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0-12-03文丨宋杰成都新华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4期
关键词:根治性浸润性肌层

文丨宋杰(成都新华医院)

在临床医学中,膀胱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男性人群,可分为肌层浸润性和非肌层浸润性,致病因素包括长期接触芳香类工种、吸烟、寄生虫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有包块、血尿、排尿困难等,如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极有可能威胁其生命,而不同类别的膀胱肿瘤,其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方法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此手术的目的是将肉眼可见的肿瘤切除掉,同时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分级及分期,在将肿瘤切除后,需对患者的基底部组织予以活检,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有相关研究报道指出,针对接受膀胱肿瘤术的患者而言,在其术后的2 至6 周再次审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规避疾病的复发,且术后还需要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随访和定期膀胱镜检查。

(2)经尿道激光手术:现阶段,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激光类型就是钬激光或者绿激光,激光能量不会出现电场反应,不会对闭孔神经造成刺激,能够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同时,也可准确地切至浅、深肌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规避了膀胱穿孔现象的出现,加之此术式止血效果明显,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故也可适用于高危患者。另外,在完成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较短,不用对膀胱进行冲洗,但术前需要做肿瘤活检予以病理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在肿瘤分期方面,激光手术却存在一定的困难性,通常较为适用于乳头状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3)光动力学治疗:针对光动力学治疗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膀胱镜、激光及光敏剂的联合使用进行治疗,当光敏剂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受激光作用的影响,就会产生单态氧,这就会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其适用于肿瘤多次复发、膀胱原位癌等治疗中。

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

(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过程中,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应用化疗辅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的是,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确保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另外,针对肿瘤累及到前列腺、抑或是膀胱颈部的患者,就需对其实施全尿道切除术,有相关研究指出,在手术中将尿道远端切除后要及时送病理检查,观察有无出现肿瘤累及情况,从而为尿道切除术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明确。此外,针对性功能正常,且年龄较轻的男性患者而言,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对其周围神经血管的保护,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性功能不受影响,但术后需加强对患者各功能指标的监测,以规避或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规避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有研究报道显示,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在30%至40%左右,而淋巴结的清扫范围需在基于肿瘤范围、病理类型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来说,在手术过程中可使用淋巴结检测仪,从而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测定,之后对清扫范围进行明确。现阶段,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失血量少、疼痛轻、恢复较快等优势,但手术时间上并无较大优势,且对手术者的要求较高。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此外,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其围手术期出现死亡的几率在1.89%至2.5%左右,死亡原因包括败血症、肺栓塞、大出血等。

(2)保留膀胱手术:此类手术主要应用于身体条件较差、难受度较低患者的治疗中,同时对于不愿意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也可适用此治疗方式。在对患者实施保留膀胱手术前,需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肿瘤性质、侵润程度等,以确保手术方式的合理性,并在术后给予放射及化学治疗,做好随访工作。针对实施保留膀胱的浸润性肿瘤患者而言,往往采用的是经尿道途径的方式将肿瘤切除,但膀胱部分切除术也适用一些患者,如膀胱憩室内有肿瘤,抑或是输尿管开口周围有肿瘤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在接受保留膀胱手术后的5 年内,其生存率在58%至69%左右,而T2 期的患者其3 年内的生存率在61.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对患者实施单纯放疗,其治疗效果往往不如外科手术,且其也不适用于局限性浸润性患者的首次治疗中,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

(3)尿流改道术:就现阶段而言,尿流改道术尚未明确标准治疗方案,其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在基于安全的情况下,确保患者能够自主排尿,常见的方法包含可控尿流改道、膀胱重建及不可控尿流改道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放疗史、年龄、合并疾病等,并要最大化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根据手术医生的能力而定。一般而言,尿流改道优先选择的手术为原位新膀胱术,所用材料包括回肠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保护。在实际的治疗中,相关医务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解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后,再对手术方式进行明确,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尿流改道术并不适用于神经衰弱、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病等患者的治疗中,故在实施手术治疗前,需进一步对患者的资料进行了解、掌握,排除禁忌证,从而有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根治性浸润性肌层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