的知识量时,可以适当地定期组织“优秀竞赛小组”的活动,鼓励学生良性竞争。在开展竞赛之前,教师要考查每位学生的个体水平,设置相关的竞赛主题和规则,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到恰当的位置,避免能力偏差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口语交际《商量》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果断”为题,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比赛,辩论出凡事到底是商量好,还是果断处理比较好?最终以驳倒对方为胜利。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的头脑处于高速运转中,这一时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灵活的运用。学生在精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打好语言表达基础,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对表达能力正确的认识,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搭建一个趣味互动的教学情境,善用幽默活泼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打开心扉,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其次,注重学生的日常阅读积累和表达,创新情境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角色共情理解;最后,也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表达,最终搭建出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语文课堂,为学生未来的人际交往和成长发展,打好表达基础。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小明课文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背课文的小偷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端午节的来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背课文
做不到
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